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6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08705.8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7/373 , H04B17/318 , H04B17/391 , H04W16/18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射线跟踪的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强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测量目标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每个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天线角度信息,通过射线跟踪仿真针对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进行场强预测,结合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对射线跟踪仿真器进行校正,然后调整场景中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和天线角度信息,实现接收场强预测。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接收场强预测。将射线跟踪技术融入到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GSM-R网络规划中,可以实现在不同基站参数配置下对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信道的精确仿真,获得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的精准场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933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2957.2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射线跟踪的高铁网络覆盖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的三维电子地图;基于目标高铁场景的三维电子地图,使用射线跟踪仿真计算目标高铁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初步预测值;基于相同目标高铁场景下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实际测量值,结合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初步预测值,通过机器学习对初步预测值进行校正,获取初步预测值的校正因子;根据初步预测值的校正因子,使用射线跟踪仿真进行高铁场景接收场强预测。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射线跟踪仿真技术和深度强化机器学习,为场景校正提供更加精确的输入依据,应用部署范围更普适,鲁棒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3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2010072957.2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射线跟踪的高铁网络覆盖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的三维电子地图;基于目标高铁场景的三维电子地图,使用射线跟踪仿真计算目标高铁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初步预测值;基于相同目标高铁场景下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实际测量值,结合每个位置测量点的初步预测值,通过机器学习对初步预测值进行校正,获取初步预测值的校正因子;根据初步预测值的校正因子,使用射线跟踪仿真进行高铁场景接收场强预测。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射线跟踪仿真技术和深度强化机器学习,为场景校正提供更加精确的输入依据,应用部署范围更普适,鲁棒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208705.8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11/02 , H04B17/373 , H04B17/318 , H04B17/391 , H04W16/18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射线跟踪的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强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测量目标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每个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天线角度信息,通过射线跟踪仿真针对场景中每个位置测量点进行场强预测,结合每个位置测量点的接收场强实际值,对射线跟踪仿真器进行校正,然后调整场景中基站的三维坐标信息和天线角度信息,实现接收场强预测。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接收场强预测。将射线跟踪技术融入到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GSM‑R网络规划中,可以实现在不同基站参数配置下对高速铁路交叉并线区段信道的精确仿真,获得高铁铁路交叉并线区段的精准场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52694.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铁网络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基于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基于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根据射线跟踪仿真技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找到损耗最小的传输路径,将天线方向对准该路径,实现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1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22624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线跟踪技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高铁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目标高铁铁路信息,以及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目标高铁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目标高铁铁路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环境信息,确定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然后基于所述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利用射线跟踪仿真器,确定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地描述铁路场景中的铁轨、路堑、高架桥等环境信息,通过高铁场景射线跟踪仿真器,为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精准的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252694.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铁网络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基于目标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以及目标高铁经纬度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基于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场景中的结构体的电磁参数信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高铁场景中基站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根据射线跟踪仿真技术,确定电波传播角度信息,找到损耗最小的传输路径,将天线方向对准该路径,实现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22624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线跟踪技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高铁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目标高铁铁路信息,以及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目标高铁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目标高铁铁路信息和所述目标高铁环境信息,确定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然后基于所述高铁射线跟踪应用场景,利用射线跟踪仿真器,确定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地描述铁路场景中的铁轨、路堑、高架桥等环境信息,通过高铁场景射线跟踪仿真器,为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精准的高铁无线通信网络信道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3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5103.2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凯 , 王培雄 , 熊秋龙 , 唐阳 , 喻文彬 , 刘永红 , 伏松平 , 李文友 , 梁爽 , 彭龙虎 , 柴正均 , 刘维生 , 彭全权 , 曹原 , 陈艳涛 , 王海洋 , 马昊博 , 张兵涛 , 郑玉糖 , 贾亮 , 高显云 , 储峰 , 白庆林 , 周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棘轮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接触网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补偿监测机构、偏转监测机构和张力监测机构,所述补偿监测机构包括A值监测构件和B值监测构件,用于监测坠砣与平衡构件的运动。偏转监测机构包括偏转测距构件,偏转测距构件设置在支臂以及平衡构件上。张力监测机构包括第一拉力监测构件和第二拉力监测构件,分别监测第一承力索的拉力以及接触网构件的拉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棘轮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不仅能够准确判定棘轮在空间位置上的偏转,还能够实时监测棘轮补偿过程中接触网的张力以及棘轮对接触网的补偿量,进而基于实时的棘轮补偿量以及实时获取的棘轮偏转量来准确判断棘轮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41243.2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腕臂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腕臂智能安装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安装车和储运车的对接连挂;步骤S2:进行腕臂对接模板和腕臂固定模板的对接;步骤S3:解除托盘与腕臂固定模板的固定连接;步骤S4:通过机械臂将腕臂固定模板移动到立柱旁侧,并解除腕臂与腕臂固定模板的第一重防护锁定;步骤S5:进行腕臂与立柱的对接固定;步骤S6:解开腕臂与腕臂固定模板的第二重防护锁定;步骤S7:将空置的腕臂固定模板回转并固定于托盘上;步骤S8:解除腕臂固定模板与腕臂对接模板的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安装腕臂的方法存在安装难度大、安装时间长、耗费人力、安装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有轨和无轨状态下接触网腕臂的安装。
-
-
-
-
-
-
-
-
-