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480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369772.1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F3/00
Abstract: 氯化铍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氛下,向设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铍粒和无水乙醚;向反应容器中通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气泡的速度应保持反应容器中乙醚回流;待铍粒完全消失,得含少量固体杂质的透明液体;在手套箱中过滤,用无水乙醚清洗固体;滤液在手套箱中浓缩抽去乙醚后即为氯化铍固体;利用无水苯充分搅拌洗涤上述氯化铍固体并过滤,并用苯清洗固体,抽干后得到高纯氯化铍。此方法操作简单,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同时我们利用金属杂质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物在乙醚和苯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提纯。反应用溶剂乙醚和苯都简单易得,且沸点低,易于去除,反应条件简单,无需高温高压,仅要求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8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044047.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87/04 , C07D498/04 , C07D513/04 , A61P1/00 , A61P13/12 , A61P11/00 , A61P1/16 , A61P1/04 , A61P19/02 , A61P37/06 , A61P25/28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免疫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在治疗炎性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所述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细胞中TNF‑α的表达并且促进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发挥抗炎作用,故可用于制备治疗肠炎、肺炎、肾炎、胃炎、肝炎、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565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46720.9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39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95/00
Abstract: 二(二甲氨基)碲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在惰性气氛下,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二甲胺和烷烃溶剂,搅拌均匀,并将反应容器置于‑20~‑80℃之间,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完后搅拌反应16小时;将固体四氯化碲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在‑80℃到‑40℃之间,在加完四氯化碲后,将反应体系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24小时;反应结束后,常压除去反应溶剂,等溶剂完全除去后,减压升华,即为二(二甲氨基)碲的化合物。本发明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反应操作简单,设备常见。同时使用单一烃类溶剂正己烷,降低了成本和反应毒性,提高了产率的同时,更有助于规模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36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095745.0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313/06 , C07C311/09 , C07C233/33 , C07C233/76 , C07C303/40 , C07C303/38 , C07C231/02 , A61K31/18 , A61K31/166 , A61K31/16 , A61P31/20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抗病毒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系列化合物,以及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本发明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且通过活性测试发现,这一系列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丙肝病毒的活性,具有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4480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9772.1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F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3/00 , C01P2006/80
Abstract: 氯化铍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氛下,向设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铍粒和无水乙醚;向反应容器中通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气泡的速度应保持反应容器中乙醚回流;待铍粒完全消失,得含少量固体杂质的透明液体;在手套箱中过滤,用无水乙醚清洗固体;滤液在手套箱中浓缩抽去乙醚后即为氯化铍固体;利用无水苯充分搅拌洗涤上述氯化铍固体并过滤,并用苯清洗固体,抽干后得到高纯氯化铍。此方法操作简单,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同时我们利用金属杂质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物在乙醚和苯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提纯。反应用溶剂乙醚和苯都简单易得,且沸点低,易于去除,反应条件简单,无需高温高压,仅要求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44047.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87/04 , C07D498/04 , C07D513/04 , A61P1/00 , A61P13/12 , A61P11/00 , A61P1/16 , A61P1/04 , A61P19/02 , A61P37/06 , A61P25/28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免疫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在治疗炎性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所述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细胞中TNF-α的表达并且促进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发挥抗炎作用,故可用于制备治疗肠炎、肺炎、肾炎、胃炎、肝炎、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095745.0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313/06 , C07C311/09 , C07C233/33 , C07C233/76 , C07C303/40 , C07C303/38 , C07C231/02 , A61K31/18 , A61K31/166 , A61K31/16 , A61P31/20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抗病毒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系列化合物,以及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本发明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且通过活性测试发现,这一系列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丙肝病毒的活性,具有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0319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0559.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303/38 , C07C311/03 , C07C311/04 , C07C231/02 , C07C233/31 , C07C233/76 , C07C313/06 , A61K31/18 , A61K31/165 , A61K31/166 , A61K31/16 , A61P35/00 , A61P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11/03 , C07C233/31 , C07C233/76 , C07C311/04 , C07C3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刺激和增强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用途。本发明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本发明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且通过活性测试发现,这一系列化合物对于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α和IL-12)和一氧化氮(NO)的产生有用,并且能够提高正常机体的TH1型免疫反应,因此,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可能用于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引起的或促成的感染,具有在制备刺激和增强保护性免疫反应药物中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49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90217.6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313/06 , C07C311/09 , C07C233/33 , C07C233/76 , C07C303/40 , C07C303/38 , C07C231/02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13/06 , C07C231/02 , C07C233/33 , C07C233/76 , C07C303/38 , C07C303/40 , C07C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系列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系列化合物,以及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本发明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且通过活性测试发现,这一系列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的活性,具有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前景。其中21#化合物对肝癌、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癌、肾癌、胰腺癌、卵巢、前列腺癌、脑瘤、肉瘤、膀胱癌、黑色素瘤等肿瘤具有广泛的肿瘤抑制作用,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