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47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10125795.0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提供锗基半导体衬底,所述锗基半导体衬底具有多个有源区以及多个有源区之间的器件隔离区,所述有源区上具有栅极介质层和栅极介质层之上的栅极,所述有源区包括源漏扩展区和深源漏区;对所述源漏扩展区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工艺,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工艺中的注入离子包括硅或碳;对所述源漏扩展区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工艺;对所述深源漏区进行第三离子注入工艺;对经过第三离子注入工艺之后的锗基半导体衬底进行退火工艺。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杂质硅或碳注入,可以由源漏扩展区晶格失配有效地在锗沟道中引入合适应力,增强沟道中电子的迁移率,提高器件性能。

    一种自对准制备平面碰撞电离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937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100174.7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对准制备平面碰撞电离场效应晶体管(IMOS)的方法,降低了制备平面IMOS对光刻工艺的要求。该方法中,IMOS的源漏区、沟道区与碰撞电离区是由一次光刻定义出来的,不存在对准偏差的影响,通过在后续工艺中选择性湿法腐蚀源区、漏区和碰撞电离区上方的介质膜,可以依次自对准的将它们制备出来,由此消除了传统制备IMOS工艺中多次光刻之间对准偏差的影响,有利于制备出特性稳定可靠的平面IMOS器件。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场区隔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059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240190.0

    申请日:2011-08-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场区隔离方法,该方法在有源区和场区定义之后,在场区注入硅离子,去除注入掩膜之后,利用热氧化在场区生成隔离所需要的氧化硅,最后利用选择腐蚀去除有源区表面热氧化生成的氧化物。本发明既可以获得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场区隔离结构,同时工艺制备流程采用常用工艺,制备方法简单。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场区隔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0599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40897.1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场区隔离方法,该方法在有源区和场区定义之后,在场区注入硅离子及配对离子,去除注入掩膜之后,利用热退火在场区生成氧化硅隔离层。本发明既可以获得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场区隔离结构,同时工艺制备流程采用常用工艺,制备方法简单。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4748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125795.0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提供锗基半导体衬底,所述锗基半导体衬底具有多个有源区以及多个有源区之间的器件隔离区,所述有源区上具有栅极介质层和栅极介质层之上的栅极,所述有源区包括源漏扩展区和深源漏区;对所述源漏扩展区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工艺,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工艺中的注入离子包括硅或碳;对所述源漏扩展区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工艺;对所述深源漏区进行第三离子注入工艺;对经过第三离子注入工艺之后的锗基半导体衬底进行退火工艺。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杂质硅或碳注入,可以由源漏扩展区晶格失配有效地在锗沟道中引入合适应力,增强沟道中电子的迁移率,提高器件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