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1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853004.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模态技术的自动巡检机器人,包括:舵轮底盘、上层巡逻云台、轮组模块以及开发板;舵轮底盘采用结构稳固的井字型框架,并安装有导轮;上层巡逻云台通过云台架设置在舵轮底盘上,并且包括:工控中心、激光雷达、扬声器以及高分辨率摄像头;轮组模块,设于舵轮底盘中,包括舵向电机、速度电机以及舵轮,舵向电机用于控制舵轮的舵向,速度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舵轮的转向;开发板,设置在工控中心内,搭载了STM32系列芯片,并提供支持多种外部传感器和模块的接口;其中,上层巡逻云台yaw轴采用交叉滚子轴承,上层巡逻云台pitch轴的动力传动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本发明达到提高避障能力以及导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5405.0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IPC: G06F16/22 , G06F16/29 , G06F16/2455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疫情密切接触者轨迹确定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道路网拓扑信息以及多个人员的第一定位信息,根据道路网拓扑信息和第一定位信息确定多个人员的第一轨迹数据;根据第一轨迹数据建立R‑Tree空间索引;获取预设的疫情人员轨迹,根据疫情人员轨迹在R‑Tree空间索引中匹配得到疫情密切接触者轨迹。本发明结合空间定位信息和道路网拓扑结构来确定人员的轨迹数据,提高了轨迹追踪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R‑tree空间索引,对疫情轨迹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和匹配检索,实现了对疫情密切接触者轨迹的快速、精确查找,提高了疫情密切接触者轨迹追踪的效率和准确度,可广泛应用于人员轨迹追踪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62230.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3/95 , G01W1/10 , G01W1/14 , G06F18/20 , G06F18/2431 , G06N3/00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测雨雷达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先通过对极化探测数据进行校准分析,解决了双极化相控阵雷达波束参数一致性及稳定性差的难题;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远程方向图与标准方向图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赋予权重参数值,同时生成优化信号生成优化方向图;进而通过雷达探测数据确定目标探测物的相态类型,同时,设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其他多源数据进行数据同化,进而生成预测降雨信息,在此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数值分析出目标探测物所对应的雷达格点与地面落区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对预测降雨信息进行及时修正,并将预测降雨信息和目标探测信息映射关系进行保存,可以达到短时预报效果,实现智能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0263.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测雨雷达系统及探测方法。系统包括硬件设备、处理模块、附属配套;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天线阵面子系统和雷达底座子系统;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极化通道一致性校准子模块、粒子相态识别子模块、降雨估计子模块;所述附属配套包括供电设备、发电机、防雷设施以及光纤网络、数据存储器。采用平面微带贴片阵列天线,通过间距布置设计,具有面积小以及相位中心一致性高等特点,保证双极化波束的高一致性、低旁瓣、高交叉极化隔离度;同时通过设置处理模块提高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720263.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测雨雷达系统及探测方法。系统包括硬件设备、处理模块、附属配套;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天线阵面子系统和雷达底座子系统;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极化通道一致性校准子模块、粒子相态识别子模块、降雨估计子模块;所述附属配套包括供电设备、发电机、防雷设施以及光纤网络、数据存储器。采用平面微带贴片阵列天线,通过间距布置设计,具有面积小以及相位中心一致性高等特点,保证双极化波束的高一致性、低旁瓣、高交叉极化隔离度;同时通过设置处理模块提高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619600.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围栏预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区域安防预警系统,电子围栏配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子围栏和第二电子围栏数字边界;并划分多个安全区域;多个无人机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无人机数据;密钥生成模块,用于随机生成密钥;解密模块,用于获取相应指令;监测模块,用于获取采样数据;围栏分析模块,用于对密钥和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允许进入目标区域;预警模块,用于发出预警;通过每个安全区域对应的解密方式不同,无人机的相应指令对应其安全区域,因此当无人机执行相应指令,能判断无人机对应安全区域,通过调取对应的无人机管理模块可判断该无人机是否允许通行,缩短识别时间,且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9600.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围栏预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区域安防预警系统,电子围栏配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子围栏和第二电子围栏数字边界;并划分多个安全区域;多个无人机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无人机数据;密钥生成模块,用于随机生成密钥;解密模块,用于获取相应指令;监测模块,用于获取采样数据;围栏分析模块,用于对密钥和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允许进入目标区域;预警模块,用于发出预警;通过每个安全区域对应的解密方式不同,无人机的相应指令对应其安全区域,因此当无人机执行相应指令,能判断无人机对应安全区域,通过调取对应的无人机管理模块可判断该无人机是否允许通行,缩短识别时间,且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4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662230.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3/95 , G01W1/10 , G01W1/14 , G06F18/20 , G06F18/2431 , G06N3/00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测雨雷达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先通过对极化探测数据进行校准分析,解决了双极化相控阵雷达波束参数一致性及稳定性差的难题;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远程方向图与标准方向图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赋予权重参数值,同时生成优化信号生成优化方向图;进而通过雷达探测数据确定目标探测物的相态类型,同时,设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其他多源数据进行数据同化,进而生成预测降雨信息,在此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数值分析出目标探测物所对应的雷达格点与地面落区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对预测降雨信息进行及时修正,并将预测降雨信息和目标探测信息映射关系进行保存,可以达到短时预报效果,实现智能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53004.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模态技术的自动巡检机器人,包括:舵轮底盘、上层巡逻云台、轮组模块以及开发板;舵轮底盘采用结构稳固的井字型框架,并安装有导轮;上层巡逻云台通过云台架设置在舵轮底盘上,并且包括:工控中心、激光雷达、扬声器以及高分辨率摄像头;轮组模块,设于舵轮底盘中,包括舵向电机、速度电机以及舵轮,舵向电机用于控制舵轮的舵向,速度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舵轮的转向;开发板,设置在工控中心内,搭载了STM32系列芯片,并提供支持多种外部传感器和模块的接口;其中,上层巡逻云台yaw轴采用交叉滚子轴承,上层巡逻云台pitch轴的动力传动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本发明达到提高避障能力以及导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25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28329.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天教育的双火箭水平移动控制演示装置,属于教学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两个靠两侧相对设置的装置机架,两个所述装置机架之间靠两侧平行设有丝杠,所述装置机架之间在丝杠的一侧分别设有导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本发明基于火箭俯仰通道姿态稳定控制原理和传统的旋转倒立摆,研制一款既适用于青少年航天科普实物演示,又适用于控制原理应用实验教学的火箭智能稳定控制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对航天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②本发明以实物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抽象复杂的火箭姿态控制原理,这弥补了传统控制理论的实验脱离实际工程应用的缺点,顺应了国家航天知识普及的发展以及对航天文化的传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