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0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19281.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滑轮惯容阻尼减振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多个滑轮组、单向惯质阻尼器和缆索,第一连接板连接于塔筒内部的顶端或叶片内部的尾部;第二连接板连接于塔筒内部的底端或叶片内部的根部;多个滑轮组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其中,滑轮组通过球铰支座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单向惯质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球铰支座连接于第二连接板朝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缆索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设于多个滑轮组后与单向惯质阻尼器连接。本申请实现对动力响应的放大效应,成倍放大了阻尼器的响应输入,以提高对风机或叶片的减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46505.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与桥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包括钢结构管状内层、钢结构管状外层、自修复混凝土柱体层、蜂窝结构层和缓冲结构层,钢结构管状外层的横截面呈凹凸结构设置,钢结构管状外层外套于钢结构管状内层的外周侧,且钢结构管状外层与钢结构管状内层之间间隔形成环形空腔;自修复混凝土柱体层填设于环形空腔内;蜂窝结构层设于自修复混凝土柱体层与钢结构管状外层之间;缓冲结构层设于蜂窝结构层和钢结构管状外层之间,缓冲结构层与钢结构管状外层相互嵌合设置。本申请实现了提高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与抗弯刚度,并减少维护成本、损坏和断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47582.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1F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防撞桶,包括:外部构件;内缓冲桶,可转动地套设于外部构件;外缓冲桶,可转动地套设于外部构件,连接结构,且内缓冲桶和外缓冲桶二者通过连接结构可相对转动;其中,外缓冲桶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连接结构带动内缓冲桶转动。本发明通过内缓冲桶和外缓冲桶,连接结构可以连接内缓冲桶和外缓冲桶,在外缓冲桶受到冲击后发生旋转,外缓冲桶的旋转会转化一部分冲击能量;外缓冲桶的旋转有利于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当外缓冲桶发生损伤时,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内部的内缓冲桶依然可以继续旋转,可以高效的将冲击能量转化为旋转的能量,且能够承受冲击荷载并保持完整性,还能持续高效吸能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40888.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负刚度惯容颗粒阻尼器,属于减振阻尼技术领域。包括外腔体,外腔体内部中央处安装有滚筒,滚筒内部设置有通过固定轴固定的齿轮齿条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两端均与连接件连接,且齿轮齿条组件通过预压缩弹簧与设置在外腔体内部一侧的固定框连接。本发明将滚筒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空间,避免了颗粒堆叠问题,使每个颗粒都充分发挥减振作用;通过齿轮齿条组件将水平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放大了颗粒的碰撞速度和碰撞力,能以较小的颗粒质量比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有效降低了颗粒碰撞产生的噪音,同时增加颗粒的碰撞耗能效果。通过负刚度效应来辅助阻尼器两端点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耗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05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16203.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包括壳体组件、两个内芯和拉伸复位装置,壳体组件包括上外板和下外板,上外板和下外板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凸台;内芯设置于上外板和下外板之间,内芯形成有凹部,凸台位于凹部内,并与凹部具有间隙;两个内芯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摩擦片,摩擦片相互贴合形成摩擦;拉伸复位装置连接上外板和下外板。当结构遭受到“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时,运行初始耗能阶段,通过内芯和壳体组件之间以及中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耗散能量,减少输入到结构中的能量;当结构遭受“罕遇地震”时,运行自复位耗能段,通过摩擦耗散能量并且其具有的“自复位”特性将结构拉回原位,减小结构的残余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33698.5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长索多模态减振的磁致负刚度电涡流阻尼器。磁致负刚度电涡流阻尼器包括支撑元件、传动元件、磁致负刚度元件和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元件。传动元件设置于支撑元件内部,磁致负刚度元件设置于支撑元件上端,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元件设置于支撑元件下端,磁致负刚度元件和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元件均与传动元件连接。本发明利用磁致负刚度元件对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元件的耗能增效机制,可实现斜拉索多模态减振效果的显著提升;采用作上下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元件,可避免采用作转动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旋转式电涡流阻尼元件中旋转构件的惯性质量过大对斜拉索多模态减振效果的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5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56086.1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记忆合金环滑移摩擦自复位耗能阻尼器,属于防灾减震技术领域。记忆合金环滑移摩擦自复位耗能阻尼器主要由上下半圆形外套管、楔形内芯、端板及记忆合金环构成。上下半圆形外套管和左右楔形内芯均为强度较高的钢材。左右楔形内芯分别与左右端板焊接。上下半圆形外套管内侧均有与楔形内芯形状吻合的凹槽,楔形内芯放置在上下半圆形外套管的凹槽里。记忆合金环将上下半圆形外套管环套在一起。本发明用可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力要求。该阻尼器构造简单,工作机理明确,耗能性能与自复位性能能力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普通耗能阻尼器在大震或中震作用下出现过量的残余变形而加大震后维护和重建成本以及耗能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3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994062.3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阶段耗能自复位阻尼装置,包括:粘弹性阻尼器与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粘弹性体;第二连接件沿振动方向可移动地设于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连接件通过粘弹性体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摩擦阻尼器包括夹持件、弹性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夹持件靠近盖板的一侧设有凹槽,盖板靠近夹持件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凸出部与凹槽通过弹性组件抵接;在沿振动方向上,凹槽的槽深由凹槽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第二连接件与夹持件连接;本发明通过粘弹性阻尼器与摩擦阻尼器的串联,既能满足小震下的减振需求,又能满足大震下的减振需求,以实现多阶段耗能,且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148846.0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F15/315 , F16F15/121 , F16F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调谐式扭转惯容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密封壳体、飞轮、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及丝杠传动组件;密封壳体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飞轮可转动地设于填充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封壳体内,密封壳体通过丝杠传动组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飞轮第一端面上的第一棘轮通过第一扭簧与密封壳体连接;飞轮第二端面上的第二棘轮通过第二扭簧与密封壳体连接;在密封壳体顺时针转动时,密封壳体通过第一扭簧与第一棘轮驱动飞轮顺时针转动,在密封壳体逆时针转动时,密封壳体通过第二扭簧与第二棘轮驱动飞轮逆时针转动;本发明通过扭簧的弹力与飞轮对粘滞性液体的剪切提升了减振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388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71987.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复位旋转放大摩擦耗能阻尼器属于建工领域。摩擦阻尼器包括外约束钢板、齿轮、扇形板体、齿条、摩擦板、摩擦凹槽、扭簧和SMA碟簧。本发明基于啮合齿轮的“杠杆效应”,可以将较小的变形放大,使得阻尼器在小震情况下也能实现高效耗能;同时,由于变形放大,使得阻尼器的整体耗能增加,因此能够在较低正压力下实现期望的摩擦耗能,从而可以克服较高正压力带来的摩擦接触面磨损过大的问题;阻尼器采用了弧形摩擦凹槽和形状记忆合金(SMA)碟簧,实现了变摩擦耗能,进一步提高了阻尼器的耗能能力;阻尼器安装有扭转弹簧,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预应力,从而实现自复位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