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4843.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桥梁应力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桥梁实体的结构特征选取关键截面布置若干应变计,采集应变数据,基于python语言建立MySQL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应变数据;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桥梁进行扫描,通过三维点云处理提取技术,获取桥梁几何尺寸信息并建立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基于提取的几何信息,建立桥梁初始有限云模型以构建数字孪生物理模型;将应变实测值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的残差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对初始有限云模型的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进行修正,并更新有限元模型,将应变误差控制到±5%以内;将应变转化为应力,并在MySQL数据库上实时对比应力实测值与孪生值,评估桥梁应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0003.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桥梁支座位移测量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已经施工成型的桥梁确定桥梁上支座的位置,在支座插入钢钉同时安装一个标靶;其次在支座对应的桥墩下方布置测站,在测站位置架设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依次在测站位置进行点云扫描获取三维点云信息;识别标靶靶心坐标作为支座上座板在该测站的局部坐标系下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扫描一次获得支座上座板的新坐标;然后将各站点的局部坐标系进行变换,并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完成点云配准;最后对点云配准后的两次扫描的靶心坐标进行求差运算,以得到扫描前后的支座位移值。本发明可适应更复杂的现场环境,减少了人为干扰,可更加精确高效获取桥梁支座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222011518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738667.0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移计测量高度和方向的调节装置,包括三脚架腿、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一号气泡、竖向操作杆、二号气泡、横向操作杆、三号气泡和测量槽口;所述三脚架腿放置在测站位置,三脚架腿上安装有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上设有可调节其水平方向的一号气泡,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与竖向操作杆连接,竖向操作杆上设有可调节其铅锤方向的二号气泡,竖向操作杆与横向操作杆连接,横向操作杆与测量槽口连接,测量槽口插入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针头;横向操作杆上设有控制测量槽口测试方向的三号气泡。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能有效保证测量的方向的水平或者竖向,对实验室模型桥梁竖向挠度测量非常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319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72778.2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农田汇水区河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在河道原始物理尺寸的基础上,根据外源污染负荷情况和河道水体流动方向,将河道水体自上而下依次分为上游污染物削减区、中游水体强化净化区和下游生态多样性恢复区,同时在河道近岸带设置岸线生态提升区;上游污染物削减区设置在排污口附近,包括陆源污染物拦截屏障和组合生态浮床,中游水体强化净化区包括控养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的围网,下游生态多样性恢复区种植沉水植被。本发明利用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生长迅速、生物量大、氮磷富集能力强等特性,同时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根系能够富集大量微生物,有效强化净化河道水质,沉水植物能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6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2722.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的低漏电流三电平Buck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其中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LC滤波器,以及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一端连接至光伏电源的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容的正端和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至光伏电源的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容的负端和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切断共模回路,从而抑制电流脉动量和减小漏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580350.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拱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工作混凝土的选择步骤、工作混凝土入泵等待时间控制步骤、工作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步骤、工作混凝土的入模操作步骤及钢管拱的外保温操作步骤。本发明提供了该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从工作混凝土的性能、入泵等待时间、入模温度、保温制度等与钢管拱实体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密切相关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成套施工工艺措施;协同采用上述材料与工艺措施构成的施工方法,可有力保障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直径为1.0m~2.0m的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效避免钢管拱内工作混凝土因收缩变形导致的脱粘、脱空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80350.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拱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工作混凝土的选择步骤、工作混凝土入泵等待时间控制步骤、工作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步骤、工作混凝土的入模操作步骤及钢管拱的外保温操作步骤。本发明提供了该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从工作混凝土的性能、入泵等待时间、入模温度、保温制度等与钢管拱实体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密切相关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成套施工工艺措施;协同采用上述材料与工艺措施构成的施工方法,可有力保障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直径为1.0m~2.0m的大直径钢管拱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效避免钢管拱内工作混凝土因收缩变形导致的脱粘、脱空现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