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8135.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纵横梁系统和纵梁转换系统,纵横梁系统之间形成有箱涵顶进空间,纵横梁系统包括多排挖孔桩,挖孔桩用于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纵梁转换系统位于箱涵顶进空间内,且纵梁转换系统顶端与纵横梁系统连接,底端为箱涵接触端。本发明中,利用挖孔桩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有效地降低纵梁跨中弯矩和变形,形成了第一支撑结构,多孔箱涵在顶进过程中,多孔箱涵本身也可以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并形成第二支撑结构,避免了铁路轨道变形,利用第一支撑结构配合第二支撑结构,解决了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中,纵梁变形大而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

    一种适用于偏压工况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1367.9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偏压工况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隧道主体,所述隧道主体包括隧道底板、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二侧墙分别固定于所述隧道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墙用于与高覆土侧相贴,所述第二侧墙用于与低覆土侧相贴,其中所述高覆土侧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低覆土侧的上表面;墙址,所述墙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墙,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伸出所述隧道主体用于埋入所述高覆土侧中。本发明可以利用高覆土侧的土层为隧道结构提供附加自重,增大隧道结构的摩檫力,使隧道结构能抵抗偏压工况下的滑移,与抗滑移桩相比其挖掘深度更浅,钢筋混凝土的量更少,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一种用于隧道排水沟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0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05072.7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属于寒区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隧道开挖并初期支护至设定长度后在隧道基底竖向开挖顶管工作井,作为始发井;对顶管工作井的井壁和井底做硬化处理;在顶管工作井的井壁布设泄水孔,在顶管工作井的井底预留环形集水槽,在环形积水槽内布设排水设施;在顶管工作井内安装反力座和顶进设备,顶进设备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逐段将预制混凝土管顶推至设定长度形成深埋水沟;顶管施工完成后,在顶管工作井内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封闭顶管工作井井口。该方法在隧道基底采用顶管技术施工深埋水沟,避免了明挖施工对隧道拱脚、拱顶和初期支护结构强度的破坏。

    一种使用隔离板的道路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883472.5

    申请日:2016-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隔离板的道路施工方法,涉及交通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承台靠近路基的侧面的尺寸制作相应规格的隔离板,隔离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用于与承台相连;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用于与路基相连;同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能够相对滑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涂有滑石粉;S2:浇筑承台完成后,将隔离板对应放置于承台靠近路基的侧面,并将隔离板固定于承台上;S3:在隔离板周围进行基坑回填,形成路基,直至路基的上表面到达隔离板的顶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施工用的隔离板,可释放路基与承台之间的粘结力,减小承台对附近路基沉降的制约,避免承台附近路面鼓包严重。

    一种箱涵顶进的后浇带防水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23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1407154.2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涵顶进的后浇带防水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矩形箱涵纵向端面预留有向外突出的纵向钢筋;U形槽设于矩形箱涵的端面外,并与矩形箱涵留有间距;后浇带设于间距中,后浇带与矩形箱涵之间设有施工缝,纵向钢筋贯穿施工缝且埋设于后浇带中,后浇带与U形槽之间设有伸缩缝,伸缩缝中设有第一中埋式止水带;第一中埋式止水带纵向贯穿伸缩缝,且两侧分别伸入后浇带和U形槽中,伸缩缝的外表面设有防水材料,U形槽、伸缩缝和后浇带的外表面均敷设防水层,防水层敷设在防水材料外。本发明确保第一中埋式止水带与U形槽和后浇带都紧密结合,伸缩缝外表面设有防水材料和防水层,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028135.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纵横梁系统和纵梁转换系统,纵横梁系统之间形成有箱涵顶进空间,纵横梁系统包括多排挖孔桩,挖孔桩用于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纵梁转换系统位于箱涵顶进空间内,且纵梁转换系统顶端与纵横梁系统连接,底端为箱涵接触端。本发明中,利用挖孔桩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有效地降低纵梁跨中弯矩和变形,形成了第一支撑结构,多孔箱涵在顶进过程中,多孔箱涵本身也可以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并形成第二支撑结构,避免了铁路轨道变形,利用第一支撑结构配合第二支撑结构,解决了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中,纵梁变形大而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

    一种顶进工程的纵横梁加固体系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8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6770.0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进工程的纵横梁加固体系,涉及顶进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挖孔桩基础和多根横梁,所述横梁沿轨道的横向架设于所述挖孔桩基础上;多根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轨道的纵向架设于所述横梁上;至少四个限位板组件,所述限位板组件可拆卸地锚固于所述挖孔桩基础上,且四个所述限位板组件两两对称贴合设置在所述横梁在所述轨道纵向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横梁的移动;压紧限位件,其与所述限位板组件相连,且所述压紧限位件与所述纵梁的顶部压紧配合。本发明中的加固体系利用桩基础固定限位组件,并通过压紧配合与限位件相连,解决了在箱涵顶进过程中纵横梁加固体系的横向位移和纵向爬移问题,保障了施工过程中列车的行驶安全。

    一种基坑冠梁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026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1082.2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冠梁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其包括:凿除既有冠梁顶部的钢筋保护层,直至露出既有冠梁的第一主筋,并在第一主筋上焊接主体支撑结构;在既有冠梁顶部植入多个竖向钢筋,并敷设多个第二主筋围成空腔,使主体支撑结构和竖向钢筋位于空腔内;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接高冠梁。通过主体支撑结构固定在既有冠梁顶部,位于第二主筋形成的空腔内,在竖向钢筋的配合下,能提高既有冠梁抗剪承载力,也保证了接高冠梁施工结构强度要求,通过空腔内的主体支撑结构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快速成型、加固牢固、安全经济的优点,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相对于传统加大截面加固方法,具有对土体造成影响小,仅需清理既有冠梁顶部覆土即可的优点。

    一种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交界处的过渡段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01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68707.8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交界处的过渡段连接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隧道路基,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垫层、U形槽底板和混凝土填充层和沥青铺装层;公路路基,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回填层和沥青铺装层,回填层与混凝土填充层齐平;钢筋混泥土板,其位于回填层的底部且向隧道路基方向延伸,且与U形槽底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本申请的钢筋混泥土板增加了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又增加了公路路基的竖向刚度,减小了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本申请能有效将公路路基的荷载传递给钢筋混泥土板,从而使钢筋混泥土板和隧道路基共同承受荷载,避免了分界处出现不均匀沉降,提高了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