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

    公开(公告)号:CN1119075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35067.5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其特征在于:与坡道渡板连接一个用于使坡道渡板平铺或收起以及滑进或滑出车内侧墙的翻转滑动机构,所述的翻转滑动机构包括连接板、翻转座、翻转板、翻转轴、两端的上下滑动支架、气缸,连接板下部与翻转座连接,翻转座上连接翻转板,翻转轴两端活动安装在两端的支架上,翻转板安装在翻转轴上且与翻转轴既能同步转动,又能在翻转轴上左右滑动,翻转轴远离门口的一端穿过该端的支架与摆臂一端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气缸的活塞,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承受高载荷且轻量化,能够覆盖从客室地面以下184mm到客室地面以上43mm的可变站台高度。

    一种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6119.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方法应用于激光测量设备,包括:利用激光发射模块将目标波长对应的飞秒光束发射至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装置,并通过位移机构控制待测透明材料的位置;将飞秒光束进行分射和返回合并得到光路之外位置和一臂光路之中位置对应的合并光束;利用平衡互关探测模块检测合并光束的互相关信号幅值,利用伺服控制器判断互相关信号幅值是否等于预设值,调整激光发射模块的重复频率使其相等,利用计数器记录光路之外位置对应的第一重复频率值和一臂光路之中位置对应的第二重复频率值,计算得到待测透明材料在目标波长下的目标折射率。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了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效率。

    一种双人悬臂座椅安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48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17145.8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人悬臂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座椅框架、安装板、座椅骨架、座椅垫和靠背垫,所述的座椅骨架焊接在座椅框架上,所述的安装板通过焊接与座椅骨架的两块钢板焊接成一体,本发明通过在座椅固定在侧墙结构,只需一步安装固定,将座椅固定,改变座椅安装结构,满足座椅悬臂需求,且将座椅骨架与座椅集成为一体,座椅本身框架与座椅骨架集成,满足承载要求,且实现轻量化结构,为此依据开发出了一款人性化、便捷化、舒适化、灵活化且能给乘客带来优质乘坐感受的新型客室座椅安装结构。

    地铁客车客室翻转座椅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7849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51847.2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一种地铁客车翻转座椅,主要结构包括座椅骨架、座垫骨架、靠背、座垫、座椅上罩板、座垫下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及座垫采用一体通透的模压玻璃钢材料,所述靠背及座垫均带有凹坑结构,与人体坐姿随形,所述座垫骨架安装于座椅骨架上,连接于座椅骨架和座垫骨架之间设一气弹簧,用于控制座椅的放平和收起。本结构靠背及座垫中间低两侧高的凹面,扩大了座椅与人体的贴合面积,其舒适性较高。翻转座椅带有气撑结构,乘客使用后可自动复位。靠背及座垫之间设计有安全间隙,防止座垫翻转过程中夹伤乘客。翻转座椅不使用时,座垫收起,垂直于地板布,可以释放出大块的空间,有利于轮椅,婴儿车等较大的设备通过和停靠。

    一种风道系统模拟运行试验台和试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6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07927.3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模拟运行试验台和试验测试方法,所述风道系统模拟运行试验台包括:试验风道为风机风道系统的试验主体;冷却风机安装在所述试验风道上,用于提供整个风机风道系统的风量来源;硬风道连接所述试验风道和牵引风机,同时通过调整内部旋转盖板改变所述硬风道内的气体流通量,从而模拟所述牵引风机的出风口不同堵塞程度的工况;软风道用于完善所述风机风道系统的完整性,体现车辆实装时所述风机风道系统的真实情况;牵引风机通过所述硬风道和所述软风道连接在所述试验风道的对应位置处。通过所述风道系统模拟运行试验台和试验测试方法,为冷却风机选型、风道结构系统的设计验证提供数据支撑,促进高速动车组车辆的安全运营。

    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

    公开(公告)号:CN111907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735067.5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其特征在于:与坡道渡板连接一个用于使坡道渡板平铺或收起以及滑进或滑出车内侧墙的翻转滑动机构,所述的翻转滑动机构包括连接板、翻转座、翻转板、翻转轴、两端的上下滑动支架、气缸,连接板下部与翻转座连接,翻转座上连接翻转板,翻转轴两端活动安装在两端的支架上,翻转板安装在翻转轴上且与翻转轴既能同步转动,又能在翻转轴上左右滑动,翻转轴远离门口的一端穿过该端的支架与摆臂一端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气缸的活塞,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承受高载荷且轻量化,能够覆盖从客室地面以下184mm到客室地面以上43mm的可变站台高度。

    一种铝合金焊接反变形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4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02847.8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焊接反变形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铝合金车体部件型材、板材焊接后,根据厚度变化而产生的对应的焊后收缩量;S2、厚度8mm以上的铝合金车体型材焊接前预热;S3、根据铝合金车体型材以及步骤S1的数据确定焊缝横向收缩量a1,再确定焊缝纵向收缩量,该焊缝纵向收缩量被定义为每米焊缝长度的焊缝纵向收缩量为0.15mm~0.3mm;S4、利用水准仪测量底架头车前端的平度,并量取焊接区域到底架头车前端的距离a2,此时,反变形后尺寸a=a2+a1/10;S5、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反变形量c、并对c值圆整。本发明的计算方法主要针对部件焊接完成后变形量精准控制,该方法对精益节拍生产操作时间的准确性提供技术保障。

    激振试验台及激振试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38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13257.3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转向架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振试验台及激振试验装置。所述激振试验台包括两组试验机构,任一组试验机构包括电机、同步齿轮箱、变速齿轮箱以及轨道轮装置,所述轨道轮装置包括两个轨道轮,任一组的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同步齿轮箱的第一端,同步齿轮箱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的第一端,变速齿轮箱的第二端连接两个所述轨道轮,以驱动两个所述轨道轮旋转,所述同步齿轮箱的第三端与另一组的所述同步齿轮箱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轨道轮的外缘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分布正弦波。根据本申请的激振试验台及激振试验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激振试验台实现的转向架前后两轴的同步,精度低,且无法实现功率试验条件下的高频激振的问题。

    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

    公开(公告)号:CN21242310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511373.2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一种地铁客车半自动轮椅渡板,其特征在于:与坡道渡板连接一个用于使坡道渡板平铺或收起以及滑进或滑出车内侧墙的翻转滑动机构,所述的翻转滑动机构包括连接板、翻转座、翻转板、翻转轴、两端的上下滑动支架、气缸,连接板下部与翻转座连接,翻转座上连接翻转板,翻转轴两端活动安装在两端的支架上,翻转板安装在翻转轴上且与翻转轴既能同步转动,又能在翻转轴上左右滑动,翻转轴远离门口的一端穿过该端的支架与摆臂一端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气缸的活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承受高载荷且轻量化,能够覆盖从客室地面以下184mm到客室地面以上43mm的可变站台高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试验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50012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351725.2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用于获取待测减振器的性能参数,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伺服作动器、环境箱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环境箱与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环境箱内部的温度能够调节,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环境箱内,以获取环境箱内的温度。主体框架包括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两端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支撑柱沿第一方向延伸,伺服作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梁,伺服作动器连接待测减振器,以驱动待测减振器在所述环境箱内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根据本申请的试验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减振器性能试验中,虽然考虑了温度的影响,但是对于减振器的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还是有误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