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0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8261.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蛋白酶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利用多元醇还原法,用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将PVP和硝酸银溶于乙二醇溶剂中制成反应液,水热合成,离心、清洗得到银纳米线沉淀,分散在含有1,4‑苯二硫醇的乙醇溶液中,静置孵育,离心清洗后再分散于硝酸钴的水溶液中,滴加氨水,水热反应后离心得到氢氧化钴/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分散在超纯水和壳聚糖混合溶液中得到复合材料混合溶液;滴涂到裸金工作电极上,在室温下干燥得到电极。本发明以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的氢氧化钴/银纳米线复合材料为电极修饰材料,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胃蛋白酶为检测标记物,实现了吸入性肺炎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3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59620.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临床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普鲁士蓝包裹氧化钨复合材料的前列腺癌肌氨酸检测传感电极。以钨酸钠为钨源,草酸为结构导向剂,盐酸为刻蚀剂,将钨酸钠、草酸、盐酸混合制成混合溶剂,水热合成反应后得到氧化钨纳米板。用微速合成法将普鲁士蓝两种前驱体混合溶液滴加到氧化钨分散液中。反应得到普鲁士蓝包裹氧化钨的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溶液滴涂到裸金工作电极上,在室温下干燥。在电极表面滴加与戊二醛交联的肌氨酸氧化酶,放入冰箱中保存。该适配体电极可以实现前列腺癌中肌氨酸的快速痕量检测,适用于医学中前列腺癌早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4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18441.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C09D11/03 , C09D1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苯二酚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苯二酚同分异构体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过渡金属盐与碳源复合前驱体的裂解反应制备封装金属颗粒的氮掺杂碳管用于提升电化学传感性能;并将高性能纳米材料与导电油墨混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备检测芯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真实水样中苯二酚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快速响应,准确辨别不同苯二酚的浓度信息,填补了目前市面上单酚物质检测产品的空白,极大提升了水体苯二酚污染物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86417.2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普鲁士蓝膜生物电极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普鲁士蓝膜生物电极传感器、连接器、三芯屏蔽线、接线端子、检测电路、控制器和基准电源;普鲁士蓝膜生物电极传感器与连接器连接,连接器的参考电极RE、工作电极WE、对电极CE与三芯屏蔽线相连,连接器通过三芯屏蔽线与接线端子的公座相连,接线端子的公座与接线端子的母座相连,接线端子的母座与检测电路相连;基准电源用于给检测电路供电,检测电路的信号由控制器采集。本发明是针对普鲁士蓝膜生物电极的检测电路,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的普鲁士蓝膜生物电极传感器的电流信号进行稳定传输,将电流信号转化为一定比例的电压信号进行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98909.4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酵过程中底物浓度在线检测的智能反馈补料的控制系统,通过生物传感分析仪对生物反应器内底物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串口通信传输给上位机控制系统。上位机控制系统读取计量称提供的生物反应器重量数据,并根据底物浓度数据自动计算底物消耗速率,预测下一监测时间点底物浓度数据,将其与预设的补料目标浓度进行比较。当下一监测时间点需要补料时,系统将所需补料液体积数据传输给蠕动泵,蠕动泵根据指令自动将补料液泵入生物反应器内,从而完成发酵过程的反馈补料。本系统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生产成本,克服了依据经验进行发酵过程补料的弊端,提高了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318441.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C09D11/03 , C09D1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苯二酚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苯二酚同分异构体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过渡金属盐与碳源复合前驱体的裂解反应制备封装金属颗粒的氮掺杂碳管用于提升电化学传感性能;并将高性能纳米材料与导电油墨混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备检测芯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真实水样中苯二酚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快速响应,准确辨别不同苯二酚的浓度信息,填补了目前市面上单酚物质检测产品的空白,极大提升了水体苯二酚污染物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65902.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CN)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凝血酶动态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普鲁士蓝/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裂解制备了高性能普鲁士蓝衍生物/碳纤维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电化学传感性能,基于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印刷芯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质和电子传递能力。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真实血清样本中凝血酶的快速识别和动态响应,填补了目前市面上凝血酶动态检测产品的空白,极大提升了凝血指标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947462.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蔗糖检测芯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蔗糖检测芯片印刷的纳米传感浆料的制备方法。纳米传感浆料的合成步骤为:氧化铈纳米棒溶液的配置及合成;Cu‑Co普鲁士蓝类似物合成液C、D的配制;Cu‑Co普鲁士蓝类似物在氧化铈纳米棒悬浮液中的合成。复合材料经过离心、烘干与导电碳油墨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入乙醇使混合浆料达到可印刷状态,进而借助丝网印刷技术制得生物传感芯片。该浆料合成方法简单、过程可控、易于实现产品化,能将工作电位控制在‑0.2V这样的低电位,对产物过氧化氢检测有极宽线性范围,满足不同市场的蔗糖浓度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1355862.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肝炎标志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肝炎快速诊断的生物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规整普鲁士蓝及类似物纳米立方晶体进行可控的等离子体处理,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多孔普鲁士蓝@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极大提升了活性酶分子的负载量以及电化学传感性能。将此高性能纳米材料用于传感芯片的制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该检测芯片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基于该芯片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在1min内实现真实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快速识别和同时检测,极大提升了肝炎疾病的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76473.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过程中组分浓度的特异性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甘油酶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氢氧化镍纳米片上生长普鲁士蓝类似物,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普鲁士蓝类似物/氢氧化镍纳米片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电子传递能力以及甘油识别分子的负载量。基于该电极材料的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基于高性能的甘油酶传感芯片能够在20s内快速实现甘油的精准快速检测,极大提升了发酵过程中在线监测精准度和效率。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且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同时该生物芯片在成分复杂的发酵样本中仍能够对甘油具有优异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