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伴生气的回收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9337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264303.4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伴生气的回收系统,其处理平台浮动设置于海面上;管廊一端与生产平台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处理平台连接;管廊能够伸缩,以在处理平台的位置发生移动时,保持与处理平台连接;输气管道设置于管廊内,其一端与生产平台可拆卸地柔性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处理平台柔性连接并连通,以使生产平台上的伴生气能够通过输气管道输送至处理平台,且输气管道能够随处理平台的位置移动,保持与处理平台连通;在管廊和输气管道均与生产平台断开连接的情况下,伴生气的回收系统能够与另一生产平台连接,以对另一生产平台的伴生气进行回收。提高了该回收系统的利用率,使得伴生气的回收系统建造流程简化,降低了对海上油田的伴生气回收的成本。

    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7011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57231.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其中pod容量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用于调用预设的AI模型集中至少一个AI模型的至少一个预测服务请求,以确定相应的服务请求队列集;针对各个AI模型,确定AI模型的实时TPS、预设的单副本TPS、预设的TPS标准值和相应服务请求队列的阻塞队列指标;根据实时TPS、TPS标准值和阻塞队列指标,控制扩大或缩减针对AI模型所对应的pod副本数量。由此,保障不同AI模型的容器资源能够被合理调控,满足并行运行的多个AI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同时保障各个AI预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服务响应效率。

    一种氢气开式循环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59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944880.2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开式循环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制冷机构、第一换热器、正氢催化换热器、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和液氢分离罐。所述液氢分离罐的入口与所述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液氢分离罐还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用于分离液氢,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正氢催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原料氢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并一起进入至所述多级压缩制冷机构。采用了开式制冷液化系统,只需要一台压缩机,相对于传统技术,压缩机、压缩机驱动、压缩机级间换热器等设备数量减少约一半。

    一种氢气开式循环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5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44880.2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开式循环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制冷机构、第一换热器、正氢催化换热器、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和液氢分离罐。所述液氢分离罐的入口与所述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液氢分离罐还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用于分离液氢,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多级氢气低温膨胀机、正氢催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原料氢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并一起进入至所述多级压缩制冷机构。采用了开式制冷液化系统,只需要一台压缩机,相对于传统技术,压缩机、压缩机驱动、压缩机级间换热器等设备数量减少约一半。

    一种圆盘式气液两相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584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528766.2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盘式气液两相流体均布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外壳筒体,在外壳筒体的内部设有一中心筒体,中心筒体的上端由一挡板密封,中心筒体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外壳筒体的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外壳筒体与中心筒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挡块,挡块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形成气相通道,若干挡块的底端均与环板固定连接,外侧壁均与外壳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内侧壁均与中心筒体的外壁之间设有缝隙。本发明,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外壳筒体后,气相流体流入到气相通道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环板上通过均流孔流出,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3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318100.8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垂直布置的壳体,在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管板连接一管箱,在壳体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进口管,在壳体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出口管,在位于上端的管箱的顶部设置有一管侧进口管,在位于下端的管箱的底部设置有一管侧出口管,在壳体的内部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带缺口的折流板,相邻两折流板与壳体不同侧的侧壁紧固连接,各折流板之间形成流体流通的通道,每一折流板的自由端均低于连接端,沿各折流板穿设一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两端与两管板紧固连接。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各折流板相互平行,每一折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各折流板上形成积液,提高了换热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双冷剂循环天然气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834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23836.7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双冷剂循环天然气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预冷级压缩模块、预冷级换热模块、深冷级压缩模块和深冷级换热模块;预冷级压缩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缓冲罐、压缩机和冷却器;预冷级换热模块的预冷冷剂低压出口与缓冲罐连接,天然气级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深冷级压缩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缓冲罐、压缩机和冷却器。深冷级换热模块的深冷冷剂低压出口与缓冲罐连接,天然气二级出口与外部连接;天然气二级入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深冷冷剂级入口连接;深冷冷剂级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本发明采用两级独立混合冷剂循环外复叠布置,系统流程精简,结构紧凑,生产负荷操作弹性大,整机模块化设计,适用于海上浮式天然气生产装置。

    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1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57231.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其中pod容量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用于调用预设的AI模型集中至少一个AI模型的至少一个预测服务请求,以确定相应的服务请求队列集;针对各个AI模型,确定AI模型的实时TPS、预设的单副本TPS、预设的TPS标准值和相应服务请求队列的阻塞队列指标;根据实时TPS、TPS标准值和阻塞队列指标,控制扩大或缩减针对AI模型所对应的pod副本数量。由此,保障不同AI模型的容器资源能够被合理调控,满足并行运行的多个AI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同时保障各个AI预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服务响应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