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等离子体爆破岩石的机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7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0261708.0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等离子体爆破岩石的机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套管、等离子体生成部和压紧部,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用于密封爆破岩石过程中所钻的钻孔的密封部;所述压紧部用于压紧所述密封部,以使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钻孔;所述等离子体生成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上密封部的下端构造有供所述等离子体生成部释放能量的开口。该装置通过密封部密封爆破岩石过程中所钻的钻孔,从而使爆破的能量密封与钻孔内,进一步使爆炸的能量集中在破岩上,实现了花岗岩等硬性岩石的爆破,使用该装置实现了一种非炸药爆破岩石的方法。

    一种自复位、快修复U型软钢消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372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1490357.7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快修复U型软钢消能支撑,由U型软钢板、备用U型软钢板、钢套筒、工字钢梁、螺栓、挡板、预应力筋、锚具、滑动钢板、挡块、连接头组成。U型软钢板分别与工字钢梁和钢套筒采用螺栓连接,备用U型软钢板与工字钢梁采用螺栓连接,工字钢梁穿过滑动钢板的工字开口处,挡板与工字钢梁焊接,预应力筋穿过滑动钢板并用锚具固定,挡块与钢套筒采用螺栓连接。与传统支撑或者防屈曲支撑相比,该支撑采用U型软钢板作为支撑和消能元件,具有支撑和消能双重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拉压受力均匀的特点;采用的预应力筋提供自复位性能,解决了残余位移的影响;设计了便于连接的备用U型软钢板,解决了震后快速修复的问题。

    一种多段桥梁浇筑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7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63847.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段桥梁浇筑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浇筑模块和悬吊模块;浇筑模块作为桥梁段浇筑的模板;浇筑模块包括外模组件,外模组件内设置有内芯;外模组件与内芯之间浇筑有新桥梁段;新桥梁段内嵌设固接有加强组件;悬吊模块用于悬吊固定外模组件;悬吊模块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部,移动部通过连接组件与外模组件固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组装后能完成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梁浇筑,无需多次的安装拆卸,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工期。

    一次性套筒及一种碎岩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97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3102.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套筒及一种碎岩方法,该套筒包括装置外筒、密封盖和铜棒;装置外筒底端封闭顶端设开口;密封盖上设有两个通孔供铜棒穿过;铜棒的上端伸出密封盖,底端设有用于固定住连接两个铜棒的金属丝的固定结构。所述碎岩方法是先将一次性套筒注入电介质并密封,然后两根铜棒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后放入钻孔中,向电源的电容器充电,再触发电容器开关,启动爆破。本发明的一次性套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角度的钻孔,且电介质现场注入再封装,节省施工时间,使用时可对钻孔进行密封,爆破产生的能量不会泄压,能够作用于岩石周围,爆破时靠爆破冲击力自锁密封,提高了爆破效率和爆破效果,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前景。

    低频高幅多功能台背夯实机具

    公开(公告)号:CN104452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36341.0

    申请日:2014-10-11

    Abstract: 低频高幅多功能台背夯实机具,夯实基板与夯击动能传力块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夯实基板外围与机具侧面外壳通过加固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夯铁与夯击动能传力块通过缓冲橡胶垫板相接触,缓冲橡胶垫板固定在夯击动能传力块顶端;夯铁可沿夯铁限位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夯铁限位板通过限位板支撑件与机具侧面外壳固定;夯击动能传力块、夯铁构成该夯实机具的主体,夯实机具的主体内部中心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底部与夯实基板上表面焊接密封固定;千斤顶伸缩槽设置在液压千斤顶与夯铁的凸起处。千斤顶内液压油填充在液压千斤顶内部;本发明装置体积小、具有一定重量、安装移动快且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