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8541.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IPC: G06F30/28 , E21B43/22 , G06T7/11 , G06T7/155 , G06T5/30 , G06V1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涉及一种低渗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驱油过程的二维模拟方法,包括:向岩心中注入生物纳米溶液;观察岩心切片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以及生物纳米颗粒在岩石孔喉的分布特征;基于岩心扫描的结果,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岩心图像经预处理后,将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图像,再经形态学的开运算对图像进行修正,得到可导入的岩心多孔介质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纳米强化水驱油过程进行微观二维模拟;经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后,通过改变生物纳米浓度,得到微观驱油结果以及注入生物纳米后产生的作用机理幅度变化,表征生物纳米颗粒驱油机理。本发明使生物纳米颗粒驱油机理有效表征成为可能,对提高油藏采收率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845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29097.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16C20/70 ,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凝胶调驱油藏四维试井解释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基于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理论,依据数学物理方法,建立并求解的一种弱凝胶调驱油藏四维试井正演及反演算法。依据该方法,可以使用弱凝胶调驱后的试井实测压力数据反演井周探测半径范围内流体参数分布,进而求取调驱后弱凝胶粘度分布。通过弱凝胶粘度与浓度关系的实验数据,可以用弱凝胶粘度分布反求井周探测半径范围内弱凝胶浓度分布。并通过分布图中弱凝胶浓度峰值,可以判定弱凝胶调驱封堵的位置。本发明建立的弱凝胶调驱油藏四维试井正演及反演算法,解决了弱凝胶调驱油藏封堵位置的弱凝胶浓度分布难以确定的问题,为下一步调驱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7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4311.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调驱油藏试井解释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四维试井模型的化学调驱参数设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基于四维试井模型的化学调驱参数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聚合物调驱后的单井实测试井数据,计算井周聚合物流度分布场及井周聚合物粘度的圆形分布场;结合形状因子通过等面积转换原则,绘制井周聚合物粘度的实际分布场;用Petrel软件中的Petrophysical模块将不同井组中聚合物粘度实际分布等值线绘制到一起,生成整个区块的聚合物粘度分布场图;根据面积系数和方向系数,确定单个井组的聚合物注入总量、调驱段塞用量和封窜段塞用量。本发明解决了聚合物调驱油藏封堵位置、调驱段塞和封窜段塞用量难以确定的问题,为下一步调驱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46281.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电流场原理、势能原理以及水平井偏心距相关公式,构建预设条件下对应的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计算利用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方式处理后的水平井中的经过超分子控砂剂处理后区域的表皮系数和经过扩孔液处理后区域的表皮系数;将经过超分子控砂剂处理后区域的表皮系数和经过扩孔液处理后区域的表皮系数代入至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中,构建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产能预测模型。该方案构建了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产能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利用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方式进行处理后的产能,能够很好地符合实际工况,为水平井均匀化学防砂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0202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90189.5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F9/24 , C09K8/58 , C09K8/584 , B22F1/0545 , B22F1/10 , B82Y40/00 , C12N1/20 , C12N1/16 , C12R1/385 , C12R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介导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产表面活性剂菌株接种至不含氯离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2)检测所述上清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以确定所述上清液的分散浓度;(3)将生物还原剂滴加至银盐溶液中,得到纳米银流体;(4)按照所述分散浓度将所述上清液与所述纳米银流体混合,进行反应得到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介导纳米银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介导纳米银颗粒。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介导纳米银颗粒能够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且无环境污染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7045.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4 , G06F113/08 , G06F11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低渗岩心的生物纳米流体渗吸驱油产量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产能确定方法。特低渗岩心的生物纳米流体渗吸驱油产量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根据界面张力、润湿角、注入生物纳米流体后的原油粘度、渗流时间、孔隙半径的分形维数及毛细管可流动的有效半径确定渗流流量;根据毛细管可流动的有效半径、毛细管的半径、孔隙度、生物纳米流体浓度、岩心两端压差、迂曲度、原油粘度及毛细管实际长度确定驱替流量;根据所述渗流流量及所述驱替流量建立特低渗岩心的生物纳米流体渗吸驱油产量模型。本发明未技术人员定量判断生物纳米流体在特低渗储层中的渗吸量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5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82283.4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09K8/5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包括:(1)基于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结合电镜扫描的结果,应用修正的Einstein粘度模型对生物纳米解堵剂粘度进行描述,计算出生物纳米转向剂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粘度,并与室内实验结果相对比进行验证;(2)选用tNavigator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当中的关键字,构建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的数值模型,对生物纳米解堵剂粘度的平面变化进行描述。本发明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通过利用商业数模软件以及数学模型解析,提高了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88462.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8 , E21B33/13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封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高温高盐的双重控砂堵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封堵高渗出砂水层向地层正挤海水基智能交联控砂堵水体系溶液段塞,然后通过油管正顶替海水,通过油套环空反顶替海水;(2)封堵原井眼向地层注入膨胀固结体系溶液段塞,然后通过油管正顶替海水,通过油套环空反顶替海水;(3)关井候凝。本发明采用对地层和水平井眼的双重化学封堵方法,形成人工低渗带和条带状遮挡区,使得侧钻新井眼无水采油期延长4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22616.5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涉及一种生物纳米解堵增注突破点的表征方法,包括:测定岩芯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采用KCl或NH4Cl溶液驱替,注入生物纳米解堵剂,分析生物纳米解堵剂突破点;用模拟地层水冲洗管道,关闭驱替装置,注入生物纳米增注剂,再次测定岩芯的孔隙度、渗透率;将解堵转向线性流动模型划分为污染区与未污染区,根据达西公式和表皮系数的定义确定污染表皮系数,确定任意时刻污染区流体粘度和未污染区的流体粘度;根据压差与注入PV数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拟合关系式与解堵剂推进时间与注入PV数之间关系式推出岩心驱替反应过程中压差和时间的关系式;根据岩心驱替反应过程中压差和时间的关系式确定流体粘度与解堵剂注入时间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69339.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E21B43/22 , G06F113/08 , G06F111/14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的纳米颗粒粒径的选取方法,涉及海上油田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基于油藏的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孔喉半径公式确定储层的孔喉半径;然后基于地质资料确定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标准差以及基于油藏的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孔喉半径公式确定储层的孔喉半径,确定出纳米颗粒实际最大半径;最后基于纳米颗粒理论最大半径确定选取平均纳米粒径。本方案实现了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中纳米颗粒粒径的选取,使纳米颗粒的粒径与储层岩石孔喉直径相互匹配,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