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0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697488.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0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场景零样本识别方法及系统,从获取到的数据集中,选定部分类别为训练集,其余部分则为测试集;其中训练集样本带有类别信息,而测试集样本不包括类别信息;构建用于零样本识别的多尺度局部景观与全局特征融合模型,其中包括局部景观的建议框提取、局部景观与全局特征融合;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基于语义相关矩阵的新的权重映射损失函数对构建的多尺度局部景观与全局特征融合模型进行更新不断的优化,得到训练完成的多尺度局部景观与全局特征融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在UCM、AID、NWPU三个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得出识别结果,从而识别未带标注信息的类别表示,能够提高零样本识别的精度,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3835.7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冰漂移速度矢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原始数据;(2)基于两景SAR影像预处理并分贝化的HHHV极化SAR图像;(3)分别针对各个像元对应的优化H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优化H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4)对灰度化图像对进行特征跟踪方法检测,得到各自的特征点;(5)对特征点进行最近邻距离比率测试滤除误匹配点对以校正匹配点对,初步筛选删掉错误匹配点对;(6)对保留的匹配点对计算得到海冰漂移速度矢量,再对海冰漂移速度矢量进行最大阈值滤除,得到初步的海冰漂移速度矢量结果;(7)基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对网格化漂移速度矢量进行细化,得到海冰漂移速度矢量场;本发明能够得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冰漂移速度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3139.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球形晶体微粒的三维空间定向调控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需调控的球形晶体微粒充分溶解于线性溶剂中,将适量的溶液取出并放置于载玻片上;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光场调控装置生成特定阶数的分数阶矢量光场,通过紧聚焦透镜将光场聚焦在载玻片上;由紧聚焦分数阶矢量光场与球形晶体微粒的相互作用,实现球形晶体微粒的稳定捕获和操控;通过使用分数阶矢量光场作为入射光场,可以实现球形晶体微粒在三维空间范围内的定向;通过调节分数阶系数,可以实现球形晶体微粒在三维空间内的定向调控。本发明实现了球形粒子的三维空间定向及其三维空间取向调控,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75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18617.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54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进式分类模型的红外探测器盲元动态检测方法,分别检测红外探测器中固定盲元位置信息和红外探测器的随机盲元位置信息,首次使用红外探测器时,完成固定盲元检测,得到固定盲元位置信息;探测器正常工作时,再进行随机盲元检测得到随机盲元位置信息;在完成多次红外图像的随机盲元检测后,构建基于隶属度的三支决策分类模型;根据分类模型,将随机盲元检测得到的标记窗口集合进行分类,再对每个分类结果进行渐进式分类处理,将符合判定条件的随机盲元更新为固定盲元,从而实现了固定盲元的实时更新。该方法不仅增强设备的实时性和适应性,而且所构建的渐进式分类模型使得后续随机盲元检测时间大大减少,提高设备的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9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25012.5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投票集成分类器的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通过采集滑坡点与非滑坡点的数据特征,结合环境因素,筛选滑坡诱发因子,利用软投票分类器与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Adaboost、K均值聚类五种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集合预测模型。利用软投票分类器对基础模型进行权值训练,进行概率预测,输出滑坡易发性预测结果。通过集成基础模型,赋予基础模型不同权值,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遍历基模型权值,提高基础模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75912.0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特征SAR溢油检测方法,首先,考虑布拉格散射的散射机制的物理偏离,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的极化特征组合,在有效鉴别油膜与类油膜的同时有效抑制噪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溢油区域提取模型获得了溢油区域的检测结果;此时,为了进一步克服结果中存在的边界不平滑及内部“空洞”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粗分割指引下的轮廓正则化边界修正策略,从而获得了最终溢油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针对复杂的海面环境存在的弱阻尼相似物以及生物油膜等类油膜干扰因素会对溢油区域的检测带来干扰的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87822.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航星座可见卫星数的估计方法,包括导航星座设计参数的获取,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倾斜同步地球轨道(IGSO)卫星和静止地球轨道(GEO)卫星在天球网格中出现概率的计算,地面点处每日平均可观测到的MEO、IGSO和GEO卫星数目的估算以及总的可观测到的导航卫星数目估算。该方法不需要待评估导航星座的星历观测数据,也不需要模拟仿真等步骤,只需获取待评估星座中的轨道高度(或轨道周期)、轨道倾角、各类卫星的数目等少量参数,基于现有其他同类星座实际观测数据确定的各类卫星在天球各位置处出现的概率计算模型,即可快速准确地估计出地面任一位置处的每日平均可见卫星数,可用于导航星座设计阶段或改进阶段的星座性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9933.0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征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指标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待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获得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矢量数据或者土地覆盖类型矢量数据;根据生态系统类型矢量数据或者土地覆盖类型矢量数据的属性表,按面积级别对斑块进行分层提取,获得各个面积级别的斑块完全包含的岛;根据面积级别,将斑块中完全包含的岛的个数、面积、周长和面积周长比指标值赋值给对应面积级别的斑块,生成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指标的空间分布图。本申请可以表征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破碎化技术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数进行综合利用完全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区域的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4554.1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13/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海冰‑海水自动识别方法,利用四极化SAR归一化雷达散射界面(NRCS),计算出SAR图像极化比。同时利用四极化复图像计算出方向漂移角及其标准方差,与雷达入射角参数一起代入Bragg散射系数模型公式,求出相对介电常数为0‑90,步长为0.1的对应理论极化比,求出平均极化比图像。以平均极化比为判据,当SAR图像极化比大于平均理论极化比时,判定为海水,否则判定为海冰。本发明计算方法为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提供一种物理识别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多极化布拉格(Bragg)散射机制,求解极化比(PR)过程中消除粗糙度谱函数,从而将问题简化为利用极化比判别海冰和海水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