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30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36501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3 , B60R21/2342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的内部由分隔件分隔成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通过供给气体使上游膨胀部膨胀,由来自上游膨胀部的气体流入使下游膨胀部膨胀。分隔件包括宽部,在该宽部处,伴随气囊约束乘员所施加的外力变为最大。在分隔件中,在宽部之外的部分处形成狭缝。在气囊膨胀时,狭缝导致气体从上游膨胀部流入下游膨胀部。与气囊约束乘员之前的气体流率相比,在约束乘员期间,外力使狭缝打开,以增大气体从上游膨胀部进入下游膨胀部的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1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76681.6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3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07 , B60R2021/022 , B60R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系统(S),包括气囊(20)和充气器(4 1),气囊系统(S)布置在座椅的座部中,以在受到触发时限制就座在座椅中的乘员的前移。气囊(20)包括气囊主体(21)和内囊(30),气囊主体(21)具有上壁部(22)和下壁部(26),内囊(30)布置在气囊主体(21)内以容纳充气器(41),并具有出气口(32a),允许来自充气器(41)的膨胀气体流向气囊主体(21)侧。内囊(30)布置成使出气口(32a)位于其后部的左右侧,并使其开口取向朝上。将充气器中用于供给膨胀气体进入内囊的喷气口(47)布置成,使得从左右出气口流出的膨胀气体,可以从左右出气口均匀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1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76681.6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07 , B60R2021/022 , B60R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系统(S),包括气囊(20)和充气器(41),气囊系统(S)布置在座椅的座部中,以在受到触发时限制就座在座椅中的乘员的前移。气囊(20)包括气囊主体(21)和内囊(30),气囊主体(21)具有上壁部(22)和下壁部(26),内囊(30)布置在气囊主体(21)内以容纳充气器(41),并具有出气口(32a),允许来自充气器(41)的膨胀气体流向气囊主体(21)侧。内囊(30)布置成使出气口(32a)位于其后部的左右侧,并使其开口取向朝上。将充气器中用于供给膨胀气体进入内囊的喷气口(47)布置成,使得从左右出气口流出的膨胀气体,可以从左右出气口均匀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47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199084.6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装置,其折叠以装在汽车的容纳部位中,其中,气囊包括管形接口部,通过由卡箍紧固,将该管形接口部装配在充气器上并与之相连接,以允许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进入气囊,以及,接口部具有凸出部,当将接口部与充气器相连接时,该凸出部设置在比卡箍更靠前的位置处,凸出部阻止接口部从充气器上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36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114415.2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7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8 , B60R21/213 , B60R21/232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系统用连接片部固定,并且包括膨胀气体流入其中时使其膨胀展开的气囊。以螺栓作为紧固装置,借助于固定具有一对设置在所述连接片部前后侧面的加强板的连接支架,将所述气囊固定于内板。所述连接片部中的通孔设定为这样的尺寸,使得当所述螺栓的紧固杆部与所述内板紧固时,构成通孔周缘的部位布置在偏离螺栓头部与内板之间区域的位置处。所述螺栓在只有所述连接支架介于所述内板与所述头部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内板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56077.5
申请日:2014-06-10
IPC: B60R21/207 , B60R21/2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33 , B60R21/237 , B60R2021/0048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能可靠地使气囊在从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侧气囊装置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从充气机组件(30)向气囊(40)供给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P)的胸部到头部(PH)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将气囊内分隔为前膨胀室和后膨胀室,将充气机组件配置在后膨胀室的下部。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将下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上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6077.5
申请日:2014-06-10
IPC: B60R21/207 , B60R21/2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33 , B60R21/237 , B60R2021/0048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能可靠地使气囊在从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侧气囊装置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从充气机组件(30)向气囊(40)供给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P)的胸部到头部(PH)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将气囊内分隔为前膨胀室和后膨胀室,将充气机组件配置在后膨胀室的下部。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将下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上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478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99084.6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装置,其折叠以装在汽车的容纳部位中,其中,气囊包括管形接口部,通过由卡箍紧固,将该管形接口部装配在充气器上并与之相连接,以允许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进入气囊,以及,接口部具有凸出部,当将接口部与充气器相连接时,该凸出部设置在比卡箍更靠前的位置处,凸出部阻止接口部从充气器上脱离。
-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0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36501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3 , B60R21/2342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的内部由分隔件分隔成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通过供给气体使上游膨胀部膨胀,由来自上游膨胀部的气体流入使下游膨胀部膨胀。分隔件包括宽部,在该宽部处,伴随气囊约束乘员所施加的外力变为最大。在分隔件中,在宽部之外的部分处形成狭缝。在气囊膨胀时,狭缝导致气体从上游膨胀部流入下游膨胀部。与气囊约束乘员之前的气体流率相比,在约束乘员期间,外力使狭缝打开,以增大气体从上游膨胀部进入下游膨胀部的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