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5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910531536.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防露视镜。它包括多个弹簧卡扣、玻璃盖板、耐低温的垫片、干燥盒、2片盖板法兰、视镜玻璃、视镜底座;2片盖板法兰固定视镜玻璃,2片盖板法兰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其中一片盖板法兰的游离面上固定多个弹簧卡扣,弹簧卡扣将玻璃盖板固定在盖板法兰的凹槽中;另一片盖板法兰的游离面上设置视镜底座;盖板法兰的观测孔内与玻璃盖板之间的夹层内设置干燥盒,干燥盒沿盖板法兰的观测孔边缘布置;盖板法兰与视镜玻璃和玻璃盖板之间分别通过耐低温的垫片密封。本发明通过弹簧卡扣固定和密封石英玻璃,实现双层夹层结构,并在其中填充干燥剂,达到与真空双层组合玻璃相同的防露效果,减少成本,并且方便更换干燥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1801.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工质流动换热实验系统,包括如下部件:压缩模块和回热气化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的出气口与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二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压缩模块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回热气化模块的第二进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级液化模块、二级液化模块、三级液化模块和测试模块。该系统用于有效测试绕管换热器壳侧混合烃类工质在大质流密度下的两相流动流型、压降和传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4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220672.2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筒体,在筒体内部设置一隔离筒,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隔离筒的顶部紧固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靠近挡板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环板上方的隔离筒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侧挡板。本发明由于在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连接的环板,在隔离筒的顶部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因此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可通过通气孔流入到隔离筒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隔离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1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4009.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F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2 , F28F2009/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均布导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中,流体均布导流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若干环形隔板和沿周向等角度间隔固定设置在相邻两环形隔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带内的多个螺旋导流板;各环形隔板的径向尺寸由内至外依次增大,螺旋导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环形隔板固定连接,相邻两螺旋导流板与两侧的环形隔板共同围成螺旋导流通道。流体均布导流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导流板,相邻螺旋导流板形成的夹缝具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功能,使由于重力影响已经产生偏向的流体流经流体均布导流装置时流向发生偏移,改变液相制冷剂的分布区域,使流体分布均匀。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海上浮式平台的低温换热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255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03553.X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绕管式换热管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双层中心筒结构,包括芯体、筒体、管箱、支座和吊耳,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层中心筒和第二层中心筒,所述第一层中心筒的两端焊接管板,所述第一层中心筒上设置有若干层一级换热管;所述第一层中心筒上均匀焊接有若干垂直于第一中心筒中心线的筋板;所述第二层中心筒设置在最外层的一级换热管外部,所述第二层中心筒与筋板焊接,所述第二层中心筒的另一端也焊接有均匀垂直焊接在第一层中心筒上的筋板,所述第二层中心筒上也设置有若干层换热管。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大型绕管式换热器芯体固定问题的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双层中心筒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20848.4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8F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管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在筒体内部的上端紧固连接一底部开口的收集盘;在收集盘下方设置有一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集液筒;集液筒的下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支管,每一支管的一端与集液筒连通,每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紧固连接;在集液筒的外部设置至少一圈贯穿且连通每一支管的环管;环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均流孔。本发明由于在筒体内部的上端紧固连接一收集盘,在收集盘下方设置有一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集液筒,因此外界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通过收集盘后自然均压并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进入集液筒内,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大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4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00518.1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D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一流路中变水力直径的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微通道扁管缠绕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的壳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扁管以设于壳体内的中心筒为中心缠绕式盘旋;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设于壳体底部的进口管和设于壳体顶部的出口管相连接;每条微通道扁管的腔体内设有若干微通道流路;每层微通道扁管内的每条微通道扁管连接至少一条集流管,集流管为两端封闭的管路;微通道流路与集流管相连通,设于集流管两侧的微通道流路的数量、孔径和/或横截面的形状不等。本发明可以在流体从气相向液相转变过程中所流经管道的水力直径不断降低,达到既降低前期气管段内气体的流阻,又增强了后期液管段内液体的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8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139246.2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管外冷凝换热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该装置的低温储罐分两路进入位于中间介质汽化器腔体且具有不同管外粗糙度的第一管和第二管;中间介质汽化器的腔体下部装有供热介质流通的下管束;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装有相应的入口压力变送器、入口温度变送器以及出口压力变送器、出口温度变送器探头;中间介质汽化器腔体装有腔体温度变送器和腔体压力变送器探头;下管束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装有进端温度变送器和出端温度变送器探头;各流量计以及变送器的探头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PLC与电脑主机通讯连接。采用本发明能实现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组不同粗糙度换热管的对比试验,精确计算出不同粗糙度的管外传热系数的具体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710034009.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均布导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中,流体均布导流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若干环形隔板和沿周向等角度间隔固定设置在相邻两环形隔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带内的多个螺旋导流板;各环形隔板的径向尺寸由内至外依次增大,螺旋导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环形隔板固定连接,相邻两螺旋导流板与两侧的环形隔板共同围成螺旋导流通道。流体均布导流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导流板,相邻螺旋导流板形成的夹缝具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功能,使由于重力影响已经产生偏向的流体流经流体均布导流装置时流向发生偏移,改变液相制冷剂的分布区域,使流体分布均匀。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海上浮式平台的低温换热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7011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57231.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其中pod容量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用于调用预设的AI模型集中至少一个AI模型的至少一个预测服务请求,以确定相应的服务请求队列集;针对各个AI模型,确定AI模型的实时TPS、预设的单副本TPS、预设的TPS标准值和相应服务请求队列的阻塞队列指标;根据实时TPS、TPS标准值和阻塞队列指标,控制扩大或缩减针对AI模型所对应的pod副本数量。由此,保障不同AI模型的容器资源能够被合理调控,满足并行运行的多个AI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同时保障各个AI预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服务响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