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及其制备富γ-氨基丁酸果汁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7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7812.9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及其制备富γ-氨基丁酸果汁的应用。所述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U-C2W,该菌株于2019年12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NO.60933,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本发明分离筛选得到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HU-C2W,并将其应用于发酵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的果汁。本发明发酵后所得果汁与原果汁比较,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了50.0%,果汁含糖量降低了27.4%,显著提高果汁营养价值,并使得风味更突出,为果汁加工提供了一个新工艺,丰富了乳酸发酵果汁饮料的品种。

    一种基于喂食灰葡萄孢菌的可食真菌线虫基因RNAi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0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87426.X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喂食灰葡萄孢菌的可食真菌线虫基因RNAi方法。首先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靶基因(如水稻干尖线虫Ab-far-1基因)dsRNA转入灰葡萄孢菌,构建表达该基因dsRNA的灰葡萄孢菌工程菌(即转基因灰葡萄孢菌),将食真菌线虫(如水稻干尖线虫雌虫)接种在灰葡萄孢菌工程菌上进行培养,即可实现靶基因的有效沉默。本发明为食真菌线虫(包括可取食真菌植物线虫和其他食真菌线虫)的RNAi提供了一种真菌介导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转化率高、重复性好、周期短,可做为食真菌线虫基因功能研究的有效工具。

    一种利用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8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55197.3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方法。首先提供了一种构建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的方法,是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生物酶的编码基因转化入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构建得到工程菌。然后利用该工程菌防治香蕉穿孔线虫,实现了通过伴生细菌介导表达杀线虫蛋白酶来防治香蕉穿孔线虫的目的。本发明获得的经遗传改造的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遗传稳定性好、对香蕉穿孔线虫的防控效果显著,商业化生产难度低;把活体菌和菌体次生代谢产物这两类生防因子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活体菌不断自我扩繁和自动扩散的特性以及代谢产物高效杀虫的活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和可持续防治植物寄生线虫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种具有遗传改造潜力的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57591.0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遗传改造潜力的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该伴生细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36,于2017年11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78。本发明从香蕉穿孔线虫多个种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优势伴生细菌,即上述荧光假单胞菌pf36,其与香蕉穿孔线虫具有非常稳定的伴生关系,为杀线虫蛋白酶基因的介导表达提供了一种遗传改良目标菌,由于该目标菌与香蕉穿孔线虫的伴生关系,被改良表达杀线虫蛋白酶基因后,可用于香蕉穿孔线虫的生物防治,而且对作物安全。本发明也为植物线虫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即利用线虫伴生菌介导杀线虫蛋白酶基因实现对线虫的生物防治。

    一种利用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83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255197.3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方法。首先提供了一种构建伴生细菌介导的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的方法,是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生物酶的编码基因转化入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构建得到工程菌。然后利用该工程菌防治香蕉穿孔线虫,实现了通过伴生细菌介导表达杀线虫蛋白酶来防治香蕉穿孔线虫的目的。本发明获得的经遗传改造的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遗传稳定性好、对香蕉穿孔线虫的防控效果显著,商业化生产难度低;把活体菌和菌体次生代谢产物这两类生防因子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活体菌不断自我扩繁和自动扩散的特性以及代谢产物高效杀虫的活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和可持续防治植物寄生线虫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种具有遗传改造潜力的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257591.0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遗传改造潜力的香蕉穿孔线虫伴生细菌。该伴生细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36,于2017年11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78。本发明从香蕉穿孔线虫多个种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优势伴生细菌,即上述荧光假单胞菌pf36,其与香蕉穿孔线虫具有非常稳定的伴生关系,为杀线虫蛋白酶基因的介导表达提供了一种遗传改良目标菌,由于该目标菌与香蕉穿孔线虫的伴生关系,被改良表达杀线虫蛋白酶基因后,可用于香蕉穿孔线虫的生物防治,而且对作物安全。本发明也为植物线虫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即利用线虫伴生菌介导杀线虫蛋白酶基因实现对线虫的生物防治。

    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及其制备富γ-氨基丁酸果汁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79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37812.9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及其制备富γ‑氨基丁酸果汁的应用。所述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U‑C2W,该菌株于2019年12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NO.60933,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本发明分离筛选得到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HU‑C2W,并将其应用于发酵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的果汁。本发明发酵后所得果汁与原果汁比较,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了50.0%,果汁含糖量降低了27.4%,显著提高果汁营养价值,并使得风味更突出,为果汁加工提供了一个新工艺,丰富了乳酸发酵果汁饮料的品种。

    一种快速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099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45505.2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组包括一对外引物F3/B3,一对内引物FIP/BIP和一条环引物LF;其序列分别依次如SEQ ID NO.1~5所示。利用该LAMP引物组构建了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检测方法,扩增产物可以通过电泳法或荧光染料法进行检测,电泳检测出现阶梯状条带或加入荧光染料能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证明待检样品中含有菊花叶枯线虫。该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不同虫态(雌虫、雄虫、幼虫或卵)的个体,可以从多种线虫混合的样品和植物组织样品中直接检测出菊花叶枯线虫,检测灵敏度达到1/100单条虫DNA,尤其适用于口岸和调运检疫以及产地监测。

    一种快速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099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1145505.2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组包括一对外引物F3/B3,一对内引物FIP/BIP和一条环引物LF;其序列分别依次如SEQ ID NO.1~5所示。利用该LAMP引物组构建了菊花叶枯线虫的LAMP检测方法,扩增产物可以通过电泳法或荧光染料法进行检测,电泳检测出现阶梯状条带或加入荧光染料能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证明待检样品中含有菊花叶枯线虫。该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鉴定菊花叶枯线虫不同虫态(雌虫、雄虫、幼虫或卵)的个体,可以从多种线虫混合的样品和植物组织样品中直接检测出菊花叶枯线虫,检测灵敏度达到1/100单条虫DNA,尤其适用于口岸和调运检疫以及产地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