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CoCuFeNiTa高熵合金中纳米网状δ相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1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11788.5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提升CoCuFeNi合金密度和强韧性的需求,添加质量分数为7%~30%的Ta元素,并基于DSC曲线,结合920℃~1050℃高温随炉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成功在CoCuFeNi合金中调控出纳米网状δ相从而提升CoCuFeNi合金的密度和强韧性,其中,Ta元素额外调控增强上述合金密度,从而密度提高10%~21%;退火处理以产生纳米网状的δ相来增强屈服强度10%~30%,并提高塑性15%~32%。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高强度、高塑性合金的制备及热处理方法。

    一种电磁波多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02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31902.9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多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引进了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使得生成的探测正弦信号具有稳定性,防止探测正弦信号被干扰,提高探测正弦信号的抗干扰性;同时,再次对进行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后得到的调制探测正弦信号进行滑动自相关处理,利用滑动自相关处理的稳定特性,进一步提高了调制探测正弦信号抗干扰性;此时,由于探测正弦信号和调制探测正弦信号均是基于信号发送端输出的载波信号得到的,因此提高了探测正弦信号和调制探测正弦信号的抗干扰性就是提高了载波信号的抗干扰性,同时,电磁波是以载波信号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电磁波的抗干扰性同步提高。

    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N80-1非调质油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6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53879.X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非调质油套管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N80‑1非调质油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油套管用钢的材料成分为C:0.07‑0.20wt.%;Si:0.50‑1.50wt.%;Mn:1.50‑2.50wt.%;Cr:0.50‑1.50wt.%;其中:P≤0.020wt.%、S≤0.020wt.%,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相应力学性能可稳定在屈服强度Rt0.5≥570MPa,抗拉强度Rm≥720MPa,断后延伸率A≥17%,横向冲击功(0℃)Akv2≥20J,纵向冲击功(0℃)Akv2≥30J,采用工艺生产N80‑1非调质油套管,无需吹氮工艺,冷却工艺简单,减少了生产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表面电流测量方法、装置、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59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2045.7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磁浮列车及其表面电流测量方法、装置、介质,涉及磁浮列车技术领域,用于测量磁浮列车车体的表面电流,针对目前缺少一种测量磁浮列车表面电流方案的问题,提供一种磁浮列车表面电流测量方法,通过近场探头检测磁浮列车车体表面的磁场分布,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反演,引入正则约束以得到更接近实际磁浮列车车体表面的电流分布的模型;进一步的,本申请还设置多个正则化参数,以对应相似性系数和残差范数作为依据进行寻优,确定最优的正则化参数并代入到电流分布模型中,进一步提高电流分布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根据电流分布模型实现磁浮列车表面电流的准确测量。

    一种800MPa级高强韧贝氏体锚杆钢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00420.7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800MPa级高强韧贝氏体锚杆钢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贝氏体锚杆钢筋所用的钢原料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C:0.10wt%~0.45wt%;Si:0.40wt%~1.6wt%;Mn:1.20wt%~3.00wt%;Cr:0.20wt%~1.50wt%;P:0~0.020wt%;S:0~0.020wt%;其余为Fe及不可比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所述Si和Mn之和大于等于2wt%。本发明制备的锚杆钢筋,打破了现有锚杆钢筋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或者回火马氏体的显微组织类型,不仅能提升支护强度,且冲击韧性高,其强韧匹配水平达到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最优水平,有效提高锚杆在矿山大载荷恶劣工况下出现变形甚至断裂的安全系数,延长锚杆的服役寿命。

    一种调控CoCuFeNiTa高熵合金中纳米网状δ相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190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411788.5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提升CoCuFeNi合金密度和强韧性的需求,添加质量分数为7%~30%的Ta元素,并基于DSC曲线,结合920℃~1050℃高温随炉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成功在CoCuFeNi合金中调控出纳米网状δ相从而提升CoCuFeNi合金的密度和强韧性,其中,Ta元素额外调控增强上述合金密度,从而密度提高10%~21%;退火处理以产生纳米网状的δ相来增强屈服强度10%~30%,并提高塑性15%~32%。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高强度、高塑性合金的制备及热处理方法。

    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96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1849.8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预处理:对所述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加热温度高于Ac3临界温度30℃~50℃,并保温0.5h~3h,得到充分均匀的全奥氏体化组织;步骤2)Q处理:将所得全奥氏体组织控制冷却至室温,得到组织以贝氏体和马氏体为主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步骤3)I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温度介于780℃与920℃之间,保温时间为0.25h~3h,再控制冷却至室温;步骤4)T处理:将步骤3得到低碳贝_马复相钢在温度介于250℃与55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保温1h~3h后自然冷却,得到增强强韧性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本发明可以将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匹配在常规热处理基础上提升3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