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47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266864.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一种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介导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并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灵敏检测。将万古霉素(Van)作为第一识别分子,制备MNPs‑Van磁纳米探针;以生物素化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作为第二识别分子,可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上的内化蛋白A结合。利用两种识别分子分别靶标目标菌上的不同位点,从而特异性捕获目标菌,形成三明治型复合物(MNPs‑Van/单增李斯特菌/aptamer)。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HRP‑SA),引入HRP‑TMB酶催化系统而产生蓝色物质,结合UCNPs的荧光内滤效应,导致UCNPs荧光强度的降低,从而实现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60019.6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酸菌发酵番茄汁制作工艺,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番茄品种为普罗旺斯,发酵菌种为植物乳杆菌BNCC337796,发酵温度37℃、菌种接种量2%、发酵时间30h。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能降低果汁的含糖量,转化酚类物质,提高果汁的抗氧化活性。植物乳杆菌因其对植物发酵基质的适应性强、能转化酚类物质等优点,在果汁发酵中得到广泛应用。保持了番茄的固有风味,有效消除番茄的异味,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代替外来添加酸,酸味柔和饱满;通过发酵过程的处理,在产品中加入多种天然复合风味物质,使产品口感更饱满,香气浓郁,风味独特。本发明可以保证番茄汁饮料的健康,弥补番茄汁饮料的缺陷,进一步拓展番茄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3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66861.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猪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一步生长预测的方法,通过采集高光谱数据和菌落数,分别获得预测菌落数、特征波段光谱值和全波段主成分1得分值,进行一步法构建一级模型和二级模型并估计得到微生物生长参数,实现直接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预测猪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猪肉中荧光假单胞菌含量,及其动态生长。为快速、无损的微生物含量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43101.3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判别香菇干燥阶段的方法,包括样品制备、采集检测信息、模式识别及构建判别模型,属于农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由6个金属氧化物型气体传感器组成的阵列获取干燥不同时间香菇的气味信息,通过构建的判别模型快速、无损、准确地判断出香菇的干燥阶段。本发明可以用于香菇干燥过程的监测,防止因干燥不彻底导致的香菇品质败坏或过度干燥带来的营养损失与能源浪费,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94807.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静默”区双金属SERS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传感器采用AuNS@4‑MBN@Ag‑aptamer作为纳米探针,Fe3O4@AuNPs‑cDNA(FA‑cDNA)作为磁性基底。在该传感器中,FA‑cDNA和AuNS@4‑MBN@Ag‑aptamer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形成FA‑cDNA‑aptamer‑AuNS@4‑MBN@Ag磁性配合物。“生物静默”区双金属纳米探针建立的SERS传感器在复杂基质环境中痕量CPF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630760.6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食品包装膜中己内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制备生物基食品包装膜样品,分为建模集和预测集;对每个样品分别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和中红外光谱采集;对每个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对每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低层次融合;对每个样品的上述光谱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利用建模集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中红外光谱校正模型、近‑中红外低层次融合光谱校正模型和近‑中红外高层次融合光谱校正模型;对预测集中每个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分别进行预测;利用该预测最佳的校正模型对待测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生物基食品包装膜中己内酰胺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3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643101.3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判别香菇干燥阶段的方法,包括样品制备、采集检测信息、模式识别及构建判别模型,属于农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由6个金属氧化物型气体传感器组成的阵列获取干燥不同时间香菇的气味信息,通过构建的判别模型快速、无损、准确地判断出香菇的干燥阶段。本发明可以用于香菇干燥过程的监测,防止因干燥不彻底导致的香菇品质败坏或过度干燥带来的营养损失与能源浪费,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630760.6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食品包装膜中己内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制备生物基食品包装膜样品,分为建模集和预测集;对每个样品分别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和中红外光谱采集;对每个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对每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低层次融合;对每个样品的上述光谱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利用建模集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中红外光谱校正模型、近-中红外低层次融合光谱校正模型和近-中红外高层次融合光谱校正模型;对预测集中每个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分别进行预测;利用该预测最佳的校正模型对待测样品中己内酰胺的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生物基食品包装膜中己内酰胺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90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38482.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5/18 , C08L5/00 , C08K5/3412 , B65D65/46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得然多糖/己内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膜是通过在可得然多糖悬浊液中,加入己内酰胺,以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然后将混合液pH值调节至3-5,超声脱气,获得成膜液;成膜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板中,90-120℃保温反应8-10分钟,定型并杀菌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5-10分钟,90-120℃热风循环干燥处理30-60分钟,4℃降温后获得。本发明涉及的可得然多糖/己内酰胺复合膜,具有优良的抗拉性能、延展性能,以及水蒸气阻隔性能,且具有制作简单、原料安全、绿色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浆状及固体食品的包装,以及地膜等其他领域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79327.7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PE包装冷鲜猪大排肉中热杀索丝菌含量的检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接种热杀索丝菌且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保鲜膜包装的冷鲜猪大排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PE包装冷鲜猪大排肉的高光谱图像,并且进行热杀索丝菌含量的测定;提取图像的全波段光谱信息并筛选出特征波长,采用多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长的热杀索丝菌含量预测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即可预测出PE包装冷鲜猪大排肉的热杀索丝菌含量。本发明可以实现PE包装冷鲜猪大排肉中热杀索丝菌含量的无损检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从而为包装肉品微生物指标的无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