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326486.8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岩复合地层的隧道开挖工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步骤一:上半断面开挖,及时架设格栅和竖撑,同时在竖撑中间埋设上斜撑的顶部型钢;步骤二:待上半断面左右导洞贯通后,焊接上斜撑的两侧支撑型钢,并拆除中间的竖撑;步骤三:开挖隧道下半断面;步骤四:施作仰拱二衬以及下部分侧墙;步骤五:拆除横撑和下斜撑,继续施做中部分侧墙、中柱以及中板;步骤六:拆除上斜撑,施做拱顶二衬,完成隧道施工;由此,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适用于软岩地层的新型实用的隧道开挖工法,解决在软岩地层中传统隧道开挖工法的局限性,其合理进行隧道的开挖工序,以确保适用于软岩地层中的隧道开挖工法的技术优越性和经济优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2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5378.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桩撑体系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分层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设置有多道内支撑;步骤二:拼装底板块,逐环拼装,张拉锁紧;步骤三:回填底板块两侧肥槽及仰拱回填,肥槽回填至设计强度后,拆除第四道支撑;步骤四:沿基坑纵向加密第三道支撑,拼装首循环中柱、中纵梁,安装拼装台车;步骤五:拼装首环侧墙块;步骤六:通过拼装台车拼装首环的左顶板块和右顶板块;步骤七:通过拼装台车拼装首环中板块,施作中板块位置侧墙背后的支顶装置;步骤八:拆除影响第二环构件拼装的第二道、第三道支撑,拼装后续的侧墙块、左顶板块、右顶板块和中板块;由此,本发明可解决桩撑体系下全预制装配式拱形车站结构的适用性问题,提高明挖全预制装配式拱形结构地铁车站的适用范围,提升工程整体装配率,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加快推动地铁预制装配技术和绿色建造的发展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6819.5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拱形全装配式站台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面为拱形的站台,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站台底部两侧的支腿,站台和所述支腿为采用一体化施工技术整体浇筑而成的预制件。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大跨拱桥建造理念引入地铁装配式站台板的设计建造技术中,利用拱形结构能够形成大跨空间且受力性能优良的优势,为站台板下创造了大跨空间,既满足了车站使用功能,又解决了当前站台板施工难度大、现场施工站台板结构进度慢、操作空间狭小、现场拼装工艺和精度要求高、二次绑扎浇筑混凝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26487.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薄覆岩地层的隧道逆台阶开挖工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完成拱部超前支护;步骤二:爆破开挖下断面,形成下断面掌子面,清理部分渣土后及时完成下断面的初期支护及拱部的临时型钢拱架;步骤三:下断面超前3~5m,通过钻爆法开挖上断面并拆除下断面的临时型钢拱架,同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步骤四:清理上断面爆破落下的石渣,施作隧道防水板、二衬结构。由此,本发明在保证足够覆岩的基础上先开挖隧道下断面,在产生有利的临空面后,再行开挖上断面,即逆台阶开挖工法,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薄覆岩地层的单洞单线隧道开挖支护的全新工法,有效避免了目前薄覆岩隧道面临的高风险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4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24250.5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土岩组合地层的地铁隧道裂隙水渗水量预测方法”,它包括下列模型和公式:模型:是基于潜水含水体与裂隙水含水体的组合介质分析模型。公式1:为土岩组合地层中隧道基岩裂隙水渗水量预测公式。公式2:该公式为公式1中垂直综合渗透系数λ的取值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经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预测该地层条件下的基岩裂隙水渗水量。本发明实现了两方面突破:建立了潜水含水体与裂隙水含水体组合介质分析模型,突破了以往预测方法仅适用于潜水含水体中涌水量预测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垂直综合渗透系数,突破了以往公式仅适用于单一地层的局限性,可以较好的满足多层介质地层中地铁隧道基岩裂隙水渗水量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12462.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墙板包括边框、墙芯和面层三大部分,所述边框包括右侧框、左侧框和带凹槽的底框,所述边框内侧附着轻质三维纤维网,所述面层位于墙体前后表面的前面层和后面层,并且在墙体下部形成堆紧的角部强化层,所述前面层和后面层内侧附着整面的轻质三维纤维网,所述面层和边框合围形成容置墙芯的内部空间,所述墙芯将已充分混入超轻颗粒的泡沫混凝土芯材填充至合围结构中,凝固养护最终形成墙板;由此,本发明其既满足墙板轻量化,还能提升高承载性能,同时兼具隔声降噪、防水防潮、耐火耐腐蚀以及饰面功能,其板体质量轻、强度高,并且可快速拼装,适用广泛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024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12459.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制轻质墙体脚部强化的方法及模板系统,将面层模具和底部模具上平面展平在同一水平高度,实现墙体面层和底部一体浇筑,然后将面层模具由水平调整至竖直,面层模具平面和底部模具上平面之间的夹角由180°调整为90°,使得面层模具平面和底部模具上平面之间的夹角空间被压缩,原铺筑在夹角区域的混凝土随着夹角空间压缩而被逐渐堆积,滞留在边角的残余空气泡被充分挤出,待凝固后该堆积区域比其他浇筑区域更密实,从而实现墙体的脚部强化。这种采用主动堆积方式实现墙体脚部强化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被动浇筑方式导致边角滞泡不易密实的问题,且使得面层和脚部强化同步实现,较好的提高了装配式墙板的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24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12459.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制轻质墙体脚部强化的方法及模板系统,将面层模具和底部模具上平面展平在同一水平高度,实现墙体面层和底部一体浇筑,然后将面层模具由水平调整至竖直,面层模具平面和底部模具上平面之间的夹角由180°调整为90°,使得面层模具平面和底部模具上平面之间的夹角空间被压缩,原铺筑在夹角区域的混凝土随着夹角空间压缩而被逐渐堆积,滞留在边角的残余空气泡被充分挤出,待凝固后该堆积区域比其他浇筑区域更密实,从而实现墙体的脚部强化。这种采用主动堆积方式实现墙体脚部强化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被动浇筑方式导致边角滞泡不易密实的问题,且使得面层和脚部强化同步实现,较好的提高了装配式墙板的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4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202083.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钢筋笼吊装系统,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并依次连接的首吊杆、连接杆、尾挂杆,首吊杆顶端设置有吊环,尾挂杆底端设置有吊钩,吊环与吊钩两侧均设置有吊耳,吊环与吊钩的同侧吊耳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方便的新型可重复使用的钢筋笼吊装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2083.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钢筋笼吊装系统,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并依次连接的首吊杆、连接杆、尾挂杆,首吊杆顶端设置有吊环,尾挂杆底端设置有吊钩,吊环与吊钩两侧均设置有吊耳,吊环与吊钩的同侧吊耳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方便的新型可重复使用的钢筋笼吊装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