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稳态胞元串的无源人体腔体测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12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9466.0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稳态胞元串的无源人体腔体测压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多稳态胞元串的变形量数据,其中所述多稳态胞元串根据所述待测腔体的压力变化产生形变;对所述多稳态胞元串的形变进行受力分析,获得胞元受力数据;基于所述胞元受力数据建立变形场与压力场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对所述多稳态胞元串的变形量数据进行压力反演,获得待测腔体的压力数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多稳态胞元串的形变响应人体腔体内的压力变化,然后通过变形场与压力场的映射关系进行压力数据及变形数据的标定或转换,快速读取换算获得测压后的各个压力指标,提升了人体腔体的测压效率。

    一种无源肛门直肠测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2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8708.4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肛门直肠测压装置,包括:测压装置本体及可扩张球囊;测压装置本体为具有腔体的柔性管状结构,包括从测压装置本体的近端至远侧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进气段、检测段及充气段,可扩张球囊与测压装置本体的柔性管状结构壁连接,充气段伸入可扩张球囊,且在充气段上设有气孔,充气段通过气孔与可扩张球囊内部气体连通;检测段的腔体内设置有多稳态胞元串;进气段上设有接口用于与外部气源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压装置不需要外源连接,提升了测压器件的便携性及易用性。

    一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测定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3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19100.6

    申请日:2024-05-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合作用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测定装置,包括:底板、密封罩、升降转动机构;底板适用于放置植物,密封罩底部开口端罩设于底板顶部,且密封罩底部与底板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密封罩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光合测试仪进气端相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与密封罩内部连通,升降转动机构顶部一端与底板底部对应一端铰接,升降转动机构顶部另一端与底板底部对应一端固定连接,本装置,不仅提高了测定的精度和真实性,而且增强了实验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钼锑抗光度法检测水中正磷酸盐含量的方法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291453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59147.8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锑抗光度法检测水中正磷酸盐含量的方法及试剂盒。将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和抗坏血酸混匀制成显色剂,取该显色剂加入待测水样中混匀,然后再加入苯磺酸使pH为0-1,充分混匀并静置3分钟以上,使用分光光度计在880nm测定吸光度,根据预先测定的标准曲线通过吸光度值得到待测水样中正磷酸盐的含量。该方法通过改良强酸酸介质,使得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正磷酸盐的操作简化,降低了危险性,提高了检测速度,且方便野外操作。

    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一种单分子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7998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77456.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分子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单分子发光器件包括硅基场效应晶体管层和封装层,硅基场效应晶体管层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表面的氧化物层,以及设置在氧化物层表面的电极单元和和单分子发光活性单元,单分子发光活性单元包括碳基电极以及通过酰胺键与碳基电极连接的单分子发光源,单分子发光源包括桥型分子,桥型分子包括发光活性中心、与发光活性中心连接的间隔基团,以及与间隔基团连接的锚定基团,锚定基团为氨基或叠氮基团。本申请提供的单分子发光器件通过施加偏压以及栅压,可有效调节发光效率,与现有的LED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宽的色域或更纯的发射光。

    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集成锁模激光器芯片结构、测量系统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4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52864.2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锁模激光器芯片结构、测量系统及制造方法,该结构包括:掺杂薄膜、增益微腔和调制模块,所述增益微腔形成于掺杂薄膜表面,所述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增益微腔内的多纵模相位进行锁定,所述掺杂薄膜含有掺杂离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模激光器体积大,功耗大并且组建复杂的问题,实现片上集成的锁模激光器,以减少锁模激光器的体积和功耗。

    一种天然有机质产生单线态氧的研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564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68782.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有机质产生单线态氧的研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研究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多通量反应杯、冷阱、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部分收集器和恒温循环水装置;其中,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在多通量反应杯上;多通量反应杯放置在冷阱中;冷阱通过冷凝水管路连接至恒温循环水装置;多通量反应杯通过采样管路连接至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通过采样管路连接至部分收集器。本发明实现了光源强度及性质,温度、酸碱度和通氧量等因素对天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的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天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的机制,对于研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其与有机质性质的关系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种天然有机质产生单线态氧的研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56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68782.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有机质产生单线态氧的研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研究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多通量反应杯、冷阱、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部分收集器和恒温循环水装置;其中,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在多通量反应杯上;多通量反应杯放置在冷阱中;冷阱通过冷凝水管路连接至恒温循环水装置;多通量反应杯通过采样管路连接至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全自动恒流泵采样装置通过采样管路连接至部分收集器。本发明实现了光源强度及性质,温度、酸碱度和通氧量等因素对天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的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天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的机制,对于研究有机质产生活性氧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其与有机质性质的关系有重要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