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355373.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2 , B22F9/08 , B22F1/00 , B22F3/105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40/10 , B33Y70/00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织调控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领域。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含量按重量(wt%):0.09‑0.15C,0.05‑0.09Si,0.5‑0.9Mn,8.7‑9.5Cr,0.15‑0.22Ta,0.3‑0.5V,1.7‑2.3W,0.01‑0.03Mo,0.01‑0.03Cu,0.02‑0.05N,0.02‑0.04Al,余量Fe。本发明是采用层间重熔的方式并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扫描策略和温度梯度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织组成进行调控。最终获得了组织稳定、致密度高、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55373.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2 , B22F9/08 , B22F1/00 , B22F3/105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40/10 , B33Y70/00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织调控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领域。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含量按重量(wt%):0.09-0.15C,0.05-0.09Si,0.5-0.9Mn,8.7-9.5Cr,0.15-0.22Ta,0.3-0.5V,1.7-2.3W,0.01-0.03Mo,0.01-0.03Cu,0.02-0.05N,0.02-0.04Al,余量Fe。本发明是采用层间重熔的方式并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扫描策略和温度梯度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织组成进行调控。最终获得了组织稳定、致密度高、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3336.4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向量时间序列预测专家模糊变比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可应用到控制、决策、人工智能等领域。本发明方案:(1)根据控制系统各状态和输出的时间序列采用向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预测输出作为控制参数在线优化整定的输入,(2)采用专家规则表或模糊控制器预测控制参数在线优化整定的变比值进而在线优化整定控制参数,(3)将上述两点结合经典的控制方法形成了向量时间序列预测专家模糊变比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进一步设计具体的装置、链接关系并构成了系统。本发明使得控制器参数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差异和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优化整定控制参数,控制系统可以对于环境的各种突发性变化进行应对,动态性能和抗扰性能、静态性能提高;克服了超调。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393336.4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向量时间序列预测专家模糊变比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可应用到控制、决策、人工智能等领域。本发明方案:(1)根据控制系统各状态和输出的时间序列采用向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预测输出作为控制参数在线优化整定的输入,(2)采用专家规则表或模糊控制器预测控制参数在线优化整定的变比值进而在线优化整定控制参数,(3)将上述两点结合经典的控制方法形成了向量时间序列预测专家模糊变比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进一步设计具体的装置、链接关系并构成了系统。本发明使得控制器参数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差异和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优化整定控制参数,控制系统可以对于环境的各种突发性变化进行应对,动态性能和抗扰性能、静态性能提高;克服了超调。
-
公开(公告)号:CN10543074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29844.4
申请日:2015-10-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64/006 , G01S5/0252
Abstract: 基于WiFi信号强度仿真与位置指纹算法的室内无线定位算法,首先利用射线跟踪算法对室内环境建模,通过对每条射线进行传播路径跟踪,计算出其多径传播轨迹;然后使用RanPlan iBuildNET软件仿真出区域内各接收点所有射线的场强叠加值,从而绘制出信号强度的分布信息,建立指纹库;最后通过位置指纹算法进行匹配定位。本算法将射线跟踪算法与位置指纹算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号强度等高图仿真实现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实现定位功能,定位精度也达到系统性能要求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的运行步骤,不仅节省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定位时间及人力成本,还可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333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665544.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52 , G08G1/0962 , G08G1/09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驾驶员速度跟踪偏差与驾驶特性的车速引导方法。首先,通过采集驾驶员行驶GPS数据,计算得到驾驶员驾驶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智能路测单元获取的信号灯时序和车辆位置信息、驾驶员跟踪速度模块反馈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计算引导车速;然后,针对驾驶员的速度跟踪偏差,对个性化引导速度进行滚动更新,并动态将其发布进行车速引导。本发明满足不同驾驶员的纵向驾驶行为习惯,并考虑驾驶员的速度跟踪偏差建立闭环车速引导优化模型,提高现有车速引导方法的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423741.3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覆制备的梯度复合材料钢轨道岔涂层。材料质量百分比如下:过渡层采用Fe基合金材料,其化学成分为Cr:13‑17wt%、Ni:3‑6wt%、Si:1‑1.5wt%、Mn:0.5‑1wt%、Nb:0.3‑1.2wt%、B:1‑1.5wt%、C:0.05‑0.7wt%,V:0.5‑1.2%,余量为Fe;强化层置于过渡层之上,采用Fe基金属纳米相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制备得到Fe基金属粉末和Fe基金属纳米相复合材料涂层,使用激光扫描加热对钢轨进行预热减少温度梯度,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钢轨表面制备梯度复合材料涂层并进行激光扫描热处理,降低激光熔覆后的冷却速率,避免热影响区的马氏体产生,使涂层开裂性能降低,硬度曲线光滑,整体韧性和承载性能较好,比普通重载铁路辙叉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有更长的寿命和较强的制造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3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5544.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52 , G08G1/0962 , G08G1/09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驾驶员速度跟踪偏差与驾驶特性的车速引导方法。首先,通过采集驾驶员行驶GPS数据,计算得到驾驶员驾驶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智能路测单元获取的信号灯时序和车辆位置信息、驾驶员跟踪速度模块反馈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计算引导车速;然后,针对驾驶员的速度跟踪偏差,对个性化引导速度进行滚动更新,并动态将其发布进行车速引导。本发明满足不同驾驶员的纵向驾驶行为习惯,并考虑驾驶员的速度跟踪偏差建立闭环车速引导优化模型,提高现有车速引导方法的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3741.3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覆制备的梯度复合材料钢轨道岔涂层。材料质量百分比如下:过渡层采用Fe基合金材料,其化学成分为Cr:13-17wt%、Ni:3-6wt%、Si:1-1.5wt%、Mn:0.5-1wt%、Nb:0.3-1.2wt%、B:1-1.5wt%、C:0.05-0.7wt%,V:0.5-1.2%,余量为Fe;强化层置于过渡层之上,采用Fe基金属纳米相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制备得到Fe基金属粉末和Fe基金属纳米相复合材料涂层,使用激光扫描加热对钢轨进行预热减少温度梯度,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钢轨表面制备梯度复合材料涂层并进行激光扫描热处理,降低激光熔覆后的冷却速率,避免热影响区的马氏体产生,使涂层开裂性能降低,硬度曲线光滑,整体韧性和承载性能较好,比普通重载铁路辙叉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有更长的寿命和较强的制造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29689.1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群决策和熵权法的换道轨迹评价方法,该方法全面考虑换道轨迹的舒适性、高效性、平顺性、生态性、安全性,提出表征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得到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运用群决策理论计算专家权重,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从而提出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设定方法,建立换道轨迹评价模型,对换道轨迹进行评价。与现有换道轨迹评价方法相比,本发明对轨迹性能进行全面考虑的同时减小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设定权重时,在保证专家群体思维收敛的基础上,综合了主观上的专家经验和客观上的数据信息,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