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43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306727.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2P29/024 , H02P29/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化汽车的线控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电机保护方法及系统。本申请的方案通过获取电机的状态参数来判断电机所处的状态,当判断到电机处于降级状态时,根据此状态参数计算该降级状态的降级状态值,然后根据降级状态值确定对应的补偿系数,通过补偿系数对电机的电流限制值进行校正,最后,将电机主控制器发送的目标电流限制值限制在校正后的限流限制值内,以降低电机的输出电流。通过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对电机的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过热失磁,并能够减小运行过程中由于特殊工况对电机造成的损坏,进而避免了行车制动功能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4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1027725.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W5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的底盘组件控制装置和方法,底盘组件控制装置包括功能控制交互模块、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和底盘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与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的底盘功能模块中的每个功能单元,以对每个功能单元进行控制,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包括与底盘功能模块的功能单元数量相同的功能控制子系统,每个功能控制子系统用于对连接的功能单元进行控制,功能控制交互模块用于当底盘域控制器或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对底盘功能模块中的功能单元的功能控制出现故障时,变更对该功能单元功能实现的控制主体。由于可以实现底盘域控制器和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对功能单元功能控制自由切换,可以大大提高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45271.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智能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位置自动校正方法及系统。本申请的方案在每次系统上电时,分别获取路感模拟电机和转向驱动电机的转子信号,并分别将其转换为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判断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不满足预设的对应关系,再判断转向盘是否回到中位,若否,就以距离初始中位位置近的一个对象作为参考对象,对另一个的中位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调节后的对象的实际中位位置与参考对象的中位位置之间的偏差值不超过预设误差阈值。本申请的方案,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因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误差引起的转向角度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系统安全和功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45271.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智能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位置自动校正方法及系统。本申请的方案在每次系统上电时,分别获取路感模拟电机和转向驱动电机的转子信号,并分别将其转换为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判断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不满足预设的对应关系,再判断转向盘是否回到中位,若否,就以距离初始中位位置近的一个对象作为参考对象,对另一个的中位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调节后的对象的实际中位位置与参考对象的中位位置之间的偏差值不超过预设误差阈值。本申请的方案,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因转向盘转角和车辆转角误差引起的转向角度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系统安全和功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69664.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T13/74
Abstract: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用于与制动件配合使用,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具有第一制动状态和第二制动状态,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移动组件和弹性件;其中:移动组件装设于传动组件,并与制动件间隔相对布置;弹性件设置于移动组件面向制动件的一侧,驱动组件的动力端耦合至传动组件;在第一制动状态下,传动组件能够受驱动组件的持续驱动,而驱使移动组件朝向制动件移动,以使弹性件挤压制动件,从而产生制动;该设计能提高制动调节精度,还能避免驱动组件处于大电流的堵转工作状态,且不需要驱动组件频繁的启停切换,影响驱动组件已有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4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1027725.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W5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的底盘组件控制装置和方法,底盘组件控制装置包括功能控制交互模块、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和底盘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与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的底盘功能模块中的每个功能单元,以对每个功能单元进行控制,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包括与底盘功能模块的功能单元数量相同的功能控制子系统,每个功能控制子系统用于对连接的功能单元进行控制,功能控制交互模块用于当底盘域控制器或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对底盘功能模块中的功能单元的功能控制出现故障时,变更对该功能单元功能实现的控制主体。由于可以实现底盘域控制器和执行组件控制模块对功能单元功能控制自由切换,可以大大提高分层式线控底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2110.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T1/06
Abstract: 一种集成行车和驻车制动的制动装置、车辆,制动装置,包括:行车制动机构和驻车制动机构,行车制动机构包括:行车驱动组件,行车传动组件以及行车制动组件;驻车制动机构包括:驻车驱动组件和驻车制动组件。行车制动组件可对刹车盘本体进行制动,从而使行驶中的车辆本体减速、停止;驻车制动组件对行车传动组件进行制动,从而在车辆本体需要长时间制动但不能停止行驶时,或者,在车浪本体需要长时间制动时,对车辆本体进行辅助制动。如此,形成集成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的制动装置,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节省占用空间,还能够有效提高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78345.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2D3/12
Abstract: 一种可切换转向方式的转向器总成、转向系统、车辆,转向器总成包括:第一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二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换向齿轮和第二齿条;切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第三连接齿轮,以及切换驱动组件;第一连接齿轮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切换驱动组件用于使第三连接齿轮在啮合位与脱离位之间往复切换;在啮合位,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二连接齿轮均与第三连接齿轮啮合;在脱离位,第三连接齿轮不与第一连接齿轮和/或第二连接齿轮啮合。通过本转向器总成,不仅可实现车辆在独立转向与整体转向之间切换,还可能够保证整体转向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5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494427.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G7/00
Abstract: 一种控制臂和双叉臂悬架装置,控制臂包括:连接臂体,叉臂体,长度调节机构,以及间距调节机构;连接臂体具有转向节连接端,叉臂体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长度调节机构用于使连接臂体与第一支臂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转向节连接端与第一支臂之间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用于使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第一车架连接端与第二车架连接端之间的间距。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连接臂体与叉臂体之间的间距,即改变本控制臂的长度,满足不同轮距的设计要求,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可改变叉臂体中两个支臂之间的间距,即改变两个支臂与车架连接的衬套之间的间距,由此,可适应衬套对不同车型安装位置的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1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29113.9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B60T17/22
Abstract: 一种双冗余制动力检测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和车辆,双冗余制动力检测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包括:推动机构,弹性形变部件,制动钳,制动盘,弹性形变量检测组件以及推力检测组件;弹性形变部件设置于推动机构与制动钳之间,推动机构用于通过弹性形变部件推动制动钳夹紧制动盘、以产生制动力;弹性形变部件受推动机构与制动钳的挤压而产生形变,弹性形变量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弹性形变部件自制动钳接触制动盘起、至制动力达到预设制动力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量,推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自推动机构推动制动钳接触制动盘起、至制动力达到预设制动力的过程中的推力。本装置能够实现制动力检测的双冗余功能,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