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9600.9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造高场坪的填土‑装配式仓筒支挡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场坪下侧的底板以及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筒体单件;相邻的筒体单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用于形成支挡高场坪的支挡区,从而支撑上部填土传来的推力;每个所述筒体单件均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串联的筒体段。这种采用装配式筒体段、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形成的支挡区整体性增强,相比于传统的填方式结构,有效减少了滑坡情况的出现,结构整体的基底沉降也更加均匀;同时筒体之间的作用力简单、相互连接紧密、减少了局部间失稳导致结构整体坍塌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7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190305.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密集区大型岩质深基坑鱼骨形施工导槽高效减震爆破开挖方法,其特征是遵循以下开挖顺序:a在基坑外边缘钻设孔减震孔,设置预留保护带;b朝建筑物密集方向以浅孔松动爆破法开挖主施工导槽;c垂直于主施工导槽,向其两侧开挖2条以上的辅助施工导槽,使主施、辅施工导槽形成鱼骨形;d采用中深孔控制爆破,对辅助施工导槽间的岩体进行爆破扩挖;e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开挖预留保护带至基坑边缘;f对基坑壁进行支护;h循环采用b‑e的施工顺序进行基坑的分层开挖。本发明可提高大型基坑开挖效率,降低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8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6640.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正川 , 李冬奎 , 罗雪 , 罗旭 , 肖强 , 王孔明 , 张邵婷 , 夏臣芝 , 彭飞 , 胥燕军 , 季学亮 , 李欣励 , 罗江邻 , 高磊 , 石修路 , 姚建波 , 姚双阳 , 吴丹 , 席强 , 李佳 , 刘先梦 , 陈星宇 , 旷文涛 , 肖婷婷 , 周文俊 , 马国存 , 王璞 , 詹青见 , 王大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快速交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控制中心与车辆之间相互通信,车车之间相互通信,智能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相互通信;车辆包括大型车和小型车,所述大型车、小型车在共用线路上混合兼容运行;所述控制中心对大型车、小型车进行调度:大型车以公交化模式运行,根据客流升降特征跨站或不跨站运行;小型车以自动响应模式运行,接收智能终端的出行计划,利用大型车发车间隔进行点到点直达运输。本申请提升了系统运量,提升了车辆运行速度,增加了运行车型,可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7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0305.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密集区大型岩质深基坑鱼骨形施工导槽高效减震爆破开挖方法,其特征是遵循以下开挖顺序:a在基坑外边缘钻设孔减震孔,设置预留保护带;b朝建筑物密集方向以浅孔松动爆破法开挖主施工导槽;c垂直于主施工导槽,向其两侧开挖2条以上的辅助施工导槽,使主施、辅施工导槽形成鱼骨形;d采用中深孔控制爆破,对辅助施工导槽间的岩体进行爆破扩挖;e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开挖预留保护带至基坑边缘;f对基坑壁进行支护;h循环采用b?e的施工顺序进行基坑的分层开挖。本发明可提高大型基坑开挖效率,降低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8107.6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板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加筋桩板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土体本体,所述土体本体的底端浇筑有地基,地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土板,挡土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固柱,加固柱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与地基固定连接,挡土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筋组件,加筋组件用于固定地基和挡土板的相对位置,加筋组件与挡土板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地基通过固定块和加固柱加固地基和挡土板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使得雨水天气土体本体发生沉降,对挡土板的土体压力增大时,挡土板发生形变的概率降低,降低挡土板和地基相对折角的变化,提升桩板墙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桩板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4152.5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一装置模拟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全过程运动的试验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非规则岩体构造系统、模型箱、堆积体模型、崩塌落石投放系统、振动台以及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该试验方法用于上述的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同一装置模拟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全过程运动的试验方法,能够以多种工况条件进行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的全过程运动试验,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试验结果可靠,能够较好地诠释地震动效应下崩塌落石的全过程运动特征以及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与变形特征,为地震高发区崩塌落石灾害评估和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08479.2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边坡支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边坡支档结构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固接的且位于底板上方的仓筒,底板和仓筒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仓筒包括沿边坡设置的呈连续阶梯型分布的若干子仓筒,每个子仓筒中均填充有压重材料。本发明通过连续阶梯型分布的钢筋混凝土仓筒及钢筋混凝土底板形成结构整体,抗弯刚度大、抗剪能力强;在仓筒内填充压重材料,增大自重,具有与实心结构相当的抗滑移、抗倾覆特性。该支档结构具有抗弯刚度大,抗剪能力强的突出优点,抗滑移和抗倾覆性能可靠,支挡结构高度不受限制,能够用于高度大于30米的超高填方边坡中;而且该支档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技术成熟、经济环保,具有推广应用前景,且符合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6233.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散渗析的铁路路基硫酸盐侵蚀病害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杂质过滤层和扩散渗析膜,将检测箱内部从左至右分隔成三个腔体:污水仓、清水仓、检测仓;所述杂质过滤层用于过滤固体杂质,所述扩散渗析膜用于让硫酸根离子选择性通过;所述检测仓用于盛放Ba2+溶液,检测仓中还设置有电导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检测仓中溶液的电导率;所述污水仓用于装盛待测水样,水样经杂质过滤层过滤后进入清水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677955.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单向分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5.84~27.27份、粉煤灰11.76~72.73份、细集料117.6~200份、减水剂1~2.1份、水20~38份,还包括体积掺量0.8~1.6%的钢纤维;除了钢纤维以外的组分混匀后的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本发明在产品的钢纤维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拉强度提高了7~27%;达到相近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掺量减小了0.1~0.3%。同时,解决了现有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浆体需振捣配合磁场完成钢纤维定向分布的问题(通过规定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来实现,即让拌合物的工作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11692.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电性和机敏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21.4~37.5份、钢渣粉21.4份~112.5份、细集料142.8~250份、减水剂2~3.75份、水25.7~45份,体积掺量1.5~2.0%的钢纤维。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材料的机敏性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中引入导电颗粒钢渣粉,使其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已有的钢纤维形成导电通路,弥补超高性能混凝土孔溶液极少、无法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的缺陷,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对导电颗粒钢渣粉的最低含铁量及最低掺量进行限制,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敏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