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265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154471.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的淬火配分生产工艺,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其特征是将相变诱导塑性钢冷轧板加热到750-850℃,使其部分奥氏体化;快速冷却至220-300℃,冷速40-60℃/s,保温10-20s;再加热至350-450℃,保温10-1000s;最后快速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利用钢中的Si、Mn元素控制渗碳体等碳化物的析出,通过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同的相变,最终得到室温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其中铁素体提高塑性,马氏体提高强度,残余奥氏体在变形时发生TRIP效应转变为马氏体,一方面提高塑性,另一方面延缓颈缩的产生,提高均匀延伸率。经性能检测,屈服强度600-720MPa,抗拉强度960-1060MPa,延伸率20-25%,相比TRIP1000,强度相当,塑性更好,并且所需要合金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657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54471.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的淬火配分生产工艺,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其特征是将相变诱导塑性钢冷轧板加热到750-850℃,使其部分奥氏体化;快速冷却至220-300℃,冷速40-60℃/s,保温10-20s;再加热至350-450℃,保温10-1000s;最后快速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利用钢中的Si、Mn元素控制渗碳体等碳化物的析出,通过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同的相变,最终得到室温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其中铁素体提高塑性,马氏体提高强度,残余奥氏体在变形时发生TRIP效应转变为马氏体,一方面提高塑性,另一方面延缓颈缩的产生,提高均匀延伸率。经性能检测,屈服强度600-720MPa,抗拉强度960-1060MPa,延伸率20-25%,相比TRIP1000,强度相当,塑性更好,并且所需要合金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