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与光舒适导向的智能外遮阳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8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75086.X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遮阳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与光舒适导向的智能外遮阳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设置在外窗表面的遮阳构件,遮阳构件包括至少两个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遮阳单元,遮阳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室内太阳直射光和漫射光的采光模块以及用于人眼防眩光的防眩光模块,采光模块包括侧板一、侧板二和若干个由上至下均匀排列设置的采光叶片,侧板一和侧板二间隔设置在外窗外部,且侧板一固定在外窗外部,侧板二滑动连接在外窗外部,若干个采光叶片设置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防眩光模块包括侧板三和两组采光叶片。本发明将采光叶片阵列结构形成采光模块和防眩光模块,并且采光模块与防眩光模块进行交替折叠,实现调节太阳辐射,提高室内采光舒适度。

    一种节能与光舒适导向的智能外遮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158853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22749481.9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遮阳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与光舒适导向的智能外遮阳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窗表面的遮阳构件,遮阳构件包括至少两个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遮阳单元,遮阳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室内太阳直射光和漫射光的采光模块以及用于人眼防眩光的防眩光模块,采光模块包括侧板一、侧板二和若干个由上至下均匀排列设置的采光叶片,侧板一和侧板二间隔设置在外窗外部,且侧板一固定在外窗外部,侧板二滑动连接在外窗外部,若干个采光叶片设置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防眩光模块包括侧板三和两组采光叶片。本实用新型将采光叶片阵列结构形成采光模块和防眩光模块,并且采光模块与防眩光模块进行交替折叠,实现调节太阳辐射,提高室内采光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铁路列车行车对地震力影响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25047.9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列车行车对地震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建立列车行车荷载的通用性表征模型;基于列车行车荷载的通用性表征模型,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于桥墩的典型制性作用力;构建考虑列车行车的地震力计算模型;基于列车荷载作用于桥墩的典型控制性作用力及考虑列车行车的地震力计算模型,计算地震力。本发明建立了一套通用、精准、快速计算方法。本发明能够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铁路列车行车对地震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实现不同类型铁路列车荷载的统一格式表征、控制性工况的快速准确计算以及不同列车行车荷载对地震力影响的准确刻画,用以系统解决准确模拟铁路列车行车对地震力的影响问题。

    超薄混凝土全装配式轨顶风道系统、单元节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3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10945.6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混凝土全装配式轨顶风道系统、单元节及施工方法,轨顶风道系统包括站中心特殊单元节、站端特殊单元节以及中间单元节;中间单元节由风道外吊墙、风道内吊墙及风道板组成;站中心特殊单元节包括倒T型吊墙及左、右相邻的两个特殊单元节;站端特殊单元节由山型吊墙、站端吊墙、堵头L型吊墙及站端特殊风道板组成。本发明综合轨顶风道板开孔数量与位置、站中心及端头部位结构特殊性以及接触网悬挂要求等因素,提出标准单元节及特殊部位的结构形式,采用单元节划分方法,经工厂预制后再现场进行组合拼装与安装,实现车站轨顶风道全装配式,整体结构安全可靠、运输与安装方便,且经济效益明显。

    一种高原隧道施工运维的穿戴式供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8421.9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隧道施工运维的穿戴式供氧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工作用劳保服,所述工作用劳保服中装有柔性产氧袋,所述柔性产氧袋通过第一输氧软管与开关阀门、氧流量控制装置连通,所述氧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输氧软管与面罩本体的面罩接口连通;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产氧储氧装置的连接;进行氧气运输装置的连接;进行氧气调控装置的连接;进行末端供氧装置的连接;穿戴供氧设备;控制调节氧流量;进行供氧装置的维护。本发明实现隧道施工运维人员随时随地供氧,满足高原地区施工用氧需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发明与工作用劳保服结合,实现产氧袋和输氧软管隐藏式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人员用氧量自调节。

    超薄混凝土全装配式轨顶风道系统、单元节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10945.6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混凝土全装配式轨顶风道系统、单元节及施工方法,轨顶风道系统包括站中心特殊单元节、站端特殊单元节以及中间单元节;中间单元节由风道外吊墙、风道内吊墙及风道板组成;站中心特殊单元节包括倒T型吊墙及左、右相邻的两个特殊单元节;站端特殊单元节由山型吊墙、站端吊墙、堵头L型吊墙及站端特殊风道板组成。本发明综合轨顶风道板开孔数量与位置、站中心及端头部位结构特殊性以及接触网悬挂要求等因素,提出标准单元节及特殊部位的结构形式,采用单元节划分方法,经工厂预制后再现场进行组合拼装与安装,实现车站轨顶风道全装配式,整体结构安全可靠、运输与安装方便,且经济效益明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