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9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7022.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宇晶 , 孟宇坤 , 王石生 , 高凡 , 白丽 , 王观鹏 , 杜呈欣 , 王智慧 , 韩天 , 宗慧曦 , 朱哲明 , 钟建峰 , 闫锴明 , 宋小贺 , 殷雄 , 张铭 , 吴卉 , 田源 , 王越彤 , 赵俊华 , 韩佩瑶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运力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目标站台对应的乘客滞留因子以及各乘客滞留因子之间构建的线性关系;将乘客滞留因子以及线性关系输入预先构建的车站场景仿真模型,得到当前运力配置模式下的车站客流量仿真场景,进而计算当前运力配置模式下目标站台的乘客滞留参数;若目标站台的乘客滞留参数大于预设乘客滞留阈值,则对当前运力配置模式进行调整,得到目标运力配置模式;其中,目标运力配置模式对应目标站台的乘客滞留参数不大于预设乘客滞留阈值。该方法可以提高交通运力资源调配的准确性以及为调度人员进行客运组织调配提供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9737.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智慧 , 王观鹏 , 孟宇坤 , 杜呈欣 , 张铭 , 王石生 , 高凡 , 白丽 , 蔡宇晶 , 吴卉 , 韩天 , 朱哲明 , 宗慧曦 , 钟建峰 , 闫锴明 , 宋小贺 , 殷雄 , 陶韬 , 赵俊华 , 田源 , 韩佩瑶 , 王越彤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间片的车站客流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轨道交通车站模型,根据车站模型对客流数据场景进行建模,并根据客流数据场景对列车运行计划场景、行人模型、环境设备模型进行建模;通过时间片方式对客流产生机制进行均匀配置,并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方式轮询每一仿真帧,以根据车站模型、客流数据场景、列车运行计划场景、行人模型、环境设备模型进行客流流动仿真;对客流流动仿真的结果进行统计输出,统计输出包括根据仿真统计结果输出车站运营指标,并将仿真统计结果进行入库存储及可视化输出。通过本申请,可提高运营评估和预测能力,提供高效低成本试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013059.5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耀南 , 王志飞 , 李樊 , 杜呈欣 , 左艳芳 , 郭顺利 , 李帅 , 刘磊 , 郭浩波 , 曹青元 , 杨楠 , 王俐文 , 王振欣 , 韩鹏非 , 阚庭明 , 吴卉 , 蔡晓蕾 , 孟宇坤 , 张铭 , 汪晓臣
IPC: E05F15/70 , E05F15/632 , E05F17/00 , E05F15/42 , B61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防护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程序产品,通过接收针对站台防护装置的控制请求,所述控制请求中包括车辆信息;响应于所述控制请求,采集所述站台防护装置中电机的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站台防护装置中站台门的当前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站台门移动,得到控制结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站台门与车辆门无法对应的缺陷,具有能够适用于更多种型号的车辆,以扩大站台防护装置的适用范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79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42150.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晓臣 , 赵伟慧 , 田源 , 黄志威 , 孙同庆 , 张馨 , 宫玉昕 , 李帅 , 蔡宇晶 , 白丽 , 周超 , 王越彤 , 吴跃 , 刘小满 , 李樊 , 杜呈欣 , 张铭 , 阚庭明 , 王志飞 , 孟宇坤 , 吴卉 , 蔡晓蕾 , 赵智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IS的仿真测试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功能类型和测试信息,并基于测试功能类型和测试信息生成仿真测试数据;从测试信息中确定出待控制设备,并对仿真测试数据进行调度处理,得到待控制设备的控制操作指令以及控制操作指令的发送时间,待控制设备为乘客信息系统PIS中的终端设备;基于发送时间,将控制操作指令发送至待控制设备,以供待控制设备基于控制操作指令完成仿真测试。本发明基于获取的测试功能类型和测试信息,就可以生成仿真测试数据,从而可以模拟真实系统的指令,无需等待系统设备全部部署,即可通过仿真的方式完成系统测试,从而提高PIS系统的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7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34434.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晓臣 , 王志飞 , 高凡 , 李樊 , 杜呈欣 , 田源 , 黄志威 , 赵伟慧 , 宫玉昕 , 孙同庆 , 张铭 , 吴卉 , 孟宇坤 , 吴跃 , 赵俊华 , 周超 , 李宝 , 李高科 , 李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站运管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系统包括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模块和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所述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相连接;所述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存储预先构建的与车站相映射的BIM模型、采集与所述BIM模型相映射的设备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向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BIM建模技术映射现实物理空间的轨道车站模型,结合CCTV监控和AI智能分析,通过全景可视化手段实现对车站及所属设备定位、工作状态监视、设备控制、设备巡检、异常状态或事件感知和联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69526.X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网络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晓臣 , 李樊 , 林湛 , 杜呈欣 , 黄志威 , 田源 , 赵伟慧 , 孙同庆 , 王志飞 , 阚庭明 , 张铭 , 吴卉 , 陈栋 , 蔡晓蕾 , 孟宇坤 , 夏德春 , 王瑞民 , 王万齐 , 李高科 , 周超 , 白丽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感知和数据中心汇集多方面服务数据源,通过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对所述多方面服务数据源进行解析,得到乘客服务基础数据;通过智能服务中心对所述乘客服务基础数据进行智能调度,生成乘客服务数据,并根据所述乘客服务数据生成乘客服务数据发布指令;通过应用中心根据乘客服务数据发布指令对乘客服务数据进行一致性发布。