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0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1628.3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俊华 , 田源 , 杜呈欣 , 孟宇坤 , 张铭 , 吴卉 , 孟川舒 , 吴跃 , 李高科 , 高凡 , 王越彤 , 韩佩瑶 , 陶韬 , 赵灿灿 , 杨冲 , 程媛媛 , 王石生 , 王建文 , 顾建荣 , 裴雯雯 , 崔佳伟 , 张想容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制式轨道交通枢纽流线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多制式轨道交通枢纽进行三维建模,得到交通枢纽模型;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枢纽的地理信息、设施布局信息、客流数据和运营数据,将交通枢纽模型划分为多个数字化区块;按照不同数字化区块之间的客流和物流需求,确定不同数字化区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不同数字化区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流线路径,并模拟流线运行情况,以预设优化目标为目标函数,优化流线路径,得到优化后流线,通过对枢纽内数字化区块的划分、区块间的流线组织及流节点优化,有效提高枢纽的运行效率,降低乘客出行时间,提高乘客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6711.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源 , 王越彤 , 杜呈欣 , 孟宇坤 , 张铭 , 韩佩瑶 , 孟川舒 , 白丽 , 孙同庆 , 李高科 , 陶韬 , 高凡 , 赵伟慧 , 李帅 , 宫玉昕 , 赵俊华 , 赵灿灿 , 杨冲 , 顾建荣 , 王建文 , 程媛媛
IPC: G06Q10/047 , G06Q50/4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内乘客路径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感知终端设备与引导终端设备进行实时通信,获取引导终端设备在轨道交通车站内的当前坐标点和目标坐标点;感知终端设备向引导终端设备发送自当前坐标点至目标坐标点的第一路径,第一路径包括至少一组作为起点的第一感知点和作为终点的第二感知点;当当前坐标点与第一感知点重合时,感知终端设备向引导终端设备发送自第一感知点至第二感知点的第二路径。本申请提高了乘客换乘效率,优化了站内客流,提高了乘客高峰出行效率以及乘客出行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9741.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磊 , 杜呈欣 , 李帅 , 王明哲 , 李樊 , 王志飞 , 周超 , 郭浩波 , 方晟浩 , 彭博 , 左艳芳 , 张胜阳 , 李勇 , 韩鹏非 , 曹青元 , 杨楠 , 王俐文 , 王振欣 , 王浩东 , 杨博璇 , 王东明 , 顾建荣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激光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列车进站方向端头处列车边沿与其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第二激光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列车停车标位置列车边沿与其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第一激光雷达,用于在接收到列车进站信号时启动,在接收到列车停稳信号时探测当前列车的点云数据;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第一直线距离生成列车进站信号,基于第二直线距离生成列车停稳信号,根据列车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控制站台门开启和关闭;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列车停稳信号时,根据点云数据生成列车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在无法增加信号系统接口情况下,实现了列车门与站台门系统联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9744.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俊华 , 吴跃 , 吴卉 , 杜呈欣 , 孟宇坤 , 张铭 , 田源 , 李高科 , 张鹏飞 , 王越彤 , 韩佩瑶 , 周超 , 高凡 , 王石生 , 陶韬 , 顾建荣 , 赵灿灿 , 杨冲 , 程媛媛 , 刘帅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40 , G06N3/08 , G06F16/27 , G06F30/20 , G06N3/044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轨线网通信系统集约化管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城轨线网通信系统中各通信子系统的监测数据;确定各通信子系统对应的预先训练的故障预测模型;对于各通信子系统的监测数据,从当前监测数据中提取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将故障特征数据输入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预测模型,得到当前通信子系统对应的故障预测结果,用于对所述通信子系统进行集约化管控,能够根据故障预测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并对各通信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测,无需多个运维人员分别在各通信子系统侧进行监测管控,减少了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034431.