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4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71998.4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8 , C21D8/00 , C21D9/34 , C22C3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4 , C21D8/005 , C21D9/34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腐蚀贝氏体钢、包含其的车轮及制造方法,涉及贝氏体钢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耐腐蚀贝氏体钢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包含:C:0.1~0.5%,Mn:1.0~3.0%,Si:0.6~1.8%,Cr:0.7~2.5%,Mo:0.2~0.6%,V:≤0.2%,Ni:0.2~1.2%,Cu:0.15~0.8%,P:≤0.015%,S:≤0.01%,Ca:≤0.03%,且Ca/S≥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轮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车轮,通过成分和工艺的配合改进,在大幅度提高车轮强度和保障高强韧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车轮的耐腐蚀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1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865115.X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用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其显微组织的含量,按体积百分比,包含:30~55%的贝氏体,40~65%的马氏体,3~10%的残余奥氏体,0.5~2%的碳氮化物。本发明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解决了重载铁路、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钢轨面临的侧磨严重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获得该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35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64211.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种余热淬火-自配分制备1380MPa级别贝氏体钢轨的方法,以低碳Mn-Si-Cr为主要合金元素,添加Ni、Mo、N、V、Nb等元素,其余为Fe,将经冶炼、铸造、轧制后的余热钢轨,进行余热淬火,使钢轨踏面以0.2~20℃/秒的冷速加速冷却至一定温度之后,使钢轨踏面自返温至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之下的温度进行配分,之后再将钢轨冷却至室温,经回火后获得1380MPa级别贝氏体钢轨。本发明所得贝氏体钢轨的抗拉强度为1380~1480MPa,屈服强度为980~1300MPa,延伸率大于12%,冲击韧性大于100J,耐磨性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56086.5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钢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铁路用钢技术领域。该贝氏体钢组成包含:C:0.01-0.10wt%,Mn:1.8-2.3wt%,Si:0.3-1.5wt%,Cr:0.1-0.6wt%,Ni:0.5-2.0wt%,Mo:0.1-0.5wt%,V:0.01-0.25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各元素的含量满足C+(Mn+Si)/6+Ni/15+(Cr+Mo+V)/50≤0.8,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且焊接性能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轨以及该钢轨的制备方法,该贝氏体钢轨强度大,低温韧性高,焊接性能佳,综合性能优良;适用于时速大于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957802.6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21D6/00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碳化物贝/马复相钢的BQ&P热处理工艺,以C‑Mn‑Si为主要合金元素,添加Al、Mo、Cr、Ni、Cu、Co、W、Ti、Nb和V等元素,其余为Fe。将无碳化物贝/马复相钢经冶炼、铸造、锻造或者轧制后,进行BQ处理和P处理,获得的无碳化物贝/马复相钢抗拉强度800‑2500MPa,屈服强度600‑2000MPa,延伸率10‑40%,冲击值AKV20‑300J/cm2,性能优于常规的低合金高强钢。同时可以避免传统的Q&P工艺淬火冷速过大,淬火温度过低,造成的钢件淬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5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65139.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磷贝氏体钢;它的合金元素含量,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15-0.22wt%,Mn:2.15-2.35wt%,Si:0.6-1.5wt%,Cr:0.3-0.6wt%,Ni:0-0.6wt%,Mo:0.04-0.48wt%,P:0.001-0.012wt%,S:0.001-0.020wt%,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Mo与P的比值不小于40;采用本发明的磷元素含量低且合金组分设计合理的原料组分加工钢轨,能有效避免钢轨出现晶界弱化。本发明还公开了用该超低磷贝氏体钢制成的超低磷贝氏体钢轨。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19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156086.5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钢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铁路用钢技术领域。该贝氏体钢组成包含:C:0.01‑0.10wt%,Mn:1.8‑2.3wt%,Si:0.3‑1.5wt%,Cr:0.1‑0.6wt%,Ni:0.5‑2.0wt%,Mo:0.1‑0.5wt%,V:0.01‑0.25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各元素的含量满足C+(Mn+Si)/6+Ni/15+(Cr+Mo+V)/50≤0.8,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且焊接性能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轨以及该钢轨的制备方法,该贝氏体钢轨强度大,低温韧性高,焊接性能佳,综合性能优良;适用于时速大于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864211.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种余热淬火‑自配分制备1380MPa级别贝氏体钢轨的方法,以低碳Mn‑Si‑Cr为主要合金元素,添加Ni、Mo、N、V、Nb等元素,其余为Fe,将经冶炼、铸造、轧制后的余热钢轨,进行余热淬火,使钢轨踏面以0.2~20℃/秒的冷速加速冷却至一定温度之后,使钢轨踏面自返温至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之下的温度进行配分,之后再将钢轨冷却至室温,经回火后获得1380MPa级别贝氏体钢轨。本发明所得贝氏体钢轨的抗拉强度为1380~1480MPa,屈服强度为980~1300MPa,延伸率大于12%,冲击韧性大于100J,耐磨性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12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65115.X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用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其显微组织的含量,按体积百分比,包含:30~55%的贝氏体,40~65%的马氏体,3~10%的残余奥氏体,0.5~2%的碳氮化物。本发明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解决了重载铁路、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钢轨面临的侧磨严重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获得该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58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2890.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纯净贝氏体钢、包含其的车轮及制造方法,涉及贝氏体钢技术领域。该贝氏体钢组成包含:C:0.1~0.5%,Mn:1.2~3.0%,Si:0.5~1.9%,Cr:0.5~1.5%,Mo:0.1~0.6%,V:≤0.2%,P:≤0.01%,S:≤0.01%,O:≤20ppm,Ca:≤0.02%,且Ca/S≥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高抗疲劳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性能。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将所述贝氏体钢制造成车轮,该车轮耐磨并且抗疲劳,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