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盖挖逆作法的装配式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0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751.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盖挖逆作法的装配式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施工、上覆土开挖及桩位钻孔、预制桩施工、吊放预制顶梁、吊放预制顶板、后浇顶梁板柱节点、后浇顶板‑侧墙节点、回填上覆土、开挖负一层土方、吊放预制中梁、吊放预制中板、后浇中梁板柱节点、后浇中板‑侧墙节点、开挖负二层土方、浇筑底板垫层、预制底梁到位并悬吊、绑扎底板钢筋、后浇底板、后浇底梁柱节点。本发明底板为现浇,顶梁、顶板、纵梁、楼板为全预制,地下连续墙、预制桩作为临时围护构件也为永久竖向支撑构件;只需支设简易模板,顶板安装完成后即回填上覆土,恢复路面,大大减少了施工工期,将施工对城市交通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一种浮芯的弹舱式传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3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9271.7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芯的弹舱式传送装置,属于浮芯技术领域,针对了人工补充浮芯时,容易造成补芯效率低下,影响浮芯的传送的问题,包括两个支撑板,一侧支撑板一侧面固定有呈上下分布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远离一侧支撑板一侧面固定有L型连接杆,一侧支撑板一侧面设置有弹舱,弹舱外侧壁开设有沟槽,L型连接杆一端位于沟槽内;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弹簧,使得进料桶能够进行上下震动,进而使得进料桶内的浮芯能够逐一的进入横管内,通过设置的微型输送机,使得横管内的浮芯能够被输送至弹舱内,从而能够快速的向弹舱内补充浮芯,提高了浮芯补充效率,避免对浮芯传送产生影响。

    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多维隔振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58305.9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多维隔振支撑结构,包括预制顶板和用于支撑预制顶板的立柱,所述预制顶板和立柱之间通过多维隔振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多维隔振支撑结构由橡胶支座、支撑体、橡胶环、限位体、金属环和外支护机构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多维隔振支撑结构,该方案能有效改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减、隔震性能,提高地铁上盖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1665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0973.7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暗梁的装配式地铁站侧墙‑底板防水型节点及施工工艺,属于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现浇底板、暗梁。现浇底板上设置有预留凹槽,预留凹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槽和钢筋接头;内叶板通过灌浆套筒与现浇底板连接,外叶板通过柔性防水条与现浇底板连接;内叶板及外叶板通过桁架钢筋、拉结筋连接;暗梁放置在预留凹槽内,内叶板、外叶板之间形成中部空腔,内叶板、外叶板以及中部空腔与预留凹槽形成浇注区域,浇注后,浇注区域的混凝土与预制侧墙共同形成嵌入现浇底板的榫头结构。本发明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现场模具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基于ConvLSTM模型的手语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64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3025.7

    申请日:2025-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nvLSTM模型的手语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手部动作下的应变信号数据,并对应变信号数据进行语义信息标注,得到数据集;根据预设的多维分层变换MHT对应变信号数据进行多尺度时空分解,根据分解结果得到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并对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重构,得到重构特征;将重构特征作为改进的ConvLSTM模型的输入,并将标注的语义信息作为改进的ConvLSTM模型的输出,对改进的ConvLSTM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得到手语识别模型;将待识别手部动作的目标应变信号数据输入至手语识别模型中,得到与目标应变信号数据对应的语义信息。本发明能够提高对手语的识别精度。

    一种用于地下施工模拟试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83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7235.5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施工模拟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试验箱、推送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承载板固定设置,所述试验箱和推送机构均设置在承载板的上方,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承载板的下方;所述试验箱包括箱体、铜箔套筒和测试桩;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管、汇总管和收集箱;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滑座、滑轨和进料管;所述喷射机构设置在结构腔内,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喷嘴、齿轮轴、卷簧、滑轮和拉绳;当滑座向前滑动使喷嘴进入铜箔套筒时,拉绳带动齿轮轴转动,卷簧张紧,齿轮轴通过所述齿圈驱动内球壳转动,所述第二弧形长条通孔自上而下转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能提高地下结构施工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性。

    一种使用转换控制阀实现自驱动切换流道的注气-注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61110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23284591.3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成型与加工领域,尤其为一种使用转换控制阀实现自驱动切换流道的注气‑注水装置,主要由注塑模具、注气‑注水阀、转换控制阀、常闭型二位二通电磁阀Ⅰ和常闭型二位二通电磁阀Ⅱ、单向阀、压力表、压力调节器、气源、水泵、水源等组成。注气‑注水阀通过阀体安装螺栓安装在注塑模具上,装置安装简便,可靠易换;转换控制阀通过中间连杆与注气‑注水阀螺纹连接;气/水路接头与转换控制阀通过螺纹连接;本装置创新性的将气/水路集中于一个阀体,通过气/水压推动转换控制阀中的滑块移动,实现气/水流道自驱动切换,同时实现注气‑注水阀注射口自主打开,完成注射。本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实现自驱动切换,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本装置适合各类气体‑水辅注塑及类似工艺的注水、注气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