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涌水突泥的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2096.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涌水突泥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洞口开挖,并在洞口进行钢拱架架设、注浆、锚喷支护;S2、主洞开挖,主洞分为左导坑、右导坑以及位于左导坑和右导坑之间的中壁,开挖左导坑上部和右导坑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右导坑下部和左导坑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中壁上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中壁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S3、施作仰拱,仰拱回填,整体模筑二次衬砌,本发明将主洞分为左导坑开挖和右导坑开挖、中壁开挖,而且左右导坑、中壁开挖过程中,是交错进行开挖的,且分步开挖过程中都有初期支护,这样可以保证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开挖过程中不稳定坍塌而造成涌水突泥。

    一种路堑高边坡防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3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98775.1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堑高边坡防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在主动防护网的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带有环套的钢绳锚杆,然后利用过渡管件预连接缝合绳与纵向支撑绳或横向支撑绳,相邻钢绳网的同侧过渡管件相互插接,在内部形成轴向贯通的过绳孔道,供纵向支撑绳或横向支撑绳穿过,以将对应位置的钢绳网串联起来,实现钢绳网与纵向支撑绳、横向支撑绳的快速安装连接,横向支撑绳、纵向支撑绳牵引到位后,拆除过渡管件,形成受力转换,完成主动防护网的布置施工,显著提高了边坡主动防护体系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人员反复在边坡面上对每个钢绳网单独进行缝合施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一种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7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19452.5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前在预制场预制好护壁预制块,并运送至施工现场;步骤二、人工挖孔至设计深度后,安装一圈预制块,然后继续下挖设计深度后,间隔安装另一圈预制块,直至安装完成设计的多圈预制块,形成一个支模现浇高度;步骤三、在多圈预制块外进行支模,并进行混凝土现浇,将多圈预制块浇筑连接为整体受力结构;步骤四、继续下挖,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至完成所有的护壁施工。本发明采用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护壁施工方式,同时解决了预制和现浇存在的问题,且综合了预制和现浇的共同优点,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的优势。

    一种深路堑路基开挖施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00721.4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路堑路基开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状态设计路堑开挖范围及开挖支护方案,采用分段分层的施工方式,在相邻施工段间通过沿路堑纵向打设分界孔,并延伸设置分界贯通段,在分界贯通段内设置拦网,并通过过渡绳连为一体,在相邻施工段顶部边缘设置第二绳网,第二绳网一侧与过渡绳套设连接、另一侧通过固定钉临时固定在相邻施工段结构面上,从而在开挖或爆破的交界面方向上,形成牵引防护,在开挖施工时起到稳定边界及相邻施工段的作用,同时,分界孔与分界贯通段可作为施工界限使用,所有竖杆、第一绳网、第二绳网、过渡绳等结构可重复利用,或作为后续主动防护网的部件进行使用,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隧道二衬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3718.8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二衬外壳;S2、在隧道底面铺设轨道,轨道上安装施工平台;S3、利用施工平台绑扎隧道A1段的二衬钢筋,通过施工平台将二衬外壳安装在隧道A1段;S4、移动施工平台至隧道A2段,移动衬砌台车至隧道A1段,利用衬砌台车支撑二衬外壳后向隧道A1段内浇筑混凝土;S5、利用施工平台绑扎隧道A2段的二衬钢筋后将二衬外壳安装在隧道A2段;S6、待隧道A1段的混凝土硬化后,重复步骤S4‑S5,施工下一隧道段的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通过预制二衬外壳与混凝土一体浇筑,节省了模板安装、调节紧固和拆卸等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二衬外壳为整体结构,不用担心浇筑混凝土,部分模板产生移位,出现漏浆的现象。

    一种高瓦斯隧道施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2191.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瓦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先对进口段左洞/右洞施工,当进口段左洞/右洞掌子面距进口段右洞/右洞洞口的里程超过50米,并且进口段左洞/右洞的二衬距进口段右洞/右洞洞口的里程超过5米之后,再进行进口段右洞/右洞的正洞施工;且施工经过瓦斯地层段时,任意2个反向开挖的掌子面距离不小于100m,同向开挖的掌子面距离不小于50m,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通过左洞和右洞交替开挖的方式,保证了隧道通风排放效果,而且本发明在开挖前期对前方岩体进行探测,并利用超前钻探对前方情况进行探测,并且布置一系列的通风设备来排放瓦斯,进一步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提高了隧道的施工效率。

    一种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的抗滑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8296.3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的抗滑桩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设定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通过人工挖孔桩施工对应位置的抗滑桩,抗滑桩沿边坡倾斜方向间隔设置两排,每一排的数个抗滑桩位于边坡的同一个高度处;步骤二、将位于高处的一排抗滑桩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之间通过联系梁连接为一体,同时将位于低处的一排抗滑桩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之间通过设置桩板墙形成支挡;步骤三、将沿边坡纵向的位于高处及低处的抗滑桩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为一体;步骤四、将位于高处的抗滑桩通过锚绳锚固于边坡内,锚绳从抗滑桩向边坡顶部方向倾斜延伸并拉直。本发明保证了抗滑桩的连接强度,防护稳定性,牢固的锚固性。

    一种锁脚锚杆定位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45827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101607.8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脚锚杆定位装置,包括套设在拱脚上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锚杆定位组件,任一锚杆定位组件包括:开口方向朝上的U型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框的外侧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沿所述固定框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作业人员对锚杆的打入角度进行定位,以保证锁脚锚杆的定位精度,从而有效控制隧道初支护沉降。

    一种地铁车站止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5117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738466.5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止水结构,包括多块位于基坑两侧的呈阶梯状的止水单元,所述多块止水单元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具有重叠区域,所述基坑两侧挖有放置止水单元的固定槽。采用模块化的拼接,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多块止水单元的重叠区域能够避免地下水渗透到基坑中。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止水结构,采用模块化安装,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止水单元上设置的密封条能够增加止水单元的防水性能,呈弧形的止水单元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了止水单元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