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0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815097.0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特点,研究合理的试验方法与场地湿陷变形正确的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在需评价的隧道场地地表及仰拱持续灌入足量的水,通过水分自由下渗使湿陷性土层达到饱和,发生湿陷性变形;通过布设的各类监测数据分析地层湿陷变形分布、水分运移情况及衬砌结构受浸水影响的受力变形情况,从而对黄土隧道建设场地以及隧道基底土层湿陷性大小做出评价。本发明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黄土隧道建设场地在实际浸水条件下湿陷变形规律,能揭示地表大面积浸水及基底浸水情况下对黄土隧道受影响程度大小,从而为基底处理与否、衬砌结构合理设计等问题提供依据。

    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7813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82184.9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山区内一般山坡陡峭、场地狭窄,不具备接长隧道洞门设置防落石结构的条件,受洞口工程条件的限制,桥台进洞或桥隧相邻现象较为常见,常用洞门结构不能适用。本发明设置外罩在桥梁本体结构上方拱形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底端通过桩顶纵梁设置在桩基础上;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两侧的拱部和边墙位置设置有多个通风采光孔,外部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本发明能够将外界环境与行车环境的相对隔离,从而使洞内环境和外界互不影响;耐久性能好,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小,成本低。

    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7813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2184.9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山区内一般山坡陡峭、场地狭窄,不具备接长隧道洞门设置防落石结构的条件,受洞口工程条件的限制,桥台进洞或桥隧相邻现象较为常见,常用洞门结构不能适用。本发明设置外罩在桥梁本体结构上方拱形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底端通过桩顶纵梁设置在桩基础上;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两侧的拱部和边墙位置设置有多个通风采光孔,外部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本发明能够将外界环境与行车环境的相对隔离,从而使洞内环境和外界互不影响;耐久性能好,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小,成本低。

    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9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72118.5

    申请日:2017-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下主体结构的基坑,多条线路的主体结构在基坑内上下或者左右位置错开布置;基坑包括上部的大基坑和下部的小基坑;大基坑两侧设置围护墙,围护墙顶部设置有冠梁;小基坑一侧设置有围护墙,与大基坑该侧为同一围护墙,另一侧设置有型钢喷锚组合挡护;小基坑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板撑;基坑内竖向分层设置有混凝土支撑或者钢支撑。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空间良好,减少了硬岩地层坑中坑围护矮墙(桩)偏孔、围护侵线的问题,可以起到挡土挡水作用;上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设置有板撑,起到很好的受力转换作用,能够保证基坑安全。

    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0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5097.0

    申请日:2016-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特点,研究合理的试验方法与场地湿陷变形正确的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在需评价的隧道场地地表及仰拱持续灌入足量的水,通过水分自由下渗使湿陷性土层达到饱和,发生湿陷性变形;通过布设的各类监测数据分析地层湿陷变形分布、水分运移情况及衬砌结构受浸水影响的受力变形情况,从而对黄土隧道建设场地以及隧道基底土层湿陷性大小做出评价。本发明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黄土隧道建设场地在实际浸水条件下湿陷变形规律,能揭示地表大面积浸水及基底浸水情况下对黄土隧道受影响程度大小,从而为基底处理与否、衬砌结构合理设计等问题提供依据。

    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切槽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54181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30923.X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预切槽法施工的支护结构。预切槽法是在隧道土体开挖前,通过预切槽设备形成一个连续的预衬砌支护,最大限度减少隧道开挖对围岩产生的扰动,降低施工风险。本实用新型于围岩拱部内侧纵向构筑多道预衬砌,每道预衬砌尾端搭接到相邻的预衬砌首端的上方,所有预衬砌内侧施做有喷射混凝土找平层;喷射混凝土找平层内侧构筑有拱墙二衬;围岩仰拱部内侧构筑有仰拱初支和仰拱二衬,与预衬砌、喷射混凝土找平层和拱墙二衬成环拼接;所述支护结构沿隧道通长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隧道开挖前施作素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预衬砌结构,降低隧道开挖对围岩产生的扰动,保证在支护情况下进行隧道开挖,减少施工沉降,降低施工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