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38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178862.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和渡船的衔接车站,包括上行正线、下行正线以及若干到发线,所有到发线前端均连通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所有到发线间隔设置,相邻到发线有效停车范围之间设有泊位,泊位用于渡船的停靠,到发线和相邻泊位之间设有旅客站台和旅客栈桥,旅客栈桥能够连通旅客站台和停靠的渡船。动车可以从下行正线到达任一到发线停车范围内停车,动车接了对岸过来的游客后,能够通过到发线返回至上行正线后离开。采用旅客换乘渡船的跨海方案,动车原路返回,高速铁路动车相比于普速列车的速度快,时效高,且无需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进行解编,节约了解编时间,使得旅客整体的通行时效更高。且无需设置高速铁路动车解编的场地,使得占地面积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6488.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及间距获取方法。所述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均大于1‰,存在无法按现有规范设站的问题,通过将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的轨面坡度调整至小于或等于1‰,所述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在对应所述停车段以外的部分或全部的轨面坡度均大于1‰,使得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能够满足设站要求,且能够满足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设置条件以及适应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进而使得能够在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情况下设置车站,而无需改建既有正线,减少了工程投资,避免了对既有正线运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78862.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和渡船的衔接车站,包括上行正线、下行正线以及若干到发线,所有到发线前端均连通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所有到发线间隔设置,相邻到发线有效停车范围之间设有泊位,泊位用于渡船的停靠,到发线和相邻泊位之间设有旅客站台和旅客栈桥,旅客栈桥能够连通旅客站台和停靠的渡船。动车可以从下行正线到达任一到发线停车范围内停车,动车接了对岸过来的游客后,能够通过到发线返回至上行正线后离开。采用旅客换乘渡船的跨海方案,动车原路返回,高速铁路动车相比于普速列车的速度快,时效高,且无需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进行解编,节约了解编时间,使得旅客整体的通行时效更高。且无需设置高速铁路动车解编的场地,使得占地面积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275433.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3/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交通方式条件下的大型客运站立体构造,通过在高铁车场和市域车场整体的上方设置高架候车室,高架候车室两端具有高架市政道路和进站口,以及连通高架候车室的地面层的侧式站房,能够实现旅客进入高架候车室,再从高架候车室进入对应旅客站台进行乘车,旅客乘车路径短;通过第二通道出站后进入地下市政通廊,然后在立体换乘大厅去往对应的换乘工具处,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使得旅客进出站流线无交叉干扰、换乘步行距离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方便;且地面市政道路、地下市政道路和高架市政道路的设置使得车辆间交叉干扰小;且车辆和行人间交叉干扰小、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客运站不会对城市两侧造成切割。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75433.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3/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交通方式条件下的大型客运站立体构造,通过在高铁车场和市域车场整体的上方设置高架候车室,高架候车室两端具有高架市政道路和进站口,以及连通高架候车室的地面层的侧式站房,能够实现旅客进入高架候车室,再从高架候车室进入对应旅客站台进行乘车,旅客乘车路径短;通过第二通道出站后进入地下市政通廊,然后在立体换乘大厅去往对应的换乘工具处,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使得旅客进出站流线无交叉干扰、换乘步行距离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方便;且地面市政道路、地下市政道路和高架市政道路的设置使得车辆间交叉干扰小;且车辆和行人间交叉干扰小、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客运站不会对城市两侧造成切割。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8863.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16/29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速铁路服务范围计算方法,包括将待研究的铁路车站k*所属地级市/省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计算交通小区i的乘客前往目的地j的广义出行费用;在所有的交通小区中筛选出经待研究的铁路车站k*前往目的地j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少的小区;计算覆盖小区的乘客选择经待研究的铁路车站k*前往目的地j的概率:将计算的出行概率从大到小排列,确定设定分位点对应的小区Q,调取地图API接口,计算基于实际路网的小区Q质心到待研究的铁路车站k*的出行时间h;结合实际路网计算相应交通方式在服务半径时间h内从待研究的铁路车站k*到各个方向的行驶最远距离点,将所有最远点连接成封闭不规则区域构成交通等时圈,形成最终的车站服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726488.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及间距获取方法。所述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均大于1‰,存在无法按现有规范设站的问题,通过将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的轨面坡度调整至小于或等于1‰,所述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在对应所述停车段以外的部分或全部的轨面坡度均大于1‰,使得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能够满足设站要求,且能够满足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设置条件以及适应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进而使得能够在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情况下设置车站,而无需改建既有正线,减少了工程投资,避免了对既有正线运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8536647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1699261.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隆云 , 韩长生 , 李奕达 , 周冰瑶 , 王新 , 蔡胜全 , 赵钰棠 , 张鲲 , 蒋朝阳 , 李龙 , 周覃龙 , 张家发 , 陈刚 , 刘翔宇 , 高鲲 , 高国隆 , 陈秀涓 , 周宣珊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主要将现有技术的路线结构分为了三段,两端的两段依然是现有的路线结构,即两条线路上下行轨道并列设置;中间接轨段分成上下两层,分别为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同时地面路段为两个不同路线的相同方向轨道,地下路段设置为与地面路段反向的两个不同线路相同方向轨道,同时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的两个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渡轨道线。一方面上下两层结构能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过渡轨道线在修建时无需跨轨道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也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同时,通过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不同线路方向轨道的设计,形成方向别疏解,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便于推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