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9337.9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隧道施工流水线、钢拱架施工方法及防水布铺挂方法,隧道施工流水线包括沿隧道钻探方向分段设立的钢拱架模块、仰拱栈桥模块、防水布铺挂模块、浇筑衬砌模块、养护模块以及沟槽模板模块,分别用于钢拱架的架设、仰拱栈桥施工、防水布铺挂、浇筑衬砌、混凝土养护以及沟槽施工;所述钢拱架模块包括升降机构、悬挂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上具有多个可转动的钩挂部,用于钩挂钢拱架,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悬挂机构活动连接。本发明在钢拱架模块中通过升降机构、悬挂机构和行走机构配合,形成多个钢拱架的同时举升,并在举升之后形成等距排列,并维持该等距排列的移动至固定位置,提升整体隧道施工推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4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0761452.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快速清底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材料、设备的准备,自制抽渣系统的组装,使用长臂抓斗对围堰内进行初步清底,使用自制抽渣系统对围堰内进行精确清底,安排潜水员下水检查对基坑清底质量进行验收,本发明施工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清底辅助设备的堵管率,提升了清底施工的效率,降低了清底设备的损坏率,通过自制抽渣系统,降低了设备租用的成本和维修成本,且抽渣系统组装简便,组件制造难度低,可以便捷的就近选厂制造,节约了运输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精确清底辅助设备的易堵管、易损坏、清底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0627.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推框架桥施工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框架桥施工的技术领域,所述顶推框架桥施工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框架单元、棱镜和吸附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具有与所述框架桥四角一一对应的安装架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的连接架;所述棱镜与所述安装架一一对应,所述棱镜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外侧;所述吸附单元具有设于所述框架单元内侧且与所述框架桥抵接的吸附部以及用于将所述吸附部和所述框架桥围成区域内的空气抽空的抽气部。本发明提高了棱镜安装结构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02880.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台架,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台、钻孔组件、喷浆组件以及液压夹持组件,基台包括可行走的架体以及拱形导轨,拱形导轨相对隧道设置且与架体固定连接;钻孔组件包括用于对隧道壁进行钻孔的钻孔单元,钻孔单元装载于架体上;喷浆组件包括用于对隧道壁进行喷浆的喷浆单元,喷浆单元装载于架体上,液压夹持组件包括机械臂以及进给单元,进给单元安装于拱形导轨上,进给单元能够沿拱形导轨进给移动,机械臂安装于进给单元上,机械臂能够分别夹持钻孔单元、喷浆单元以及钢拱架并相对移动。本发明能够自动对隧道壁进行混凝土初喷、钻孔并辅助钢拱架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9002.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10/776 , G06V20/64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三维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隧道的三维模型并存储;根据监测终端发送的监测任务生成请求,确定待生成任务的目标隧道区域;从存储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待生成任务的目标隧道区域对应的目标模型;根据目标模型和预设的任务分析库,生成监测任务。本发明的隧道三维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对隧道构建模型,然后再构建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监测点位,保证监测点位的布设的合理性,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6799.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湘潭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梁预应力荷载试验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侧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上端共同支撑模拟梁,模拟梁设有模拟的预应力筋及张拉锚具,基座一侧固定连接竖板,竖板中部固定连接横梁,横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若干侧梁,每个侧梁固定连接若干位移传感器,竖板上端转动连接悬臂,所述悬臂滑动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有竖向下压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模拟梁上能够施加不固定位置、大小的载荷,通过底部均匀分布的位移传感器全面监测出模拟梁的不规律弯曲情况,从而便于试验如改变预应力筋位置、密度、张拉强度等因素,及时排除风险,降低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23481.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分析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注浆加固视频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监测地基的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注浆加固过程的注浆加固监控视频,以及在固结过程中的固结监控视频;基于注浆加固监控视频中的所有地基帧区域的尺寸和帧间位移,分析出目标监测地基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土地变形量;基于固结监控视频中的所有地基帧区域的尺寸和帧间位移,分析出目标监测地基在固结过程中的土地沉降量;基于目标监测基地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土地变形量和在固结过程中的土地沉降量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确定出目标监测地基的注浆加固效果;用以通过视频识别分析,实现对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9108.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T17/05 , G06T15/00 , G06T3/4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计算的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3D建模方法,包括:获取软弱围岩地层的原始地质数据;获取软弱围岩地层的受力状态,并根据实际工程载荷数据,计算软弱围岩地层的应力与形变;根据软弱围岩地层的原始地质数据构建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初始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软弱围岩地层的应力与形变在初始三维数字模型中进行融合,获得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对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加载分析,并根据加载分析结果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优化,获得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优化三维数字模型。确保最终得到的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的准确可靠性,也确保了对地质结构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06231.6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长隧道围岩灾变监测方法,方法包含:使用第一扫描设备对特长隧道周围的围岩进行扫描得到第一数据,以检测是否存在裂缝、空洞或其他不规则的地质结构;利用第二扫描设备对隧道周围的围岩进行三维测量,对围岩的形变和位移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得到第二数据;对第一扫描设备的第一数据及第二扫描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围岩中存在的裂缝、空洞以及形变和位移情况;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并及早发现潜在的灾变风险;根据灾变风险的评估结果,启动预设的预警机制,及时采取防范和处理措施。本发明结合第一扫描设备和第二扫描设备,实现了对特长隧道围岩灾变的全面监测和预警,提高了对围岩灾变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2096.7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涌水突泥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洞口开挖,并在洞口进行钢拱架架设、注浆、锚喷支护;S2、主洞开挖,主洞分为左导坑、右导坑以及位于左导坑和右导坑之间的中壁,开挖左导坑上部和右导坑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右导坑下部和左导坑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中壁上部,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中壁下部,并进行初期支护,S3、施作仰拱,仰拱回填,整体模筑二次衬砌,本发明将主洞分为左导坑开挖和右导坑开挖、中壁开挖,而且左右导坑、中壁开挖过程中,是交错进行开挖的,且分步开挖过程中都有初期支护,这样可以保证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开挖过程中不稳定坍塌而造成涌水突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