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48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698161.8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1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施加低电平脉冲实现微纳尺寸GST相变材料非晶化率连续变化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非晶化率连续单调增大和连续单调减小的操作,通过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脉冲的幅值、宽度和间隔等三个参量综合自适应变化精确控制焦耳热产生,继而实现GST相变材料晶化率的连续变化,具体包括步骤:对相变存储单元施加具有一定参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脉冲;在连续脉冲的作用下,相变材料获得一定的热量,使部分相变材料发生晶化或者非晶化;对上述连续脉冲的幅值、宽度和间隔进行调节,实现连续单调变化的非晶化率。本发明能够提高对相变材料非晶化率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2266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459003.8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结构件的下料优化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金属结构件的组成零件的材料和厚度,对其执行第一次分组;(2)按照组成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对第一次分组后的零件执行第二次分组;(3)按照组成零件的形状特征,利用聚类算法对第二次分组后的零件执行第三次分组;以及(4)将完成分组后的零件按组导入到排样模块中予以排样,由此实现下料的优化过程。通过按照本发明的下料优化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大幅降低成本且效率更高,并能实现从订单管理、计划调度、优化排料、加工成型到构件焊接的整个生产过程管控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367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48278.0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 G05B19/048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流装配线物料管理与装配监控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化监控功能的混流装配线智能料架装置。该装置由单片机、总线接口、RFID读写器、装配显示屏、指示灯、装配按钮、蜂鸣器等所组成。其中单片机与多个指示灯、多个装配按钮、一个蜂鸣器相连。RFID读写器和装配显示屏分别通过总线接口与单片机相连,构成与单片机串行通讯模式。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实时化和可视化技术对混流装配过程进行管理与监控,可有效降低发动机装配的出错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80611.9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存储单元热阻与热容的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在相变存储单元上施加脉冲序列,获得不同非晶化率的相变存储单元的电阻和热积累温度;根据电阻获得与各个非晶化率的相变存储单元分别对应的非晶化区域宽度和晶化区域宽度;根据非晶化区域宽度和晶化区域宽度计算与各个非晶化率的相变存储单元分别对应的热阻;对热积累温度进行拟合,获得施加第i个脉冲后与之对应的相变存储单元的热积累温度的对数拟合曲线;根据所述对数拟合曲线获得在施加第i个脉冲序列后,与之对应的相变存储单元热扩散时相变存储单元的时间常数;根据热阻和时间常数获得施加第i个脉冲序列后相变存储单元热容。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获取相变存储单元的热容和热阻。
-
公开(公告)号:CN10371485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8161.8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1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施加低电平脉冲实现微纳尺寸GST相变材料非晶化率连续变化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非晶化率连续单调增大和连续单调减小的操作,通过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脉冲的幅值、宽度和间隔等三个参量综合自适应变化精确控制焦耳热产生,继而实现GST相变材料晶化率的连续变化,具体包括步骤:对相变存储单元施加具有一定参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脉冲;在连续脉冲的作用下,相变材料获得一定的热量,使部分相变材料发生晶化或者非晶化;对上述连续脉冲的幅值、宽度和间隔进行调节,实现连续单调变化的非晶化率。本发明能够提高对相变材料非晶化率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2266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459003.8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结构件的下料优化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金属结构件的组成零件的材料和厚度,对其执行第一次分组;(2)按照组成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对第一次分组后的零件执行第二次分组;(3)按照组成零件的形状特征,利用聚类算法对第二次分组后的零件执行第三次分组;以及(4)将完成分组后的零件按组导入到排样模块中予以排样,由此实现下料的优化过程。通过按照本发明的下料优化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大幅降低成本且效率更高,并能实现从订单管理、计划调度、优化排料、加工成型到构件焊接的整个生产过程管控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36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48278.0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 G05B19/048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流装配线物料管理与装配监控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化监控功能的混流装配线智能料架装置。该装置由单片机、总线接口、RFID读写器、装配显示屏、指示灯、装配按钮、蜂鸣器等所组成。其中单片机与多个指示灯、多个装配按钮、一个蜂鸣器相连。RFID读写器和装配显示屏分别通过总线接口与单片机相连,构成与单片机串行通讯模式。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实时化和可视化技术对混流装配过程进行管理与监控,可有效降低发动机装配的出错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462461.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2Q1/6806 , G01N1/3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用于完整脑组织精细结构与RNA保护的样本保护剂及其应用,包括以下组分:醋酸铵、硫酸铵、RNA酶抑制剂、二硫苏糖醇、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吗啉乙磺酸、海藻酸钠、溶剂,所述溶剂为水。基于本发明的保护剂,可以快速渗透全脑并起到保护作用且不会发生较大的组织形变,可同时保护全脑完整形态和RNA完整性,在脱离保护剂的条件下,实现完整脑组织三维精细结构成像以及组织中RNA的全长测序数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