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切片打包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15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22731.0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切片打包装置,属切片打包领域。本发明中层框架的左侧设置密封袋抓取装置;收料装置固定在上层框架下;密封袋封口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的左侧;密封贴粘贴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的左侧上;密封袋撑口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的左侧上;密封袋轨迹控制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上;密封贴供给装置设置在底层框架上。本发明采用模块式设计,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生产精度高、效率快,代替人工高效完成切片打包封装,降低了人工成本。切片打包作业需要洁净的作业环境,种子切片打包装置将人工从密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避免了操作人员的不适,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携带和产生的污染物对种子切片的污染,保证了种子切片后续检测的精准性。

    一种多通道种子切片位姿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17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22733.X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种子切片位姿调整装置,属于种子切片技术领域。本发明位姿调控装置的底部经转换件在线性运动装置上进行直线运动,拟型柔性夹持装置通过螺纹固定在位姿调控装置的前端;激光发生器发射激光到光路控制器,光路控制器控制激光方向照射到激光切割头上,激光切割头经转换件在激光切割头直线运动装置上进行直线运动,激光切割头输出垂直向下的激光对拟型柔性夹持装置内夹持的种子进行切片。本发明激光线性切割精度高、切割速度快、稳定性强、切缝窄、切割面高质量;激光器切割头模组化与高速运动机构联接,实现空间的高自由度和广量程,实现批量切割;实现轮廓大差异性种子的均一切片和特异性切割。

    一种种子切片包装袋条码溯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61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22702.4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切片包装袋条码溯源装置,属于条码溯源领域。本发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热敏贴粘贴装置、热敏贴供给装置、热敏贴紧固装置和激光位姿调节装置;激光位姿调节装置包括激光防护板、激光器、激光器位姿调整机构和激光器安装板,激光器安装板固定在传送带的侧面,激光器安装板上固定激光器位姿调整机构,激光器位姿调整机构的前端固定激光器,激光器正对位置的传送带内侧设置有激光防护板。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添加并入现有生产线;自动化作业,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采用激光在热敏贴烧蚀条码进行溯源,可以实时更改、定制条码,同时条码数据同步上传至管理系统,有助于信息化和统一溯源管理。

    一种基于微波增强调控的热发射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19811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5857.9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波增强调控的热发射阴极,属于空间电推进领域及电真空器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常规热发射阴极电子发射电流调控能力差、对等离子体环境干扰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热电子发射单元、微波馈入接头和谐振腔室,热电子发射单元同轴设置于谐振腔室中;微波馈入接头从侧面垂直腔体插入谐振腔室中并与热电子发射单元的波导导通连接;热电子发射单元用于在直流电场下发射热电子;微波馈入接头用于将微波馈入谐振腔室内,微波在谐振腔室的开路端和短路端反复反射,在电子发射单元的波导表面形成驻波,并在电子发射单元的发射体上形成强驻波电场,进而实现增大电子发射电流的调控。

    一种基于环形轰击阴极的微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384533.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形轰击阴极的微推进器,属于空间电推进领域,包括推力器外壳、绝缘陶瓷、推力器阳极、多个环形永磁铁、推力器极靴、阴极固定陶瓷和阴极发射体;推力器外壳为空心圆柱体,推力器外壳的一端内侧设置绝缘陶瓷,绝缘陶瓷内侧设置推力器阳极,绝缘陶瓷和推力器阳极同轴设置,推力器外壳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外侧套设阴极固定陶瓷,阴极固定陶瓷用于固定阴极发射体,阴极发射体与推力器外壳同轴设置;多个环形永磁铁同轴固定到推力器外壳内侧,并固定到阴极固定陶瓷和绝缘陶瓷之间,各环形永磁铁之间设置推力器极靴;阴极发射体位于微推进器工作时产生的羽流轰击的角度内。本发明提高了微推力器的总体效率和比冲。

    小行星防御撞击器轨道仿真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8508.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小行星防御撞击器轨道仿真系统,属于小行星防御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撞击器撞击轨道模拟方法获得的轨道存在精度差,不适用于实际撞击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仿真模拟系统利用小行星型号信息经数据通信连接模块访问数据库调取小行星星际空间场景数据和撞击器信息,对撞击器与小行星的撞击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撞击时刻撞击器与小行星的相对速度、撞击位置、撞击倾角及撞击后的轨迹对撞击器的轨道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撞击器的轨道发送至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适用于撞击器轨道确定。

    基于动力学的目标小行星和撞击器轨道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57103.5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基于动力学的目标小行星和撞击器轨道仿真方法,属于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小行星撞击模拟过程存在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小行星轨道动力学方程,将所述位置矢量代入所述小行星轨道动力学方程,递推获取小行星的运动轨道模型;建立撞击器轨道动力学方程,将所述撞击器的初始三维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撞击器轨道动力学方程,结合目标小行星的运动轨道模型,递推获取撞击器初始位置到距离目标小行星Skm的首段轨道模型;利用首段模型,建立撞击器末段的全动力学方程,获取撞击器距离目标小行星Skm位置至撞击器与目标小行星撞击点之间的轨道模型。主要用于撞击器轨道模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