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机械切割及止血功能的手术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02805663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33197.4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机械切割及止血功能的手术器械,包括刀片,手术刀柄和发热电路;刀片由亚微米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制成,所述手术刀柄由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刀片安装在手术刀柄上,所述发热电路位于所述手术刀柄内,工作时,发热电路通电,通过调节位于所述手术刀柄上的旋钮使发热电路达到所需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手术刀柄将热能传至刀片。本发明提供的手术器械特点是利用新型金属陶瓷材料高硬度,耐高温,生物兼容性良好的物理特性,同时完成术中组织切割,止血的工作。本发明特点在于利用新型手术器械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

    一种含钒无磁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8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9705.7

    申请日:2016-05-18

    Abstract: 一种含钒无磁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及制备方法。含钒无磁Ti(C,N)基金属陶瓷包括硬质相和粘结相,原料为粉末状,其组分重量百分比为:TiC:42.11%~53.48%,TiN:7.91%~9.99%,Ni:27.78%~32.82%,Mo:9.30%~15.16%,VC:0.50%~1.99%,经混料、湿磨、干燥、模压成型、脱脂、真空烧结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顺序包括混料、湿磨、干燥、模压成型、脱脂、真空烧结步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金属陶瓷成分简单、不含稀缺战略资源W,硬度可达89HRA,抗弯强度可达2673MPa,室温无磁性,相对磁导率≦1.003,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好,与钢铁等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小;在磁性元件的成型工模具、电子产品和汽车仪表的耐磨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无磁金属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7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23748.X

    申请日:2010-07-14

    Abstract: 一种无磁金属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材料,解决现有无磁硬质合金模具性能较低、耐磨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无磁金属陶瓷模具,以(W,Ti,Ta,Nb)(C,N)固溶体粉末、Ni粉末、W粉末、Cr粉末和Mo粉末作为原料,经烧结后最终生成相中硬质相为(W,Ti,Ta,Nb)(C,N)、粘结相为Ni-W-Cr-Mo固溶体;本发明的方法顺序包括预固溶处理、原料混合、模压成型、脱脂、真空烧结步骤。本发明的方法简单经济,制造的金属陶瓷模具硬度89.5~91.5HRA,抗弯强度≥2100MPa,断裂韧性KIC≥12.5MPa.m1/2,在电工、电子、汽车等无磁模具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抗氧化铁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69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75616.9

    申请日:2011-06-27

    Abstract: 一种抗氧化铁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铁基高温合金在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能不理想的问题,以提高服役能力,拓宽高温应用领域。本发明抗氧化铁基高温合金,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12%≤Cr≤14%,2%≤W≤3%,0.3%≤Ti≤0.4%,0.2%≤Si≤2%,0.25%≤Y2O3≤0.3%,余量为Fe;经机械合金化、模压成形和真空烧结步骤制成,最终烧结体的基体为α-(Fe,Cr)单相固溶体,基体中具有均匀分布的氧化物。本发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备的抗氧化铁基高温合金,在850℃大气条件下氧化增重减小,抗氧化能力提高;室温拉伸强度≥600MPa,延伸率≥25%,满足汽车发动机、燃气涡轮机等高温结构件、核裂变燃料包覆管及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结构材料等的使用要求。

    一种无磁金属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7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3748.X

    申请日:2010-07-14

    Abstract: 一种无磁金属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材料,解决现有无磁硬质合金模具性能较低、耐磨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无磁金属陶瓷模具,以(W,Ti,Ta,Nb)(C,N)固溶体粉末、Ni粉末、W粉末、Cr粉末和Mo粉末作为原料,经烧结后最终生成相中硬质相为(W,Ti,Ta,Nb)(C,N)、粘结相为Ni-W-Cr-Mo固溶体;本发明的方法顺序包括预固溶处理、原料混合、模压成型、脱脂、真空烧结步骤。本发明的方法简单经济,制造的金属陶瓷模具硬度89.5~91.5HRA,抗弯强度≥2100MPa,断裂韧性KIC≥12.5MPa.m1/2,在电工、电子、汽车等无磁模具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金属陶瓷刀具上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3116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197656.1

    申请日:2008-11-17

    Abstract: 一种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工、模具涂层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反应磁控溅射法所制备涂层在工作环境下易于脱落的问题,实现过渡层与涂层之间的冶金结合,从而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包括:(1)预处理步骤;(2)溅射清洗步骤;(3)离子渗氮步骤;(4)制备过渡层步骤;(5)制备表面层步骤。本发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备的涂层与金属陶瓷刀具基体的临界载荷Lc≥65N,表面显微硬度HV≥3400,适于制作用于高速干式铣削不锈钢、铁基高温合金、高强结构钢、耐磨铸钢和玻封合金等难切削材料的涂层刀具,在汽车、航空、航天和能源装备等制造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无钼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740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48274.2

    申请日:2008-07-04

    Abstract: 无钼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材料,采用W替代Mo作为烧结附助相,目的在于降低原料成本,不需要复杂化的预固溶方法即可烧结致密。本发明的金属陶瓷,最终生成相为Ti(C,N)、Ni17W3固溶体,其中W固溶于Ni中,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31≤Ti≤39,8≤C≤10.5,2≤N≤3,23≤Ni≤32,25≤W≤3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混合、模压成型、脱脂和真空烧结步骤。本发明的金属陶瓷,组织致密,硬质相晶粒比较细小,均匀规则;其物相组成为Ti(C,N)和Ni17W3,硬度≥88HRA,抗弯强度≥1700MPa,抗冲击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采用预固溶技术先制备TiCN颗粒,无需改进设备和工艺,实施简单、经济。

    一种TiC晶须增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0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89095.3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一种TiC晶须增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现有Ti(C,N)基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本发明的TiC晶须增强金属陶瓷,由其组成原料经球磨混料、TiC晶须分散、干燥过筛、模压成形、脱脂和真空烧结制成,其烧结组织包括硬质相和粘结相,所述硬质相包括两种陶瓷相,所述粘结相为Ni?Mo?W固溶体;其组成原料为Ti(C,N)、WC、Mo、C、Ni粉末和TiC晶须;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23%≤Ti(C,N)粉末≤55.2%,10%≤TiC晶须≤30%,6%≤WC粉末≤10%,8%≤Mo粉末≤15%,0.8%≤C粉末≤1.2%,20%≤Ni粉末≤32%。采用本发明制备的TiC晶须增强金属陶瓷,其硬度可达87.6~91.8HRA,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大大提高,抗弯强度≥1920MPa,断裂韧性≥14.2MPa·m1/2,在干式切削刀具、热作模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Ti(C,N)固溶体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950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184637.0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一种纳米Ti(C,N)固溶体粉末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解决现有制备方法工艺复杂、能耗较大且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按照质量百分比:Ti粉60.38%~82.12%,三聚氰胺39.62%~17.88%,将Ti粉和三聚氰胺配制成原料装入不锈钢球磨罐,再将不锈钢球磨罐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上进行球磨,得到物料,物料制备成料浆,过筛、烘干并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得到纳米Ti(C,N)固溶体粉末。本发明所需设备造价和原料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能耗较低,制备的产物粒度均匀细小、纯度高,适用于制备Ti(C,N)固溶体粉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