通过对多种乘客服务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汇聚,并对其有效分析,实现信息状态感知采集、汇聚融合分析和共享,并通过统一的接口向多种应用提供服务,保证数据发布的一致性和数据间的联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8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2494.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防护领域,提供了铁路站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一对门柱间隔固定设于站台地面;一对升降机构设于所述门柱上;一对动力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相对于门柱升降;一对传动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上,包括导轨、传送部和滑块,所述导轨沿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设置,滑块包括定滑块和至少一个动滑块,定滑块固定设于导轨的顶部,动滑块滑动设于导轨上且位于定滑块的下方,传送部与动滑块连接,用于带动动滑块沿导轨上下移动;多根防护栏杆与定滑块和动滑块对应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线路复杂、同一线路多车型混运营的问题,能够实现站台旅客和设备的安全防护的实际需求,提高站台人员候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1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18173.X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晓臣 , 李樊 , 黄志威 , 田源 , 赵伟慧 , 孙同庆 , 阚庭明 , 张铭 , 杜呈欣 , 吴卉 , 陈栋 , 蔡晓蕾 , 孟宇坤 , 王志飞 , 夏德春 , 李高科 , 周超 , 白丽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客流密度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目标车厢内的监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车厢内的第一客流密度;根据所述目标车厢的总重量确定所述目标车厢内的第二客流密度;根据所述第一客流密度和所述第二客流密度确定所述目标车厢内的最终客流密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综合分析车载视频图像和车辆轴重数据确定轨道交通列车车厢内的客流密度,避免了车厢内环境因素对客流密度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轨道交通列车车厢内的客流密度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414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88937.X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超 , 杜呈欣 , 韩佩瑶 , 李樊 , 孟宇坤 , 王志飞 , 吴跃 , 赵俊华 , 王越彤 , 吴卉 , 孙同庆 , 郭悦 , 蔡晓蕾 , 李高科 , 李帅 , 宫玉昕 , 高洪波 , 宗慧曦
IPC: G06V20/5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常判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确定通过摄像装置得到的视频数据的场景类别;判断场景类别对应的待检测目标是否需要移动,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将视频数据输入目标检测模型,通过目标检测模型输出视频数据中的待检测目标的目标检测值,其中,目标检测模型通过视频样本数据和待检测样本目标对应的目标检测样本值训练得到;基于目标检测值,判断待检测目标是否发生移动,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判定待检测目标是否存在异常。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识别分析视频内容,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乘客长时间无动作、重要物品移位等异常情况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9744.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俊华 , 吴跃 , 吴卉 , 杜呈欣 , 孟宇坤 , 张铭 , 田源 , 李高科 , 张鹏飞 , 王越彤 , 韩佩瑶 , 周超 , 高凡 , 王石生 , 陶韬 , 顾建荣 , 赵灿灿 , 杨冲 , 程媛媛 , 刘帅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40 , G06N3/08 , G06F16/27 , G06F30/20 , G06N3/044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轨线网通信系统集约化管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城轨线网通信系统中各通信子系统的监测数据;确定各通信子系统对应的预先训练的故障预测模型;对于各通信子系统的监测数据,从当前监测数据中提取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将故障特征数据输入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预测模型,得到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预测结果,用于对所述通信子系统进行集约化管控,能够根据故障预测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并对各通信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测,无需多个运维人员分别在各通信子系统侧进行监测管控,减少了人力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