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0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14738.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nventor: 王强
IPC: B23K9/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长度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电弧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技术不便直接测量电弧长度和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弧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电弧发生装置、透明带刻度装置、高速相机,其中,透明带刻度装置设置于电弧发生装置喷嘴的一侧,与电弧发生装置喷嘴轴线平行,高速相机设置于透明带刻度装置和电弧发生装置喷嘴的对面预设位置处。电弧发生装置在通电后,通过其电极在喷嘴处产生电弧;透明带刻度装置用于测量电弧长度。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直接测量电弧长度,受电磁干扰影响较小,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根据所述测量结果,能够使执行机构更稳定地控制焊接时的电弧长度,使得焊缝熔深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未焊透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01965.4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3K17/16 , H03K17/723 , H02M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16 , H02M1/06 , H03K17/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闸管门极恒流驱动电路,属于驱动电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晶闸管驱动电路中晶闸管的触发电流不可控的问题。包括:隔离脉冲变压器的正边两端与脉冲信号源相连,副边的一端与恒流控制电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驱动电路的一端、晶闸管的阴极相连;恒流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相连;三极管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相连;晶闸管的阳极与阴极分别与主回路相连。该电路形式新颖,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保持晶闸管门极驱动电流恒定,不受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大小或由晶闸管开关等高压带来的干扰的影响,增强了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129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97249.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46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复杂干扰场景下的手势识别系统。该复杂干扰场景下的手势识别系统包括:手掌检测模块、关键点预测模块、手势分类模块,其中:所述手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视频流输入信号,基于所述视频流输入信号生成手掌检测框,并将所述手掌检测框发送至关键点预测模块;所述关键点预测模块用于接收的手掌检测框,基于所述手掌检测框生成手部关键点坐标,并将所述手部关键点坐标发送至手势分类模块;所述手势分类模块用于接收手部关键点坐标,基于预设交互手势对所述手部关键点坐标进行手势识别。本公开解决了手势交互过程中手势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升了人机交互中通过手势识别实现指令下发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90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1114.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V20/59 , G06V10/774 , G06V40/16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驾驶员行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微光状态下驾驶室内预设位置的图像数据,并基于预设微光脸部检测算法进行脸部检测,生成驾驶员脸部位置信息;基于预设微光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中驾驶员脸部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生成人脸关键点信息;进行眼部长宽比判断,基于预设眼部长宽比判定条件,生成第一行为异常判定;进行嘴部长宽比判断,基于预设嘴部长宽比判定条件,生成第二行为异常判定;基于所述第一行为异常判定、第二行为异常判定生成驾驶员行为异常报警信号。本公开通过预设训练的微光状态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多条件下驾驶员行为异常的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93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997468.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3/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的斜坡‑误差补偿电路,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进行斜坡补偿后输出电流存在静态误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斜坡‑误差补偿电路包括斜坡补偿子电路、误差补偿子电路、调理放大子电路。所述误差补偿子电路的输入信号取自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其误差补偿值与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呈正比,并等于斜坡补偿子电路输出电流的静态误差。因此,对任意占空比工作时的BUCK变换器均可实现误差补偿,消除斜坡补偿引起的静态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9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80060.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V20/56 , G06V20/64 , G06V10/26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T7/246 , G06T7/292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鸟瞰视角车辆感知系统。其中,该鸟瞰视角车辆感知系统包括特征提取模块、任务编码器、任务头,其中: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包括骨架网络模块、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多摄像头融合模块、时序融合模块,用于对基于多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生成的BEV视角下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处理;所述任务编码器包括语义地图分割编码器、目标检测编码器、运动轨迹预测编码器,用于基于预设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进行编码处理;所述任务头包括3D检测任务头、运动轨迹预测任务头、语义地图分割任务头,用于对图像特征进行预设任务识别,完成鸟瞰视角车辆感知。本公开有效解决了目标遮挡和场景缩放等问题,更有利于提升下游感知任务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1907.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8B13/16 , G08B13/196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无光照条件下的远距离人员入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激光雷达采集环境数据,生成激光雷达数据;对所述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入侵物尺寸预设第一阈值,判断并生成摄像头控制信号;操作所述摄像头的云台转动,使所述摄像头焦距对焦至所述位置信息中对应的位置,对所示位置的图像进行采集,生成图像信号;对图像信号进行入侵物识别处理,判断入侵物特征并生成报警信号。本公开通过激光雷达与摄像头组合控制监测的方式,实现了超距目标的检测监控,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大幅提高了检测性能和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9065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1114738.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nventor: 王强
IPC: B23K9/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长度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电弧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技术不便直接测量电弧长度和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弧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电弧发生装置、透明带刻度装置、高速相机,其中,透明带刻度装置设置于电弧发生装置喷嘴的一侧,与电弧发生装置喷嘴轴线平行,高速相机设置于透明带刻度装置和电弧发生装置喷嘴的对面预设位置处。电弧发生装置在通电后,通过其电极在喷嘴处产生电弧;透明带刻度装置用于测量电弧长度。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直接测量电弧长度,受电磁干扰影响较小,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根据所述测量结果,能够使执行机构更稳定地控制焊接时的电弧长度,使得焊缝熔深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未焊透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37744.X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F1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并联的同步信号母线电路、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属于同步信号母线电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结构复杂、不易于实施,同时不能同时满足多模块并联同步信号母线的控制等问题。包括同步信号发送电路、通信互联电路和同步信号接收模块。通过集成同步信号发送、接收及互联功能于一体,同时配合光耦将控制电和通信电可靠隔离,实现了简化整体电气设计,满足多模块并联同步信号母线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10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537744.X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F1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并联的同步信号母线电路、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属于同步信号母线电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结构复杂、不易于实施,同时不能同时满足多模块并联同步信号母线的控制等问题。包括同步信号发送电路、通信互联电路和同步信号接收模块。通过集成同步信号发送、接收及互联功能于一体,同时配合光耦将控制电和通信电可靠隔离,实现了简化整体电气设计,满足多模块并联同步信号母线控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