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351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80011417.0
申请日:2008-03-11
IPC: F16H57/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具有容置有动力传动机构部和ATF的箱体(12)的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20)具有装于箱体(12)上部的主体部(21),在主体部(21)内形成使箱体(12)内部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室(22),通气室(22)具有内底面(22c)。主体部(21)设有:第一连接管(24),其与设于箱体(12)上部的开口部(16)连接,使箱体(12)内部与通气室(22)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25),其设在第一连接管(24)的铅垂方向上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连接管分离开的位置,使通气室(22)与大气连通。在通气室(22)的内底面(22c)设有将经第一连接部(24)流入通气室(22)内的ATF引导向第一连接部(24)的下降斜坡。这样能以简单结构将从箱体(12)内流入通气室(22)内的高压空气排出至大气中并使与该高压空气一起流入通气室内的油顺利流回至箱体(12)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3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80003318.8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 F16H59/48 , F16H59/70 , F16H61/6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6 , F16H59/02 , F16H2059/0221 , F16H2059/0243 , F16H2061/161 , F16H2061/166 , Y10T74/20085 , Y10T477/692
Abstract: 自动变速器(13)的控制装置(30)能够分别设定用于控制自动变速器(13)的变速比(SR)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30)自动地改变变速比(SR)。控制装置(30)把握变速器输出轴(23)的旋转速度(Nout)的指标值和上限速度(Lim)。第一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30)在为了增大变速比(SR)而操作了操作部件(22)的情况下、指标值在上限速度(Lim)以下的情况下允许改变变速比(SR)。控制装置(30)具有设定上限速度(Lim)的设定部(S13)。设定部(S13)在控制装置(30)为第一控制模式并且为了增大变速比(SR)而操作了操作部件(22)的情况下,基于车辆加速度(AR)设定上限速度(Lim)。
-
-
公开(公告)号:CN1019036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0880121491.8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6 , F16H61/0213 , F16H2061/166
Abstract: 一种ECU,其对能够手动变速的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该ECU执行一程序,该程序包括如下步骤:i)当降档操作时存在被允许的多个允许档位(即,在S150中为“是”)时,当第二允许档位及后续允许档位低于输出档位(在S152和S154中为“是”)时,针对每个允许档位连续判定降档之后的发动机转速(NE)是否将处于预设的超速区域内;以及当存在将导致发动机转速(NE)处于超速区域内的允许档位(在S156中为“是”)时,ii)取消该允许档位(S158)。因此该控制在响应于驾驶员的操作而执行手动变速时适当抑制了发动机的超速而不会干扰驾驶员。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3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003318.8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 F16H59/48 , F16H59/70 , F16H61/6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6 , F16H59/02 , F16H2059/0221 , F16H2059/0243 , F16H2061/161 , F16H2061/166 , Y10T74/20085 , Y10T477/692
Abstract: 自动变速器(13)的控制装置(30)能够分别设定用于控制自动变速器(13)的变速比(SR)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30)自动地改变变速比(SR)。控制装置(30)把握变速器输出轴(23)的旋转速度(Nout)的指标值和上限速度(Lim)。第一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30)在为了增大变速比(SR)而操作了操作部件(22)的情况下、指标值在上限速度(Lim)以下的情况下允许改变变速比(SR)。控制装置(30)具有设定上限速度(Lim)的设定部(S13)。设定部(S13)在控制装置(30)为第一控制模式并且为了增大变速比(SR)而操作了操作部件(22)的情况下,基于车辆加速度(AR)设定上限速度(Lim)。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7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880117837.7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213 , F16H59/72 , F16H61/16 , Y10T477/675 , Y10T477/679
Abstract: 当自动变速器处于手动模式时,变速器ECU计算由驾驶员手动请求的变速档sftrng和由变速脉谱图设定的变速档sftrngmap,然后执行换档禁止处理。在该处理中,如果发动机冷却剂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冷却剂温度或者AT流体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流体温度,则将禁止判定标志xthlow设定为“on”,而如果发动机冷却剂温度高于预定的冷却剂温度并且AT流体温度高于预定的流体温度,则将禁止判定标志xthlow设定为“off”。当禁止判定标志xthlow为“on”时,将变速档sftrngmap设定为变速档sftrng的上限。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7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837.7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213 , F16H59/72 , F16H61/16 , Y10T477/675 , Y10T477/679
Abstract: 当自动变速器处于手动模式时,变速器ECU计算由驾驶员手动请求的变速档sftrng和由变速脉谱图设定的变速档sftrngmap,然后执行换档禁止处理。在该处理中,如果发动机冷却剂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冷却剂温度或者AT流体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流体温度,则将禁止判定标志xthlow设定为“on”,而如果发动机冷却剂温度高于预定的冷却剂温度并且AT流体温度高于预定的流体温度,则将禁止判定标志xthlow设定为“off”。当禁止判定标志xthlow为“on”时,将变速档sftrngmap设定为变速档sftrng的上限。
-
-
公开(公告)号:CN10190368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80121491.8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6 , F16H61/0213 , F16H2061/166
Abstract: 一种ECU,其对能够手动变速的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该ECU执行一程序,该程序包括如下步骤:i)当降档操作时存在被允许的多个允许档位(即,在S150中为“是”)时,当第二允许档位及后续允许档位低于输出档位(在S152和S154中为“是”)时,针对每个允许档位连续判定降档之后的发动机转速(NE)是否将处于预设的超速区域内;以及当存在将导致发动机转速(NE)处于超速区域内的允许档位(在S156中为“是”)时,ii)取消该允许档位(S158)。因此该控制在响应于驾驶员的操作而执行手动变速时适当抑制了发动机的超速而不会干扰驾驶员。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510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11417.0
申请日:2008-03-11
IPC: F16H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具有容置有动力传动机构部和ATF的箱体12的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20具有装于箱体12上部的主体部21,在主体部21内形成使箱体12内部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室22,通气室22具有内底面22c。主体部21设有:第一连接管24,其与设于箱体12上部的开口部16连接,使箱体12内部与通气室22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25,其设在第一连接管24的铅垂方向上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连接管分离开的位置,使通气室22与大气连通。在通气室22的内底面22c设有将经第一连接部24流入通气室22内的ATF引导向第一连接部24的下降斜坡。这样能以简单结构将从箱体12内流入通气室22内的高压空气排出至大气中并使与该高压空气一起流入通气室内的油顺利流回至箱体12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