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轨道交通仿真系统,包括数字孪生体系统、物理孪生体系统、感知与传输系统和数字孪生组态软件系统。本发明通过根据轨道交通物理实体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体三维模型,构建出可精确模拟轨道交通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体,能实现对轨道交通各专业系统的数据挖掘与拓展;通过数字孪生组态软件系统实现对系统数据管理以及对所述物理孪生体系统和所述数字孪生体系统的可视化管理,从而能够实现轨道交通多专业设备的全域立体感知,有利于为轨道交通优化建设以及为数字孪生技术在轨道交通多专业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34431.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轨道交通仿真系统,包括数字孪生体系统、物理孪生体系统、感知与传输系统和数字孪生组态软件系统。本发明通过根据轨道交通物理实体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体三维模型,构建出可精确模拟轨道交通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体,能实现对轨道交通各专业系统的数据挖掘与拓展;通过数字孪生组态软件系统实现对系统数据管理以及对所述物理孪生体系统和所述数字孪生体系统的可视化管理,从而能够实现轨道交通多专业设备的全域立体感知,有利于为轨道交通优化建设以及为数字孪生技术在轨道交通多专业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9743.7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佩瑶 , 孟宇坤 , 吴卉 , 李樊 , 杜呈欣 , 张铭 , 田源 , 宫玉昕 , 赵俊华 , 王越彤 , 陶韬 , 周超 , 白丽 , 高凡 , 顾建荣 , 孙同庆 , 赵伟慧 , 张洁溪 , 程媛媛 , 赵灿灿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4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管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列车各车厢当前的乘客人数和各车厢在列车下一车站对应站台门的候车乘客人数;根据历史乘客乘车数据预测各车厢的理想乘客人数和列车下一车站下车乘客人数;确定各车厢当前的乘客人数与理想乘客人数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下车乘客人数与候车乘客人数之间的第二差值;对比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根据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对比结果确定客流管控方案,通过对车厢、站台的客流进行精准的感知,对有限时间范围内的客流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并根据历史经验和当前客流数据情况进行协同管控,能够通过乘客信息显示屏、广播等方式引导乘客选择合理的乘车位置,从而辅助应急管控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22268644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382682.2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鹏非 , 郭浩波 , 杜呈欣 , 王志飞 , 魏耀南 , 张胜阳 , 左艳芳 , 刘磊 , 曹青元 , 李勇 , 杨楠 , 周超 , 李帅 , 马腾飞 , 孙安生 , 方晟浩 , 顾建荣 , 王东明
IPC: E05F15/632 , B61B1/02 , E05F15/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控制面板的站台门结构,所述具有控制面板的站台门结构包括滑动门、门柱结构和用于控制滑动门开闭的门控制器,所述门控制器与滑动门电连接,所述门柱结构设置有用于安装滑动门的立柱,所述滑动门与立柱相配合完成滑动的开闭;所述具有控制面板的站台门结构还包括控制面板组件,所述控制面板组件与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组件安装在门柱结构上,所述控制面板组件包括钥匙开关,旋转所述钥匙开关切换滑动门的档位,滑动门的档位包括自动档位和手动档位,当处于自动档位时,滑动门自动开闭;当处于手动档位时,通过控制面板组件的按钮控制滑动门的开闭。
-
公开(公告)号:CN21510829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637784.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站台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逻辑控制单元PEDC、信号系统、就地控制盘、应急控制盘和门控单元;逻辑控制单元PEDC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继电器控制板和通讯接口;继电器控制板中包括有安全回路及接口继电器组;PLC与安全回路及接口继电器组连接,用于控制安全回路及接口继电器组的开关状态;继电器控制板中增设有逻辑处理继电器组;逻辑处理继电器组与安全回路及接口继电器组连接,用于在PLC发生故障时作为PLC的备份,控制安全回路及接口继电器组的开关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逻辑控制单元中的PLC和逻辑处理继电器组两者冗余控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使得系统结构简单且集成化程度较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