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热容主动补偿的卫星控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7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29710.9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卫星控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热容主动补偿的卫星控温装置及方法。包括舱板、隔板、内侧板、安装板、智能关节、安装点、温度敏感元件,舱板作为卫星控温装置的外侧板,隔板安装于舱板内侧,内侧板安装于隔板内侧,安装板安装于内侧板内侧,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温度敏感元件,智能关节用于将安装板固定于内侧板上,智能关节与安装板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安装点,智能关节用于通过内部的温度反馈系统控制安装点温度,以使温度敏感元件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牺牲能源对热容进行数字补偿,可以对频率较低的噪声信号进行抑制。本发明控温精度更高,可达μK级别,可以满足一些低频噪声特殊应用的卫星的技术要求。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00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1053254.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卫星内部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建立地面检测试验系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测温电路噪声测试:针对测温电路单板或单机,配合标准电阻进行测温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测温电路自身的噪声水平;第二阶段,测温组件噪声测试:在完成测温电路自身噪声水平测试后,进行测温组件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整体测温系统的噪声水平;第三阶段,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完成前两个阶段测试后,进行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在真实环境模拟下,进行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整体噪声测试。本发明实现了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地面试验。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6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5326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用于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中的测控温组件在轨飞行时的噪声评价。本发明解决了高稳定性热控需求情况下,由于温度波动的范围很窄,测温噪声的影响不可忽略,导致原有的时域温度评判标准不再适用的问题,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时域分析评价和频域分析评价,时域评价基于统计方法中的均值及方差,用以描述正态分布下数据的偏移情况;频域评价体系基于傅里叶变换后,求得频域的功率谱密度(PSD)曲线,用以描述噪声能量在各频段下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价温度噪声在频域下对其他测量系统的影响。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6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5326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用于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中的测控温组件在轨飞行时的噪声评价。本发明解决了高稳定性热控需求情况下,由于温度波动的范围很窄,测温噪声的影响不可忽略,导致原有的时域温度评判标准不再适用的问题,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时域分析评价和频域分析评价,时域评价基于统计方法中的均值及方差,用以描述正态分布下数据的偏移情况;频域评价体系基于傅里叶变换后,求得频域的功率谱密度(PSD)曲线,用以描述噪声能量在各频段下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价温度噪声在频域下对其他测量系统的影响。

    一种用于惯性空间观测卫星的载荷温度健康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1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41157.9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一种用于惯性空间观测卫星的载荷温度健康管理方法,涉及用于惯性空间观测卫星的X射线探测科学载荷温度领域;步骤一、在第一中能望远镜、第二中能望远镜、第三中能望远镜、第一低能望远镜、第二低能望远镜和第三低能望远镜的外壁粘贴热敏电阻;步骤二、计算卫星总线的通信状态S1;步骤三、计算第一中能望远镜的温况S2;步骤四、计算第二中能望远镜的温况S3;步骤五、计算第三中能望远镜的温况S4;步骤六、计算第一低能望远镜的温况S5;步骤七、计算第二低能望远镜的温况S6;步骤八、计算第三低能望远镜的温况S7;步骤九、计算总体载荷的温况S值;本发明实现了调整卫星姿态、避免科学载荷设备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目的。

    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20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56983.5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包括敏感面、内胆、外壳、敏感面安装架、内胆安装架、外壳安装架、敏感面热电偶、内胆热电偶、多层隔热组件、黑漆涂层和镀铝膜;本发明基于热流计测量原理,通过从敏感面到内胆、内胆到外壳、外壳到热流计安装面的三级隔热构型设计,其中安装架均选用低热导率材料,并采用多层隔热组件使得内胆到敏感面的辐射漏热可以忽略,使得热流计辅助部件到敏感面的漏热为可修正的小量值;相对此前同类热流计外热流达到150W/m2时,仍然存在10W/m2以上的测量误差,本热流计将对热流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优于2W/m2,从而确保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20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6983.5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包括敏感面、内胆、外壳、敏感面安装架、内胆安装架、外壳安装架、敏感面热电偶、内胆热电偶、多层隔热组件、黑漆涂层和镀铝膜;本发明基于热流计测量原理,通过从敏感面到内胆、内胆到外壳、外壳到热流计安装面的三级隔热构型设计,其中安装架均选用低热导率材料,并采用多层隔热组件使得内胆到敏感面的辐射漏热可以忽略,使得热流计辅助部件到敏感面的漏热为可修正的小量值;相对此前同类热流计外热流达到150W/m2时,仍然存在10W/m2以上的测量误差,本热流计将对热流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优于2W/m2,从而确保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0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53254.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卫星内部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建立地面检测试验系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测温电路噪声测试:针对测温电路单板或单机,配合标准电阻进行测温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测温电路自身的噪声水平;第二阶段,测温组件噪声测试:在完成测温电路自身噪声水平测试后,进行测温组件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整体测温系统的噪声水平;第三阶段,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完成前两个阶段测试后,进行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在真实环境模拟下,进行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整体噪声测试。本发明实现了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地面试验。

    一种用于机热耦合设计的材料的性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2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93779.8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热耦合设计的材料的性能设计方法,该方法依据航天器结构所需的物理性能指标,确定材料物理性能参数,以该材料物理性能参数进行航天器结构的设计。该方法的步骤为:首先建立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在地面及入轨发射段、在轨运行段关于温度的常值分段函数;所述物理性能参数包括: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发射率;然后建立标准件的有限元建模;在构建的有限元模型中,对标准件的物理性能参数赋初值;然后对赋予初值的标准件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及力学分析,得到标准件刚度、热变形和温度变化的初始值;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从S4中优化得到的最优解中获得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以及发射率的分段函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