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9250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47340.8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客车高压零部件浸水检测试验工装,包括吊架总成、水箱总成、托架总成、支架总成、单轨小车和手拉葫芦,所述吊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两端设有三角型钢支架,所述水箱总成和支架总成设置在横梁的正下方,所述托架总成设置在支架总成上;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单轨小车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单轨小车上连接有链条;所述手拉葫芦吊装在单轨小车的下方;所述手拉葫芦通过钢丝绳与托架总成相连。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试验工装可完成较重高压电器部件的防水验证工作,实验过程只需一人就可完成整个浸水防护验证工作,极大节省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13573.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安装式高压线束固定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线卡装置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线卡装置,所述线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转动连接有扣盖一端,底座另一端设有锁止槽,所述扣盖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锁止槽相匹配的锁舌,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线束槽,所述扣盖上设有与第一线束槽相对应的第二线束槽,所述第一线束槽及第二线束槽构成放置线束的容腔,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锁紧结构,用于将底座与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高压线束的固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627985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06106.1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5 , B60R21/02 , B60Q5/00 ,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乘员被遗忘在校车内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车载控制终端和智能感应装置;智能感应装置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存在;车载控制终端包括主控制器、电源开关信号采集模块、乘客门开关信号采集模块、语音报警控制模块、换气扇控制模块和智能感应控制模块;通过电源开关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电源开关K1的状态信号,通过乘客门开关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乘客门开关K2的状态信号;通过智能感应控制模块接收智能感应装置发送的人体检测信号,当电源开关K1处于常开,且乘客门开关K2处于闭合时,主控制器接收到人体检测信号后,向换气扇控制模块和语音报警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通过换气扇控制模块和语音报警控制模块控制换气扇和高音扬声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0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35125.8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G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车辆极速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壳内设置有函数发生器、速比转换器、车速显示器、频率显示器、测试线束和车速输传感器对接件;所述车速传感器对接件通过测试线束和函数发生器连接;函数发生器分别和速比转换器、频率显示器连接;所述速比转换器分别与车速显示器和PLC编程接口连接;功能键与速比转换器连接,用于输入脉冲参数,速比转换器将函数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输入的脉冲参数以实时计数的方式转换为实时车速值,然后在车速显示器显示;调频旋钮和函数发生器连接;电源线路分别和函数发生器与速比转换器连接;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直至车辆ECU不再对信号频率变化做出响应,为车辆极速。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06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35125.8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G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车辆极速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壳内设置有函数发生器、速比转换器、车速显示器、频率显示器、测试线束和车速输传感器对接件;所述车速传感器对接件通过测试线束和函数发生器连接;函数发生器分别和速比转换器、频率显示器连接;所述速比转换器分别与车速显示器和PLC编程接口连接;功能键与速比转换器连接,用于输入脉冲参数,速比转换器将函数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输入的脉冲参数以实时计数的方式转换为实时车速值,然后在车速显示器显示;调频旋钮和函数发生器连接;电源线路分别和函数发生器与速比转换器连接;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直至车辆ECU不再对信号频率变化做出响应,为车辆极速。
-
公开(公告)号:CN20678167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349143.2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卡扣式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扣盖和由上锁止片、下锁止片、锁止块和锁止舌构成的锁紧机构;所述基座为上端中部贯穿有一半圆柱形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结构,基座的底部中心设有向下的沉头孔,所述扣盖为内部中空、下端开口的半圆柱形壳体,扣盖的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凹槽,所述基座的一端通过连接体与扣盖连接,锁紧机构的下锁止片分别位于基座内部的前后两端,上锁止片分别位于扣盖内部的前后两端,所述锁止舌分别于基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证线束与型钢的距离,利用波纹管的波谷进行限位杜绝线束相互窜动,可采用自攻螺钉直接固定,方便施工,且可反复使用,明显节省物料。
-
公开(公告)号:CN209434792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227924.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安装式高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线卡装置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线卡装置,所述线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转动连接有扣盖一端,底座另一端设有锁止槽,所述扣盖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锁止槽相匹配的锁舌,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线束槽,所述扣盖上设有与第一线束槽相对应的第二线束槽,所述第一线束槽及第二线束槽构成放置线束的容腔,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锁紧结构,用于将底座与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高压线束的固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10356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269075.5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5 , B60R21/02 , B60Q5/00 , B60H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乘员被遗忘在校车内的控制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终端和智能感应装置;智能感应装置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存在;车载控制终端包括主控制器、电源开关信号采集模块、乘客门开关信号采集模块、语音报警控制模块、换气扇控制模块和智能感应控制模块;通过电源开关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电源开关K1的状态信号,通过乘客门开关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乘客门开关K2的状态信号;通过智能感应控制模块接收智能感应装置发送的人体检测信号,当电源开关K1处于常开,且乘客门开关K2处于闭合时,主控制器接收到人体检测信号后,向换气扇控制模块和语音报警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通过换气扇控制模块和语音报警控制模块控制换气扇和高音扬声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0597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396237.5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客车高压零部件浸水检测试验工装,包括吊架总成、水箱总成、托架总成、支架总成、单轨小车和手拉葫芦,所述吊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两端设有三角型钢支架,所述水箱总成和支架总成设置在横梁的正下方,所述托架总成设置在支架总成上;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单轨小车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单轨小车上连接有链条;所述手拉葫芦吊装在单轨小车的下方;所述手拉葫芦通过钢丝绳与托架总成相连。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工装可完成较重高压电器部件的防水验证工作,实验过程只需一人就可完成整个浸水防护验证工作,极大节省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86145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353119.6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盲孔胶圈,包括一体成型的胶圈本体,所述胶圈本体包括环形周圈和胶圈支撑体,所述环形周圈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周圈和胶圈支撑体之间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直径与仓体过线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周圈的下底面上开有卡槽导角;所述胶圈本体的中部设有封闭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防护失效、不牢固的弊端,提高过线通道防护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