-
公开(公告)号:CN1156843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399031.X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乳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唾液乳酸实时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MnFe PBA材料的热裂解制备了高性能MnFe@NCNTs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电化学传感性能,基于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印刷芯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质和电子传递能力。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真实唾液样本中乳酸的快速识别和动态响应,填补了目前市面上唾液乳酸实时检测产品的空白,极大提升了乳酸指标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374888.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肌钙蛋白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氧化锌纳米花阵列模板上低速沉积普鲁士蓝,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空心普鲁士蓝纳米花阵列,极大提升了电子传递能力以及cTnI识别分子的负载量。基于该纳米花阵列的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该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其能够在4min内实现真实血清中肌钙蛋白I的快速识别和检测,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种类肌钙蛋白的分析,有望实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365902.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凝血酶动态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普鲁士蓝/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裂解制备了高性能普鲁士蓝衍生物/碳纤维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电化学传感性能,基于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印刷芯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质和电子传递能力。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真实血清样本中凝血酶的快速识别和动态响应,填补了目前市面上凝血酶动态检测产品的空白,极大提升了凝血指标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3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1157.0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以及荧光技术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pH、DO同步响应的一体式光电传感探头。包括荧光光纤、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位于光电膜片中间部分,所述参比电极位于工作电极右方,所述对电极包裹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外围,所述荧光光纤环绕在对电极外围。该pH、DO同步响应的一体式光电传感探头可以实现pH、DO、细胞形态的一体化实时监测,通过过程参数的实时检测实现菌种培养过程中环境、代谢状态的精准控制,匹配工业生产环境,较小放大效应、缩短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03264.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生物传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中,乙醇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三维金纳米阵列修饰的导电基底的制备;S2普鲁士蓝/三维金纳米花阵列修饰的导电基底的制备;S4乙醇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本申请制备的乙醇生物传感电极能够进行原位检测,且时效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5862.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肝炎标志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肝炎快速诊断的生物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规整普鲁士蓝及类似物纳米立方晶体进行可控的等离子体处理,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多孔普鲁士蓝@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极大提升了活性酶分子的负载量以及电化学传感性能。将此高性能纳米材料用于传感芯片的制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在1min内实现真实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快速识别和同时检测,极大提升了肝炎疾病的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954597.3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16 , B22F1/054 , B22F1/145 , B22F9/24 , C12Q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谷氨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谷氨酸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使用金纳米颗粒/巯基化合物保护的银纳米立方颗粒涂覆于电极材料上,所制备的谷氨酸生物传感器适用于食品工程、发酵领域以及临床医学中谷氨酸的检测。传感材料制备简单并可批量生产,以谷氨酸氧化酶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对谷氨酸检测线性范围宽,可实现对发酵液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765521.4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快速检测的微型血液检测仪及检测方法,由血液进样口(1)、血液分离器(2)、血清出样口(3)、免疫吸附反应器(4)、pH敏场效应管(5)和微电流检测电路(6)组成;血液样品从进样口(1)注入,流经血液分离膜(9),血清进入免疫吸附反应器(4),血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抗原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与酶交联,导致反应液pH值变化,进而pH敏场效应管(5)的电流信号变化,再经微电流检测电路(6)输出,显示被测标志物的浓度。本发明以全血作为生物样本,将膜分离技术与微型生物传感元件相结合,血液分离膜与微型pH敏场效应管相集成,通过电子酶联免疫吸附反应,以电流响应作为输出,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浓度,快速便捷地实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052811.6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特异构型的蔗糖生物传感芯片,属于蔗糖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将合成的铜三聚氰胺络合物纳米浆料与碳浆混合,制备出铜三聚氰胺络合物‑碳混合浆料进行印刷,加快电子传输速率,可调节芯片上负载的酶量来控制检测灵敏度以及检测线性范围。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且可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所制备出的蔗糖生物传感芯片具有良好的性能,且拥有很好的重现性、适应性以及稳定性,特异性的工作电极区域可将修饰的不同的酶分隔开以避免酶污染,相对于蔗糖传统检测方法的繁琐步骤以及传统检测方法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具备高效、安全、简便、经济的优点,对于人类健康、零食制造业、发酵行业以及医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0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37031.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血浆分离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膜分离技术,制备一种具有血浆分离功能的膜。合成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使杂化材料在氧化铝中空纤维支撑体上沉积膜,通过控制杂化材料浓度、沉积时间等条件对膜结构进行调节,以达到分离血浆的目的。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