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云协同框架的冷水机组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8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548554.7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云协同框架的冷水机组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优化控制领域。本发明提出利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融合的冷水机组分层优化控制。在边缘端进行负荷实时预测与划分及数据预处理,不同负荷率下控制参数矩阵,云端进行负荷预测模型及能耗拟合模型的练及更新、冷水机组控制参数寻优,利用相应模型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寻求自适应函数下最小值时的输入,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本发明充分利用边缘端资源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控制参数矩阵的存储与控制参数传输,降低云端计算压力并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快速实时更新优化控制的效果,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运行数据,在满足基本负荷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中心静脉导管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1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38049.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管腔模型,被构造为模拟人体的静脉,并且被置入及被取出中心静脉导管的管体;血管回路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管腔模型组成模拟人体的血管回路,以及所述血管回路组件根据预置的参数控制所述血管回路中流体的流体状态;透析回路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输入接口及输出接口拆卸的组成透析回路,以及所述透析回路组件被配置为净化通过所述透析回路的流体;检测组件,被配置为在当前所述流体状态下检测被净化后的流体从所述血管回路再次返回所述透析回路的概率。

    一种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及其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88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7571.6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及其制冷系统。该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包括两层隔热板和热管,其中:两层所述隔热板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端盖和阀板之间,所述热管均匀分布在两层隔热板之间,其一端设置在所述隔热板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外,该热管用于吸收所述阀板下压缩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导出至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外。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通过本发明,一方面有效避免压缩机内部温度过高,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余热,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制冷效率。

    基于边云协同框架的冷水机组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8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48554.7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云协同框架的冷水机组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优化控制领域。本发明提出利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融合的冷水机组分层优化控制。在边缘端进行负荷实时预测与划分及数据预处理,不同负荷率下控制参数矩阵,云端进行负荷预测模型及能耗拟合模型的练及更新、冷水机组控制参数寻优,利用相应模型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寻求自适应函数下最小值时的输入,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本发明充分利用边缘端资源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控制参数矩阵的存储与控制参数传输,降低云端计算压力并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快速实时更新优化控制的效果,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运行数据,在满足基本负荷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一种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8160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20463156.8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一种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装置,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手指部,手指部端部连接有可拆卸的指套,手套主体的手掌内侧设置有握力训练机构,握力训练机构包括连接带,连接带侧面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通过弹簧与手指部侧面的第一固定块连接,手套主体的手背外部设置有弹力恢复机构和控制面板,拉力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通过电池供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了一种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装置,包括手套正反面,通过设置连接带、第一固定块和弹簧等结构,通过弹簧的张力或拉力即可辅助进行对应的手指屈伸工作,同时可以在手套主体背面弹力绳的作用下辅助手指归位,形成循序渐进的锻炼,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中心静脉导管测量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90234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22272408.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管腔模型,被构造为模拟人体的静脉,并且被置入及被取出中心静脉导管的管体;血管回路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管腔模型组成模拟人体的血管回路,以及所述血管回路组件根据预置的参数控制所述血管回路中流体的流体状态;透析回路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输入接口及输出接口拆卸的组成透析回路,以及所述透析回路组件被配置为净化通过所述透析回路的流体;检测组件,被配置为在当前所述流体状态下检测被净化后的流体从所述血管回路再次返回所述透析回路的概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手术吸引器辅助照明式吸引管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4864240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65166.8

    申请日:2015-07-30

    Inventor: 朱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手术吸引器辅助照明式吸引管组件,包括吸引管体,吸引管体的尾端设置有吸引器接插口,吸引管体的首端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相关部位进行负压吸引,吸引管体的管身上设置有光纤光缆管,吸引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沿周向均匀嵌置有供冷光源传输的照明光纤,照明光纤从吸引管体的首端向后延伸连接至光纤光缆管末端,光纤光缆管的末端设置有用以与外界冷光源相连接的光缆接插口。本实用新型为手术过程中所必须的吸引器头增加一个照明的功能,辅助显露照明手术视野,同时并不会增加手术过程的操作难度,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高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