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7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1943.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质玻璃成形方法,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获得待成形玻璃的光学参数;根据待成形玻璃的光学参数进行横向分区为多个玻璃结构单元;根据待成形玻璃的光学参数获取每个玻璃结构单元的光学参数、材料和形貌参数;制造对应的玻璃结构单元;将所有玻璃结构单元按照分区时的分布方式进行排布,并对排布的所有玻璃结构单元进行耦合,消除相邻的玻璃结构单元之间的间隙,形成耦合玻璃结构;根据待成形玻璃的光学参数和耦合玻璃结构的材料和光学参数获得待成形玻璃的最终形貌参数,以耦合玻璃结构为原材料制造具有最终形貌参数的异质玻璃。本发明精度易于控制;制造的自由度高;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实现多样、复杂的光学性能;便于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967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6115.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镗滚复合BTA深孔加工刀具,包括刀体和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刀片和滚针。引导部的导向条在外圆同一圆周上对已加工孔壁进行挤压抛光,沿着刀具回转中心轴线自定心,提高回转精度。主体部设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设有自润滑区,自润滑区具有阵列状微织构结构,能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主体部还设有尼龙树脂减震条,提高了刀具阻尼,能够明显抑制刀具振动。主体部还设有圆周阵列滚针,以碾平孔壁内表面凹凸不均匀区域。本发明将回转自导向、镗削、减震、滚压及内排屑等优势集于一体,刀具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多道加工工序,能够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加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镗滚复合BTA深孔加工刀具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6048.7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3B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阵列镜片成形过程的曲率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反应玻璃置于下模具上,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反应玻璃进行模压,上模具下表面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凹槽,反应玻璃在模压过程中熔化被压入各凹槽内,并与各凹槽内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各凹槽内表面生成亲水微纳结构;S2反应玻璃冷却后脱模;S3将模造玻璃置于下模具上,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模造玻璃进行模压,模造玻璃在模压过程中熔化被压入各凹槽内,并使玻璃熔体不接触各凹槽内底面;S4退火冷却后脱模,成形得到光学透镜阵列镜片。本发明能够提高光学透镜阵列镜片的加工效率与表面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并实现光学透镜阵列镜片成形过程的曲率调控。
-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9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463448.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孔类零件形状误差测量装置,属于长孔类零件形状误差测量领域,包括:基础装置包括主壳机构以及车床主轴,滑移装置与主壳机构固定连接,测量装置包括角度测量装置、干涉仪、干涉镜、反射镜、位移测量装置以及超声测量装置,超声测量装置固定于主壳机构上且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保持水平,反射镜固定于主壳机构以及超声测量单元连接面上,位移传感器与超声测量装置两者的轴线角度始终保持恒定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标定装置包括标定球以及标定基准板,干涉仪以及干涉镜与反射镜同轴线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可以实现对长孔类零件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精确、高效的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5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75373.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姿特性的机器人加工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性能分析,获取不同机器人各个可达加工位姿下的刀尖频响函数;求解各个可达冗余角下的机器人的关节角、机器人本体质量矩阵和机器人本体刚度矩阵;基于各个可达加工位姿下的刀尖频响函数获得各个可达冗余角下的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刚度;根据各个可达冗余角下的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刚度获得冗余角与极限切削深度的稳定性预测图。该稳定预测图能够为机器人在不同位姿下铣削作业时提供加工工艺参数选取指导,从而有效的避免机器人铣削颤振的产生,为机器人铣削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67064.X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堆栈降噪自编码和多任务学习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预测方法。本发明从切削信号中提取时域和频域特征,划分训练集X1和测试集C1,利用训练集X1对搭建堆栈降噪自编码网络进行预训练;以预训练后的堆栈降噪自编码网络为基础,搭建多任务学习模型;通过动态平均权重法动态调整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的权重,利用训练集X1对搭建的网络进行训练,提高模型预测准确度。本发明不仅能够同时实现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预测,还能提升两者的预测准确度。本发明能够同时判断刀具磨损状态和当前所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以保证刀具磨损状态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以及零件的表面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03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5153.8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内部冷却通道的微磨棒,包括刀柄、刀颈和磨削部分,微磨棒内部设有冷却通道,磨削部分上开设与冷却通道一一对应的微沟槽,磨削部分除去微沟槽的表面上电镀有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磨粒。本发明的微磨棒,引导冷却介质通过冷却通道出口喷出,作用于刀具磨削部分表面、刀具上的微沟槽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加工区域,对微磨削加工过程进行精准定位冷却,并达到磨屑冲洗效果。通过合理设置冷却通道的数量、分布位置、截面形状,可以降低微磨削加工区域温度,减轻磨屑与微磨棒磨粒和工件之间的粘附、堵塞作用,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微磨棒使用寿命,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实现多种难加工材料微小结构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567218.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深孔零件的圆度和直线度误差测量系统,属于深孔零件圆度和直线度误差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单元,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前向筒管和后向筒管;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套管和驱动轴,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腔体内,并与第二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驱动轴和套管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测量单元,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二维位敏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定心行走单元,定心行走单元分别设置在前向筒管和后向筒管上。本发明是将激光位移传感器、二维位敏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统一集成,利用定心行走机构进行定位,将测量坐标系下的样点坐标值统一于绝对坐标系,实现了对深孔零件的圆度和直线度误差精确、定量、同步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00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001614.7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B23K26/53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光学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激光分离的复杂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预制点位置与数量;步骤2:制备系列预制点,将超快激光焦点通过聚焦系统调节聚焦于预制点位置,超快激光与光学材料进行相对三维运动在光学材料内部形成同所需复杂微纳结构相匹配的预制点点阵;步骤3:激光切割,利用连续光纤激光分离装置对光纤激光进行整形,后将光纤激光入射至光学材料内部,并使预制点吸收激光能量在预制点处产生高温区域,随后光纤激光移动,使高温区域跟随激光移动。本方案随着光纤激光的移动,从而使高温区域跟随激光移动,可在材料内部产生系列预制裂纹并扩展,从而实现光学材料的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