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8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1546.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城轨高架线引起建筑室内噪声的混合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初始声源信息和初始建筑外墙参数;S21、隔声初步预测模型的构建;S22、量化窗户漏声和窗墙界面对隔声预测的影响;S23、修正隔声初步预测模型,得到精细化隔声预测模型;S24、不同窗墙参数下的隔声预测;S3、基于精细化隔声预测模型预测城轨高架线引起的建筑室内噪声量。本发明提出一种“实测噪声源+精细化隔声预测模型”的建筑室内噪声混合预测方法,通过实测或类比测试方法获取建筑室外的列车噪声声源,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获取外墙(窗)信息,将噪声声源和建筑外墙信息输入自主研发的精细化隔声预测模块,实现特定声源下建筑隔声量的准确估计,进而预测城轨高架线引起的建筑室内噪声,极大的提高了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10419113.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地铁地面出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地铁地面出入口采用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而钢结构的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预制构件:端部梁柱,侧部梁柱、独立柱、独立梁和T型板,所述端部梁柱与侧部梁柱干式连接,在顶部形成梁体框架,所述独立梁、T型板组装成顶部结构且与所述梁体框架干式连接。本发明具有提前预制,现场装配快,结构稳固且施工环境好,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22044.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和VR的地铁公共区装修集成设计施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二维装修设计图或设计方案模型,构建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第一BIM模型;基于VR技术,根据第一BIM模型,生成第一VR虚拟空间,并通过第一VR虚拟空间对第一BIM模型进行调整,得到第二BIM模型;通过BIM软件,将第二BIM模型转换为BIM白模;基于UE4技术,根据BIM白模,生成第二VR虚拟空间,以根据第二VR虚拟空间展示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设计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BIM和VR技术进行结合,以使得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工程BIM模型融入三维虚拟空间中,更有利于制定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19113.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地铁地面出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地铁地面出入口采用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而钢结构的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预制构件:端部梁柱,侧部梁柱、独立柱、独立梁和T型板,所述端部梁柱与侧部梁柱干式连接,在顶部形成梁体框架,所述独立梁、T型板组装成顶部结构且与所述梁体框架干式连接。本发明具有提前预制,现场装配快,结构稳固且施工环境好,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6806.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石鲁宁 , 孙曦源 , 王体广 , 彭方灵 , 樊庆鹏 , 何海健 , 王宇昂 , 云照光 , 李建军 , 马立秋 , 韩德强 , 张礼舜 , 张志伟 , 刘彩军 , 刘焕磊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融条件下隧道变形缝渗漏水病害治理方法及治理结构,所述治理方法包括:S1、清理变形缝渗漏位置的浮冰,并拆除接水盒;S2、在变形缝背水面内安装加热装置,并利用加热装置使结冰的渗漏水融化;S3、利用排水结构将融化的渗漏水引至排水沟;S4、在变形缝两侧打孔至变形缝迎水面,并在孔内注浆止水;S5、在变形缝背水面端部嵌入止水结构,并安装接水盒。本发明在变形缝渗漏位置安装加热装置,为后续的注浆止水提供有利环境,促进注浆液反应和封堵。注浆后在变形缝背水面设置止水结构,形成物理挤压防水措施,能够适应变形缝的热胀冷缩等变形需求,进一步提高止水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1422044.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和VR的地铁公共区装修集成设计施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二维装修设计图或设计方案模型,构建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第一BIM模型;基于VR技术,根据第一BIM模型,生成第一VR虚拟空间,并通过第一VR虚拟空间对第一BIM模型进行调整,得到第二BIM模型;通过BIM软件,将第二BIM模型转换为BIM白模;基于UE4技术,根据BIM白模,生成第二VR虚拟空间,以根据第二VR虚拟空间展示目标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设计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BIM和VR技术进行结合,以使得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工程BIM模型融入三维虚拟空间中,更有利于制定地铁公共区域的装修设计方
-
公开(公告)号:CN222615357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1299583.8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石鲁宁 , 孙曦源 , 王体广 , 彭方灵 , 樊庆鹏 , 何海健 , 王宇昂 , 云照光 , 李建军 , 马立秋 , 韩德强 , 张礼舜 , 张志伟 , 刘彩军 , 刘焕磊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融条件下隧道变形缝渗漏水病害治理结构,包括地层,地层一侧依次设置初期支护、隧道衬砌,隧道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设置背贴止水带;隧道衬砌内部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中部设置钢板中埋止水带;变形缝位于钢板中埋止水带外侧的区域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外侧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外侧设置止水结构;钢板中埋止水带与背贴止水带之间的变形缝区域内的缝隙填充注浆止水材料。本实用新型在变形缝渗漏位置安装加热装置,促进注浆液反应和封堵。注浆后在变形缝背水面设置止水结构,形成物理挤压防水措施,能够适应变形缝的热胀冷缩等变形需求,进一步提高止水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19818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483988.X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行宇 , 张瑜 , 席梦新 , 王晶伟 , 田奇迹 , 赵云霞 , 许景昭 , 张成满 , 朱厚喜 , 蔡志勇 , 杨祥亮 , 刘腾 , 吕金彪 , 李星晨 , 曹磊 , 李倩倩 , 童松 , 王连友 , 林麟 , 张志伟 , 秦金玉 , 夏飞 , 张兴 , 李汉青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导洞开挖界面处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壁两侧固定设置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远离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上端固定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顶端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杆,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框架的顶端两侧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滑轨,两组所述滑槽靠近框架顶端中心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导洞开挖界面处超前临时支护装置,本装置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3126248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2197168.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段施工现场与BIM场景智能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具体包括:中心服务器、管理客户端;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管理客户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中心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监控视频,并将所述基于监控视频建立的现实施工现场与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的虚拟施工现场进行交互处理,生成实时施工进度;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实时施工进度,并根据使用人员指令对所述实时施工进度进行展示。通过将监控视频和BIM场景进行交互,实现了将监控视频和BIM场景进行叠加分析获取施工进度百分比,准确追溯施工进度,并能够以此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400907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0969916.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行宇 , 席梦新 , 刘颖 , 张瑜 , 赵一 , 李克飞 , 张志伟 , 王晶伟 , 曹磊 , 田奇迹 , 赵云霞 , 林麟 , 朱厚喜 , 童松 , 王连友 , 李倩倩 , 周丹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片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拼装孔预埋件及管片。其中,拼装孔预埋件,包括:注浆管,设有连接结构,注浆管的第一端用于设置在管片的背土侧;锥形斗,锥形斗的细端与注浆管的第二端相连接,锥形斗的粗端用于设置在管片的迎土侧。拼装孔预埋件设有锥形斗能够增大与混凝土结构的接触面积和粘结强度,并且混凝土结构作用于锥形斗的外壁能够产生与拉力的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能够防止拼装孔预埋件在吊装或者运输过程中被从管片的混凝土结构内拉出,进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在通过拼装孔预埋件进行注浆的过程中,由于锥形斗的作用,能够增大浆液在迎土侧的扩散面积,从而增大注浆加固范围,进而有利于增大地层加固的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