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461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17261.3
申请日:2008-11-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 李挥
IPC: H04L12/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9/101 , H04L49/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分组交换结构及其构造方法,其中,所述构造方法包括:将基于自路由集线器的负载均衡分组交换结构分成第一级交换模块和第二级交换模块;在第一级交换模块输入端前设置虚拟输出群组队列,在第二级交换模块输出端后设置重排序缓存,在虚拟输出群组队列存储的分组发送到第一级交换前,将分组组合成预置长度的数据块,然后再分割成等长的数据片,同时添加自路由标签,传输后到达重排序缓存后,再把数据片重新组合成所述数据块。本发明所述种负载均衡分组交换结构及其构造方法,解决了负载均衡Birkhoff-von Neumann交换结构的分组乱序的问题,提高了端到端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66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483823.4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B17/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手术导板,用以在手术中辅助将4块钛板固定到上颌骨前壁以矫正颅颌面畸形,导板包括导板主体和导向孔,所述导板主体包括左侧用和右侧用两个相互分离的结构体,使用时两个所述结构体分别用于左侧和右侧上颌骨的手术;每个所述结构体的外表面设有截骨线和多个所述导向孔,沿所述截骨线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结构体的截骨线标记孔,对每个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结构体贯穿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结构体的靠近鼻腔侧的一端分别设有梨状孔边缘限位结构,在所述梨状孔边缘限位结构的下方设有前鼻棘部位限位结构;所述结构体内表面设有导水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设计上述的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手术导板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25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3373.1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水体悬浮物分级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本发明的采集装置包括:过滤组合套件、操控箱、潜水泵及水管;过滤组合套件进一步包括:入水元件、过滤元件和出水元件,多个过滤元件叠加在一起设置在入水元件和出水元件之间。本发明采用多个过滤元件叠加在一起,过滤元件的孔径从上至下依次递减,逐层分离不同粒径的悬浮物,能够实现一次性分离不同粒径的悬浮物,使得操作简单快捷,并提高精度。本发明更易于在野外采样时使用,配合深度、流量等仪表可以对不同深度的自然水体进行定量采样,能尽量在原位分离悬浮物,保证悬浮物的原始状态;克服了沉降法对于生物颗粒的分离则困难;通量更大,节省时间;并且成本十分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3086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5006.9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净化层析柱填装辅助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电磁铁吸放模块、敲击锤、散热器及握柄;其中,敲击锤连接电磁铁吸放模块,形成机械敲击锤;电磁铁吸放模块的一面安装有散热器;另一面安装有握柄;进一步包括频率调节器和固定支架。本发明保证各个填装的层析柱的紧密程度相同,从而使得填装的层析柱平行性较好,替代了原有人工填装,节省时间;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层析柱辅助填装;填补了实验室两端不等径层析柱辅助填装装置领域的空白;本发明还采用了可固定层析柱的固定支架,使得装柱过程无需人为支撑层析柱,通过频率调解器调节敲击的频率,从而实现对不同填料敲击频率的设置,更具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6064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610060367.8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摄像的自适应坏点去除方法,该自适应坏点去除方法包括:输入原始数据,以内插方法确定预检测象素周围的相邻异色象素处的内插象素;根据内插象素与内插象素相邻的非相关同色象素之间的差值确定自适应阈值;根据内插象素以及由自适应阈值与系统阈值求和获得的总阈值确定预检测象素是否为坏点。本方法通过利用相邻象素的相关性自适应产生的阈值和系统阈值可以准确检测出原始数据的坏点,其算法相对简单、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06405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10061678.6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声消除器、回声消除方法及其双端通话检测系统,其中回声消除器利用线性预测解码器将来自网络端的数据流解码成远端语音信号并提取短时激励信号以及线性预测编码系数,根据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利用去相关滤波器对残差信号进行去相关处理,并利用双端通话检测器对短时激励信号和去相关残差信号进行归一化互相关处理以产生归一化互相关检测变量,由此检测双端通话的存在情况,进而控制自适应滤波器的更新。本发明通过对远端语音信号和残差信号进行去相关后再进行归一化互相关处理来检测双端通话情况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双端通话检测的计算复杂度以及存储空间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41171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483805.6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牙弓夹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制作方法制作的个体化牙弓夹板。该个体化牙弓夹板的制作过程包括:获取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数据;构建牙颌三维模型;在牙颌三维模型中每颗牙齿的唇颊面上距离牙龈边缘设定距离处分别选定多个离散化定点,以生成一弯曲圆柱体模型,并生成与该弯曲圆柱体模型对应的弯曲圆柱体三维数据;对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数据和弯曲圆柱体三维数据执行布尔减运算,生成牙弓夹板主体三维数据,并生成与该牙弓夹板主体三维数据对应的牙弓夹板主体模型;生成多个牵引钩模型,以及与牵引钩模型对应的牵引钩三维数据;生成牙弓夹板三维数据;根据牙弓夹板三维数据制作个体化牙弓夹板。
-
公开(公告)号:CN10541171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83805.6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牙弓夹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制作方法制作的个体化牙弓夹板。该个体化牙弓夹板的制作过程包括:获取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数据;构建牙颌三维模型;在牙颌三维模型中每颗牙齿的唇颊面上距离牙龈边缘设定距离处分别选定多个离散化定点,以生成一弯曲圆柱体模型,并生成与该弯曲圆柱体模型对应的弯曲圆柱体三维数据;对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数据和弯曲圆柱体三维数据执行布尔减运算,生成牙弓夹板主体三维数据,并生成与该牙弓夹板主体三维数据对应的牙弓夹板主体模型;生成多个牵引钩模型,以及与牵引钩模型对应的牵引钩三维数据;生成牙弓夹板三维数据;根据牙弓夹板三维数据制作个体化牙弓夹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8432.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隐形正畸装置的正颌术后颌间牵引装置及设计制作方法,上颌牵引装置与下颌牵引装置是上下颌分体式,上颌牵引装置与下颌牵引装置之间通过咬合面嵌合。上颌牵引装置及下颌牵引装置上分别设置加强结构,上颌接触面上设置上颌咬合位,上颌接触面的唇颊侧设置上颌牵引钩,上颌牵引装置上设置三处观察窗,下颌接触面上设置下颌咬合位,下颌接触面的唇颊侧设置下颌牵引钩,在上颌牵引钩与下颌牵引钩之间悬挂固定橡皮圈,在上颌及下颌进行颌间弹力牵引,本发明无需牙弓夹板、颌间牵引钉等方法的辅助,即可在隐形正畸患者完成正颌手术后进行颌间弹力牵引,确保正颌术后的咬合关系符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3631.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隐形正畸装置的正颌手术咬合导板及其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中间咬合导板及终末咬合导板,中间咬合导板供确定上颌牙骨段及初始位置的下颌牙骨段的中间咬合关系,终末咬合导板供确定上颌牙骨段及下颌牙骨段的终末咬合关系,中间咬合导板由第一上接触面、第一下接触面及连接部一体成型,第一上接触面上设置第一上牙咬合位,第一下接触面上设置第一下牙咬合位,终末咬合导板有第二上接触面与第二下接触面组合一体成型,第二上接触面上设置第二上牙咬合位,第二下接触面上设置第二下牙咬合位。本发明在前牙区非全覆盖,减少了脱位和就位时的阻力和难度,节约了手术时间,设置的观察窗,避免牙列就位不到位情况,保证了手术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