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5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73003.6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图时空演化挖掘的公共安全事件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预测事件数据集合,由预测事件数据集合构建全局空间静态图;将全局空间静态图中第1至t‑1个节点特征输入至LSTM模型,通过事件演化获得演化节点特征#imgabs0#;由全局空间静态图获取第1个节点特征至第t‑1个节点特征的事件时序子图;由事件时序子图和演化节点特征#imgabs1#生成时空动态图#imgabs2#;基于注意力机制对所有时空动态图#imgabs3#和全局空间静态图进行时间与空间关系上的图融合后预测特征P;将预测特征P与事件选择库中的事件信息进行拟合获得预测事件,本发明通过分析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走向,提高了公共安全事件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70241.3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7/12 , C01G39/06 , C01B32/184 , C01G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采用水热法合成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水热法合成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制备所得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传感材料的传感性能优异,且对低浓度NO2气体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均低于30s。运用水热合成法所得复合传感材料,结构有序,热稳定性强;运用简易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了有效的还原,并且形成了新型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异质结,该方法环境友好,操作方便,成本低。因此,该制备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20010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66417.5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梯度策略的月球车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将距离奖励、瞬时进展奖励、瞬时航向奖励和运动平滑性奖励,构建动态多维度奖励函数机制,通过地形特征动态调节权重系数,实现多目标自适应协同;通过在不同风险地形中动态调整步长,提升月球车在不同地形下的避障精度和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动态多维度奖励函数、轻量化网络结构及自适应调整步长策略的多层次自适应机制,避免局部最优,提升路径连续性,完成月球车自主决策探测任务,实现路径规划效率与运动安全性的双重提升,解决传统强化学习在复杂月面环境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路径震荡频繁、地形适应性差及模型部署效率低等核心问题,降低模型复杂度和减少对地图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93179.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T17/00 , G06F119/12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考虑峰面特征的水下三维温度场重构方法及装置,其包括:采集目标区域内海表遥感观测信息及对应的实测温度剖面信息的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温度剖面信息与对应海表遥感观测信息进行匹配生成数据集;基于所述数据集以均方差损失函数最小为目标对预先构建的温度场重构模型进行训练;其中,所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数据提取目标区域海表温度中包含的锋面特征及建立海表参数与水下温度间的映射关系;向训练好的温度场重构模型输入海表遥感观测信息的当前数据,获得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水下三维温度场。本发明通过构建考虑锋面影响的温度场重构模型,提供更高精度的水下三维温度场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20043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518510.6
申请日:2025-04-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阶段自适应复杂地形全局路径规划方法,以最细分辨率对应的栅格单元为单位,融合坡度、地表覆盖物、粗糙度和地形起伏度计算移动成本;确定区域的通行代价;将第一阶段规划的路径作为第二阶段的参考路径,综合考虑了第二路径规划阶段效率和精度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分辨率机制,在第二阶段对中间各段路径采用了自适应路径终点判断,增强了路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复杂地形路径的准确快速路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573330.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空心纳米球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衬底基材预处理;(b)光刻蚀法对预处理的硅衬底进行加工;(c)正丙醇中清洗、通氮气干燥;(d)选取Ti作为附着层,Au作为检测电极,采用辉光真空镀膜方法对干燥后的样品进行检测电极沉积;(e)通过剥离技术去除步样品表面残余的光刻胶;(f)制备溶胶溶液,对干燥后的样品衬底进行旋涂制膜;(g)对样品先进行后置热蒸水热处理,然后通氮气保护进行焙烧,制备传感材料与器件一体的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把握有害气体分子(SO2)检测技术与应用技术创新的平衡点,实现材料制备与器件集成相统一,提升传感器对SO2的特征识别能力以及对响应信号的快速提取和增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573330.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空心纳米球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衬底基材预处理;(b)光刻蚀法对预处理的硅衬底进行加工;(c)正丙醇中清洗、通氮气干燥;(d)选取Ti作为附着层,Au作为检测电极,采用辉光真空镀膜方法对干燥后的样品进行检测电极沉积;(e)通过剥离技术去除步样品表面残余的光刻胶;(f)制备溶胶溶液,对干燥后的样品衬底进行旋涂制膜;(g)对样品先进行后置热蒸水热处理,然后通氮气保护进行焙烧,制备传感材料与器件一体的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把握有害气体分子(SO2)检测技术与应用技术创新的平衡点,实现材料制备与器件集成相统一,提升传感器对SO2的特征识别能力以及对响应信号的快速提取和增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550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247772.X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
IPC: A0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产品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种子脱粒机,包括动力装置、脱粒装置与筛选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包括外筒与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外筒腔内,在所述转轴上径向固定设置轴齿条,在所述外筒内部固定有钢板,所述轴齿条与所述钢板能够接触,所述动力装置驱动转轴旋转,所述筛选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筒下方。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的杨树种子脱粒机的杨树种子脱粒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结构合理、解放人力劳动、能够快速对杨树种子进行脱粒,同时保证种子质量,进而节省生产成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杨树有性繁殖育苗播种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5862.X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69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的无人机动态分配和同步围捕方法,基于AP98风致漂移模型,结合目标自身动力,进行无人机围捕中目标位置的预测,再通过改进算法实现精准目标分割与合理资源分配,还通过冲突解决机制及任务分配优化环节,能实时动态调整任务,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状况,大幅增强了任务分配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针对多目标同步围捕问题,本发明采用改进的自主无人机群制导的两阶段算法,在第一阶段,使用一致性算法来就第二阶段制导的初始条件达成一致;在第二阶段,应用一种改进的比例制导算法动态调整加速度方向,确保无人机以最优路径接近目标,完成围捕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3003.6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图时空演化挖掘的公共安全事件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预测事件数据集合,由预测事件数据集合构建全局空间静态图;将全局空间静态图中第1至t‑1个节点特征输入至LSTM模型,通过事件演化获得演化节点特征#imgabs0#;由全局空间静态图获取第1个节点特征至第t‑1个节点特征的事件时序子图;由事件时序子图和演化节点特征#imgabs1#生成时空动态图#imgabs2#;基于注意力机制对所有时空动态图#imgabs3#和全局空间静态图进行时间与空间关系上的图融合后预测特征P;将预测特征P与事件选择库中的事件信息进行拟合获得预测事件,本发明通过分析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走向,提高了公共安全事件预测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