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辨别热轧TRIP钢中贝氏体及计算其三相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9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92697.3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辨别热轧TRIP钢中贝氏体和计算其三相比例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上配备的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对热轧TRIP钢的FCC相(残余奥氏体)及BCC相(铁素体+贝氏体)进行定量测量,并对EBSD花样数据作处理,利用小角度晶界的添加将贝氏体组织从BCC相中区别出来。用ImageTool软件对热轧TRIP钢的三相组织相区分图进行统计计算,得出铁素体的含量,最终确定热轧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铁素体、贝氏体三相的比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组织标定准确,便于计算各相组织,使用EBSD技术所获得的取向信息还可以根据自身研究需要来做各种数据处理,因此研究人员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工作就准确的标定了控轧控冷多相组织钢中的各相组织。

    一种辨别热轧TRIP钢中贝氏体及计算其三相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9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92697.3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辨别热轧TRIP钢中贝氏体和计算其三相比例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上配备的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对热轧TRIP钢的FCC相(残余奥氏体)及BCC相(铁素体+贝氏体)进行定量测量,并对EBSD花样数据作处理,利用小角度晶界的添加将贝氏体组织从BCC相中区别出来。用ImageTool软件对热轧TRIP钢的三相组织相区分图进行统计计算,得出铁素体的含量,最终确定热轧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铁素体、贝氏体三相的比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组织标定准确,便于计算各相组织,使用EBSD技术所获得的取向信息还可以根据自身研究需要来做各种数据处理,因此研究人员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工作就准确的标定了控轧控冷多相组织钢中的各相组织。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69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58213.0

    申请日:2011-09-02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适用于生产乘用轿车内板或外板。通过在钢中添加Mo和Al元素,热轧采用高温终轧和高温卷曲工艺,经连续退火后既能保证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组织,又能阻止 //ND取向织构的恶化,在不采取任何织构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下,充分改善双相钢的深冲性能,提高其塑性应变比(r值)。双相钢成分为:C:0.01~0.05%,Mn:1.0~2.0%,P:0.01~0.06%,S:≤0.015%,Al:0.2~0.8%,N:≤0.003%,Cr:0.1~0.5%,Mo:0.3~0.8%,余量为Fe。该双相钢抗拉强度为400~500Mpa,延伸率为28%~34%,r值不低于1.4。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实用性很强,即可适用于制造车身的结构件、承重件和安全件等,又能用于汽车面板或外板的生产。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6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58213.0

    申请日:2011-09-02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适用于生产乘用轿车内板或外板。通过在钢中添加Mo和Al元素,热轧采用高温终轧和高温卷曲工艺,经连续退火后既能保证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组织,又能阻止 //ND取向织构的恶化,在不采取任何织构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下,充分改善双相钢的深冲性能,提高其塑性应变比(r值)。双相钢成分为:C:0.01~0.05%,Mn:1.0~2.0%,P:0.01~0.06%,S:≤0.015%,Al:0.2~0.8%,N:≤0.003%,Cr:0.1~0.5%,Mo:0.3~0.8%,余量为Fe。该双相钢抗拉强度为400~500MPa,延伸率为28%~34%,r值不低于1.4。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实用性很强,即可适用于制造车身的结构件、承重件和安全件等,又能用于汽车面板或外板的生产。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