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功率密度的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26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78957.2

    申请日:201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4 H04B7/0413 H04L41/0803 H04B17/391

    Abstract: 一种基于核功率密度的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信号由发射机历经多径到达接收机,MIMO信道被建模为双方向性信道,并且双方向性脉冲响应包括多径的功率、时延、离开角以及达到角,信道中的多径信号呈现成簇现象,在同一个簇中的多径信号拥有相似的功率、时延以及角度参数,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多径参数都利用高分辨率算法(例如,MUSIC、CLEAN、SAGE、RiMAX)从实际测试数据中进行估计,考虑在一个时间时刻内多个簇中的多条多径分量,而这些多径分量由功率、时延、DOD以及DOA进行表示。本发明采用核密度等解决技术问题的新手段,能够更好地识别多径分量的本地密度变化,不需要簇的先验信息,是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领域面向簇结构的信道处理技术。

    一种针对时变信道多径分量的分簇与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05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53893.6

    申请日:2015-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391 H04B1/7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时变信道多径分量的分簇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第一个时刻的多径分量,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初始分簇;对于后续各个时刻的多径分量,根据前一时刻的分簇结果对当前时刻的多径分量进行分簇与跟踪。本发明利用时变信道的特性以及相邻时刻多径分量之间的联系,仅对第一个时刻的多径分量使用传统聚类算法进行初始分簇,而对接下来的各个时刻的多径分量不再利用传统聚类算法来分簇,而是利用时变信道的特性,直接基于前一时刻的分簇结果对下一时刻的多径簇进行分簇与跟踪,因此能够显著提升分簇与跟踪的准确性,且降低其复杂度。

    一种基于核功率密度的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262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978957.2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一种基于核功率密度的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信号由发射机历经多径到达接收机,MIMO信道被建模为双方向性信道,并且双方向性脉冲响应包括多径的功率、时延、离开角以及达到角,信道中的多径信号呈现成簇现象,在同一个簇中的多径信号拥有相似的功率、时延以及角度参数,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多径参数都利用高分辨率算法(例如,MUSIC、CLEAN、SAGE、RiMAX)从实际测试数据中进行估计,考虑在一个时间时刻内多个簇中的多条多径分量,而这些多径分量由功率、时延、DOD以及DOA进行表示。本发明采用核密度等解决技术问题的新手段,能够更好地识别多径分量的本地密度变化,不需要簇的先验信息,是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领域面向簇结构的信道处理技术。

    一种针对时变信道多径分量的分簇与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052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953893.6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时变信道多径分量的分簇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第一个时刻的多径分量,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初始分簇;对于后续各个时刻的多径分量,根据前一时刻的分簇结果对当前时刻的多径分量进行分簇与跟踪。本发明利用时变信道的特性以及相邻时刻多径分量之间的联系,仅对第一个时刻的多径分量使用传统聚类算法进行初始分簇,而对接下来的各个时刻的多径分量不再利用传统聚类算法来分簇,而是利用时变信道的特性,直接基于前一时刻的分簇结果对下一时刻的多径簇进行分簇与跟踪,因此能够显著提升分簇与跟踪的准确性,且降低其复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