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904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71237.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铁路四电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方法与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施工管理的流程发起信息,其中,流程发起信息包括施工管理事件;基于流程发起信息,确定流转节点;将施工管理事件流转至流转节点;获取流转节点反馈的处理节点;接收处理节点的处理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铁路四电施工安全问题追溯繁琐且效率低下,导致对铁路四电施工安全监控力度减弱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626922.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差分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差分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车端,车端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包括:当车端处于第一差分基站以及和第一差分基站相邻的第二差分基站覆盖区域交界处时,建立第二通信模组同第二差分基站的传输链路,其中,第一差分基站和第一通信模组预先建立了传输链路以进行差分信息的传输;当车端处于第二差分基站的覆盖区域时,断开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一差分基站的传输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模组从第二差分基站获取差分信息;将差分信息和获取的定位信息进行融合,以得到车端的位置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确保差分信息在差分服务器之间或者差分基准站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也能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1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22624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线跟踪技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高铁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目标高铁铁路信息,以及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目标高铁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目标高铁铁路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环境信息,确定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然后基于所述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利用射线跟踪仿真器,确定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地描述铁路场景中的铁轨、路堑、高架桥等环境信息,通过高铁场景射线跟踪仿真器,为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精准的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252694.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铁网络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基于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基于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根据射线跟踪仿真技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找到损耗最小的传输路径,将天线方向对准该路径,实现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22624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线跟踪技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高铁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目标高铁铁路信息,以及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目标高铁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目标高铁铁路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环境信息,确定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然后基于所述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利用射线跟踪仿真器,确定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地描述铁路场景中的铁轨、路堑、高架桥等环境信息,通过高铁场景射线跟踪仿真器,为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精准的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26922.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差分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差分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车端,车端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包括:当车端处于第一差分基站以及和第一差分基站相邻的第二差分基站覆盖区域交界处时,建立第二通信模组同第二差分基站的传输链路,其中,第一差分基站和第一通信模组预先建立了传输链路以进行差分信息的传输;当车端处于第二差分基站的覆盖区域时,断开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一差分基站的传输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模组从第二差分基站获取差分信息;将差分信息和获取的定位信息进行融合,以得到车端的位置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确保差分信息在差分服务器之间或者差分基准站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也能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42710.X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9/3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的卫星定位权重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基于贝叶斯的卫星定位权重计算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卫星发出的目标信号,计算目标信号的视距信号概率;基于视距信号概率集合构建贝叶斯模型,视距信号概率集合包括多个视距信号概率;基于视距信号概率,计算多个卫星的几何分布参数,确定几何分布参数最小的卫星组合,卫星组合包括第一预设数量个卫星;基于贝叶斯模型,计算卫星组合中第一预设数量个卫星的定位权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卫星的定位精度,减少恶性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208705.8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11/02 , H04B17/373 , H04B17/318 , H04B17/391 , H04W16/18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射线跟踪的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强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测量目标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每个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天线角度信息,通过射线跟踪仿真针对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进行场强预测,结合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对射线跟踪仿真器进行校正,然后调整场景中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和天线角度信息,实现接收场强预测。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接收场强预测。将射线跟踪技术融入到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GSM‑R网络规划中,可以实现在不同基站参数配置下对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信道的精确仿真,获得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的精准场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52694.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铁网络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基于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基于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根据射线跟踪仿真技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找到损耗最小的传输路径,将天线方向对准该路径,实现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042710.X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9/3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的卫星定位权重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基于贝叶斯的卫星定位权重计算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卫星发出的目标信号,计算目标信号的视距信号概率;基于视距信号概率集合构建贝叶斯模型,视距信号概率集合包括多个视距信号概率;基于视距信号概率,计算多个卫星的几何分布参数,确定几何分布参数最小的卫星组合,卫星组合包括第一预设数量个卫星;基于贝叶斯模型,计算卫星组合中第一预设数量个卫星的定位权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卫星的定位精度,减少恶性事故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