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2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0353.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切割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锆合金激光切割的工艺识别与性能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切割样品在多种工艺参数下的切割面图像,并从中提取特征参数L、H和θ;对切割样品进行粗糙度检测并划分粗糙度等级;构建用于工艺参数检校和粗糙度等级预测的数据集;采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构建包含工艺参数检校和粗糙度等级预测的关系模型;输入待测样品特征参数,利用关系模型对工艺参数和粗糙度等级进行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判断待测样品工艺参数是否偏离设定值。通过本发明,能够以快捷、高精准度的方式完成锆合金激光切割的工艺参数检校与粗糙度等级预测,实现对整个激光切割过程中工艺波动的有效防控,同时对成品切割异常实现有效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1974.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CN)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R图像不规则模糊边缘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方法包括:将夹芯板DR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和中值滤波处理;采用大津法将滤波后的灰度图像转化为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对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采用形态学图像处理,提取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的边缘轮廓;通过凸包处理进行边缘轮廓的修正;构建最小宽度外接矩形。本发明实现了功能体切割边缘的自动化定位,为全自动切割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86427.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T7/00 , G06T7/10 , G06V10/26 , G06V10/5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N21/88 , B23K26/38 , B23K26/7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板材激光切割质量监检测方法与装置,属于激光切割领域。在激光切割断面的侧下方架设线阵CMOS相机,在锆合金板料激光切割完成后,通过线阵CMOS相机获取切割板料切割面与底面的图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图像矫正与图像缺陷识别分类程序,对侧拍断面不矫正、对底面图像进行矫正处理,融合成一张图片,并进行灰度化、网格划分处理,对缺陷快速地进行识别分类、标记、预警、判定、评估。本发明采用一个线阵CMOS相机将切割断面与板材底面融合至一张图中,同时对三类缺陷进行在线监检测,较现有的锆合金板料激光切割质量检测,本发明用较低的软硬件成本、开发了高的功能集成度的在线监检测方法与装置,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1738.3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CN)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其包括:BP隐层和ELM隐层;确定激光切割产品的目标粗糙度,并利用教与学算法根据所述目标粗糙度初步设计多组工艺参数;将初步设计的各组工艺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按照所述各组工艺参数切割得到产品的上下表面粗糙度;结合目标粗糙度和各组工艺参数预测得到的粗糙度,利用模糊优选法从初步设计的多组工艺参数选取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以便基于教与学算法再次为所述目标粗糙度设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循环执行上述粗糙度预测、目标函数选取以及再次设计工艺参数的过程,直至预测的上下表面粗糙度达到目标粗糙度。本发明提高了激光切割件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4045.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工艺,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利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进行切割,并采用正离焦增加切割过程中待切割材料的激光吸收率,以对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件,或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或由两种或多种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进行激光切割。本发明采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并利用正离焦提高激光吸收率,提高了高活性金属材料锥度、断面粗糙度、热影响区、断面氧化等切割断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94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18796.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16H50/50 , G06F18/2135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医疗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肺癌分期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诊断模型。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受试者样本的肺癌分型和TNM分期;S2:根据受试者样本的肺癌分型和TNM分期构建二维空间,用锚定法对不同TNM分期中的受试者样本进行整合矫正;S3:将上一步中均匀分布的受试者样本与对应的特征变量组成样本集,在所述样本集中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机器学习,构建肺癌分期诊断模型。本申请通过受试者样本的肺癌分型和TNM分期构建的二维空间,用锚定法对样本进行整合矫正,成功的使得样本集中的样本分布均匀,从而构建出来的数据模型更具有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6699.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DR检测重构三维成像的构件内腔尺寸测量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建立构件、射线源和成像板的位置角度关系模型,利用位置角度关系模型获取构件的复杂内腔多形貌探伤图像;将射线源、成像板与构件的无内腔孪生体的位置关系调整为与位置角度关系模型相同,并获取无内腔孪生体的多形貌探伤图像;对构件与无内腔孪生体的多形貌探伤图像作差处理,对作差结果自适应阈值处理并进行像素转换后得到复杂内腔轮廓坐标;利用复杂内腔轮廓坐标和位置角度关系模型,重构内腔三维实体,并从内腔三维实体中获取待测量的内腔特征尺寸。本申请能突破图像清晰度和检测区域的限制,实现基于DR检测的构件复杂内腔尺寸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7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425812.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备树脂砂高温抗压强度测试试样的模具及方法。该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成型外模以及成型芯;成型外模连接于模具底板上方,并两两拼接;相邻的每两个成型外模拼接有竖向贯通的圆柱体空腔;成型芯在每个空腔处设置一个,其包括成型部和连接部;成型部为圆棒形,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同轴;连接部为圆柱形,与成型部同轴相连,并嵌入模具底板,且其顶面与模具底板的顶面平齐;本发明利用成型外模的空腔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成型芯制成空心试样,一方面,通过空心的结构解决了试样在高温抗压强度试验加热时芯部未热透的问题;另一方面,空心的结构使试样的横截面积增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36628.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仪内光路控制切换装置,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测距仪本体,测距仪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壳,安装壳的内部安装有激光发生器,安装壳的内部设置有折射镜片,折射镜片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凸杆,安装壳的四周对应凸杆的位置均设置有扁平活动槽,凸杆活动插装至扁平活动槽内部,测距仪本体外部设置有两组用于分别推动其中相互垂直的两个凸杆产生沿扁平活动槽方向的位移的推移结构。本发明通过推动对应的凸杆移动,进而使折射镜片产生一定角度的偏移,使得激光发生器发出光线与折射镜片的入射角度产生改变,进而改变出射角度,使光路得到调整,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增加了测距仪使用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447786.2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件X射线探伤装备的自动评片集成系统及方法,属于铸造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系统包括射线检测装备和自动评片系统,射线检测装备通过调用铸件CNC自动检测信息对待测铸件进行探伤成像;将原始探伤图像和图片名直接传递和将探伤铸件信息和射线检测装备信息以xml文件格式传递至自动评片系统中;自动评片系统若在线评片则选择实时图片检测模式、实时文件夹检测模式或定时检测模式进行评片;若离线评片则选择单个检测模式或单次检测模式进行评片,并向射线检测装备以xml文件形式传递缺陷位置信息;射线检测装备读取xml文件,定位缺陷在三维铸件上的具体位置。本发明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还可提高评片的效率和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